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研究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86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文化多兀化愈益深入,学科交叉口趋普遍,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认知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引领时代前进的特殊导向功能。综观人类的历史,可以得知,“没有科学,人类就无法进步,甚至无法生存’不少科学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来十分看重社会科学的地位及其发展。最早研究科学分类问题的培根,就曾明确将哲学社会科学列入科学之中。科学学的奠基人一一贝尔纳也明确把社会科学列入他的科学分类示意图中[3]。邓小平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4]2001年至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就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号召社会各界、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尊重社会科学。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5]。近几年来,在每年全国的“两会”上,社会科学界委员们要求尽快恢复和建立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科学工作者也纷纷撰文呼吁、论证恢复和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发展滞后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十社会科学的作用,不仅仍有些政治家和管理人员排斥它,甚至一些自然科学家也贬低它。人类发展到今天,能够有力地控制自然界,却不能很好地管理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却很难控制人类精神道德上的堕落。对这些问题,许多自然科学家早已意识到,并呼吁大力发展社会科学。如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学的创始人一一贝尔纳说:“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发展社会科学更甚十发展自然科学。[3]系统论的奠基人一贝塔朗菲说得更具体,“我们在通晓和控制物理力量方面是非常出色的,对生物的控制力量方面还算令人满意,对社会的控制力量却完全不行。
因此,具有成熟的关十人类社会的科学和相应的技术,是我们当代世界摆脱面临的破坏和混乱的一条出路’。[6]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科地位、学科建设,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社会科学均比自然科学逊色自然科学设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若干个国家级奖项,但至今尚未有国家级社会科学奖项问世;我国的院士制度其应征对象仍然是清一色的自然科学界人士,那些对社会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级专家及学者却分享不到这样的福分。
我们认为,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只有给子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正确评价,给子研究者以合理评奖和晋升,方能激励他们的研究热情,真正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及其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点,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首要和关键的问题。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其成果价值可用重复性的实验得到证明,成果带来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是直观的、现实的。因此,科技成果的价值易十量化,人们比较容易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来评价它们。然而,社会科学成果正是在这方面表现出与科技成果的差异,加上其成果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等特点,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相比,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更复杂,更困难,难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成果进行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或不完善则是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工作难以展开的重要原因。即使进行了评价,其认证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也令人质疑。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同行评价和文献计量指标来评价社会科学成果,但是我国仍以同行评价为主,对量化的指标体系的认识还不够。虽然,我国一些学者长期致力十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规范的、全面的、实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仍在探索、构建和完善之中。科技愈进步,社会愈发展,人类文明程度越高,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撑,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呼声就越来越强烈。


参考文献
[54]Rinia,E.J.,er a1.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set of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nd central peer review criteria.Evaluation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n The Netherlands.
Research Policy,1998,(27):95一107
[55]丁繁,田风琴,土金铎.用AHP法评价科技情报研究成果.情报科学,1994, 15 (3):32
[56]沙似鹏,郑礼,郭才伯,张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上海高 教研究,1994,(1):74-78
[57]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齐鲁学刊,2001,(2):127
[58]刘明.质疑时下盛行的一类学术评价制度.科技导报,2001,(4):23
[59]Max Planck,Preface by Albert Einstein,The New Science[C],Meridian Book, Inc. New York,1959,7一12
[60]张延龄.科技成果坚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云南科技管理,1994, (4): 59
[61]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一).读书,2001,(12):85一91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1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3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6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3-14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4-16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6-19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7
1.3.2 研究方法 17-18
1.3.3 本文的创新点 18-19
第2章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概述 19-31
2.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内涵 19-24
2.1.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含义及特点 19-20
2.1.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分类 20-22
2.1.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含义 22-23
2.1.4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特征 23-24
2.1.4.1 成果评价复杂、难度大 23-24
2.1.4.2 成果评价中主观色彩比重大 24
2.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24-28
2.2.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现行评价标准存在的不足 24-25
2.2.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科学标准 25-28
2.2.2.1 科学性 25-26
2.2.2.2 创新性 26-27
2.2.2.3 效益性 27-28
2.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及其评述 28-31
2.3.1 定性评价法 28-29
2.3.2 定量评价法 29-30
2.3.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30-31
第3章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47
3.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31-33
3.1.1 增强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1-32
3.1.2 确保评价程序的公正性,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规范化 32-33
3.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3-34
3.2.1 外在指标与内在指标相结合 33
3.2.2 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33-34
3.2.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4
3.2.4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34
3.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4-36
3.3.1 科学划分社会科学成果类型 35
3.3.2 利用“特尔斐法”设置并细化指标 35
3.3.3 根据指标轻重设置相应权重 35-36
3.3.4 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36
3.4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36-47
3.4.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现行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36-38
3.4.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38-47
3.4.2.1 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39-42
3.4.2.2 社会科学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42
3.4.3.3 社会科学资料编译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42-47
第4章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47-53
4.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 47-48
4.1.1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评价对象 47
4.1.2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 47-48
4.2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程序 48-49
4.2.1 组建评审专家 48-49
4.2.2 确定待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所属类型 49
4.2.3 选择并熟悉评价指标体系 49
4.2.4 设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49
4.2.5 专家评分,求出单项指标分 49
4.2.6 统计求和,求出成果综合评分 49
4.3 应用本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9-53
4.3.1 全面和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好评价指标体系 50
4.3.2 灵活机动地调整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50-51
4.3.3 建立健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 51-53
4.3.3.1 成果查新制度 51
4.3.3.2 匿名评审制度和回避制度 51
4.3.3.3 投诉和复审制度 51-53
结束语 53-55
1、本文结论 53-54
2、研究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8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59
致谢 5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