论社会发展与伦理的本质表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80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有关伦理与社会发展的概述

1.1伦理的定义、本质
“伦理”一词与道德相通,指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伦理”一词,单用较多,连用较少。“伦”字的本义是“辈”的意思,引申后有群、类、比、序等含义。《孟子》一书中所强调的“人伦”就是指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其道德标准。“理”字是治玉的意思,引申后有分、条理、道理等含义。“伦”“理”连用,始见于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这里的“伦理”一词,既有伦类条理的一般意义,又是指当时的道德关系。
在西方,英语和俄语的“伦理”或“伦理学”,源于古希腊语含有风尚、习俗、品质、德性等意思。作为社会科学的伦理学,是以善恶、义务、行为准则、人生目的和价值等范畴、概念体系来反映,表现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目的,着重研究人们的心灵、行为品性和相互关系的更新和发展,即人们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相互关系的改善。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至善的科学,自此伦理学研究就多以“善”为主题。而众多学说对“善”的界说却莫衷一是:感性主义者说快乐就是善基督教伦理学说遵从上帝才是善,康德则说服从绝对命令方为善,后来到了G.摩尔那里,善变成是不可说的了。
传统伦理学从说善开始最后走到无法说善的地步,其实并不是把伦理的学科性质搞错了,真正的问题恐怕在于怎样说善。其实伦理学作为对社会道德的反思,原则上应该能够还原为社会存在和社会现实生活。用马克思的话讲,伦理学所谓善,实为以实践—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存在有两个层面,首先其具有“实然状态”社会的实然状态并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存在或个体的生活事实,而且是指整个人类生活的事实,其基本内容指人类的交往实践活动。从中派生出来的善意识,是在实践交往中所体现的人性的美好成分及其对象化形态的肯定性评价;其次社会生活还具有“应然状态”。很明显我们的现实生活并非只有好人好事好生活,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人、事和生活,甚至还有坏人坏事和坏的生活,于是就有了恶,有了善与恶的对立,于是人们就有了对现有状态进行改变的愿望—从社会生活的实然状态中开发应然状态—善的生活。..........
................................

2.媒介文化与发展中的社会

2.1现代人生活的环境结构

我们从一生下来就不可选择地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一方面是自然存在的客观环境,也叫地理环境,如你出生在中国的哪一个省份这样的事实。而同时这个环境也是经过了我们的先辈们改造过了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的所谓“感性的世界”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自然世界和某种人工化了的物质世界。在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和不断扩展,人们也越来越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一种自身没法感受的世界,而且人们的行为也日益受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自己并无力验证的事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个世界是他人从地理环境中抽出的有意义的体系,对之进行符号性的操作使之成为社会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为我们所获知,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是被传播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想想看你是从哪里得知美国五角大楼的外观?哪里得知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哪里得知戴安娜王妃?哪里得知克林顿总统的丑闻?叨肠里得知巴黎街头正在流行的时装?哪里得知正在台湾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总统选举”?哪里得知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些其实大多是我们不能直接感知的人和事,而我们获知了,毫无疑问最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现代人所处的环境最大的特征在于需要依赖他人才能接触到的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媒介,传统的交流方式己经逐渐被取消代替。美国的社会学家W.托马斯把这种大众媒介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的符号性操作而产生的环境称为“虚拟环境”,与现实的客观环境相互对照。这样在现代人和他们进行实际生活的环境世界之间,插入了一个庞大的象征化环境,即虚拟环境。他说:“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那就是人与他的虚拟环境之间的插入物。他的行为是对这个虚拟环境的一种反应。”...........................
.............................

3.媒介文化中若干伦理问题的解读.....................................................17
3.1传媒与社会问题...............................................................................17
3.1.1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与人类传播生活的不均衡状态.....................17
3.1.2传媒与种种社会问题:拜金主义、性和暴力、隐私...........................18
3.2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的悖论...............................................................22
3.2.1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的发展与冲突................................................22
3.2.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倾斜的梢神之塔”.............................24
3.3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孰先孰后............................................................25
3.3.1经济与文化......................................................................................25
3.3.2传媒的经济效益与广告....................................................................27
3.4网络伦理...........................................................................................29
4.实践传播伦理的基础..........................................................................32
4.1重提媒介的社会责任......................................................................32
4.1.1重提媒介的社会责任论...............................................................32
4.1.2大众文化的媒介导向...................................................................33
4.2受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研究受众的结构与期望....................34
4.2.1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35
4.2.3我国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结构............................................37
4.3媒介的自律与他律—传播伦理的救赎...........................................38
4.3.1媒介的自律..............................................................................38
4.3.2媒介的他律..............................................................................40
........................................

结论
康德的关于自律的道德学说,虽然从现实生活中看来是过于片面和主观,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伦理学,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观点中发现一些闪耀着人类思想和智慧的论述,那就是他论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领域中的生动表现。其实,在我们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本身确实具有很明显的“自律”的特点。因为一方面道德的生成与演进虽然必然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但它同时还依赖人们对这些社会关系的理性自觉的把握。道德作为一种属人的存在与为人的存在,它的规范原则与价值目标都是通过人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理性把握确立起来的;另一方面,道德原则毕竟是不同于法律条文,依赖于严酷的惩罚与制裁来维护的,它的约束通常是一种软约束。
在西方伦理思想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自律伦理学的代表。它提出道德的本质是人们心中的自律,是人的理性、人类精神的力量使人成为宇宙和世界的主宰,所以道德原则也应当是从人的理性本身引发出来。他反复地申明,人的价值在于人的意志自律,它使人自由、伟大、有自尊。
康德认为人不是供他人任意利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作为自己的主人履行道德准则,不是出于利己的意图,也不是出于追逐名利的欲望,而是源于纯粹理性的善良意志,是人的意志自律。所以他认为,“在一切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应当及其精确地注意一切准则的主观原理方面,这样,行为的全部道德性才有了着落,这个着落处就在于:行为的成立必须本于职责、不,本于对法则的敬重,而不本于对行为效果所有的喜爱和偏好。”................

参考文献
1.[美]沃尔.李普曼著《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美]韦尔伯.施拉姆著《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3.宋林飞著《社会传播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艾伯特.班都拉著《社会学习理论》1977年版。
5.[美]埃德温.埃墨里,迈克尔.埃墨里著《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美]韦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8.李炳炎、陈友方著《新闻自由与自律》,台湾中正书局1988年版。
9.[美]赫伯特.阿特休尔著《权力的媒介》,黄煌、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美]理斯曼.格拉泽.戴尼1948年著《孤独的人群》,辽宁人民出版社译本1989年版。
11.刘建明著《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今日出版社1998年版。
12.[英]戴维.巴特勒著《媒介社会学》赵伯英、孟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13.知非著《中国幼稚病》,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14.[英]约瀚.弥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