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与审计师决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87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股权质押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股权质押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15日,共有2483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占A股整体数量超过70%。累积质押股票的总市值45434.67亿元,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约9%,质押总股数0.59万亿股,个股平均质押比例21.98%。

由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日趋严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融资更加困难。因此,股权质押独有的便利性与隐蔽性使其广受青睐。根据物权法规定,因为质押物的特殊性,股权质押被质押部分股权的财产性权利归质权人所有,不转移质押部分的表决权。换言之,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不会因股权质押产生限制,使控股股东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保7.6%。加上手续费等费用就超过了8%;相比之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成本仅为7.24%。因此,这项业务自2013年开展以来飞速增长,成为单年涉及市值超4万亿的超级业务。
.........................

1.2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本文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对于未来审计师识别和衡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产生的代理问题对审计师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审计师需要承担更大的审计风险。假如审计师在进行业务约定前,未能识别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或评估结果不合理,可能导致审计师不能保证合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搜集充分的审计证据,执行适当的审计程序,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因此,审计师需要提前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对于股权质押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提高审计质量,为提供报表预期使用者需要的更高水平的审计服务。
第二,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提升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视。当审计师识别到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时,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其决策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审计师可能会不再提高审计费用、给出非标准审计意见,帮助上市公司节约监督成本。且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会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反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也可以保障上市公司的股价平稳运行。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内部控制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调节作用,用实证的方式验证了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自觉执行内部控制规范。
....................................

2文献综述

2.1股权质押相关文献
在股权质押期内,股东质押部分的上市公司股权收益权转移,但表决权不会发生转移,股东可以在融资的同时不减少对守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另外,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融得的资金使用情况无需对外披露,融资过程不需要经过监管层审批。股权质押的便利性与隐蔽性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股东的首选融资方式。股东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进行质押虽然属于独立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但由于股东融资需求、融资方式与上市公司的相关性,尤其是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控股股东或持股比例较高从而可以对上市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引发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虽然还未造成系统性危机,但其潜在的风险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学者对股权质押的研宄成果,主要是从动机和经济后果两个方向出发。从股权质押的动机出发,可以归纳为股东融资需求和掏空两个方面。从股东融资需求方面来讲,股权质押的直接动机是募集资金,而控制权的留存、审批程序的便捷与信息披露的隐蔽是股权质押的主要优势。当股东面临融资约束比较严重时,当股东在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更可能接受股权质押这一对赌式的融资方式。对于不同权属的上市公司,民营背景的大股东通常比国有背景的大股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融资约束,但民营上市公司受到政府和其他机构的监督较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更少。。从掏空方面,股份质押出质后,股东可以实现不减少控制权的前提下,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进一步分离,从而能够以较低成本套取现金,掏空上市公司。
................................

2.2审计师决策相关文献
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审计风险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审计师进行风险决策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增加审计投入时长、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对上市公司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等。
审计投入时长是少数可以用来量化审计效率的指标之一,即当期的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签署日的日历天数,一般用来衡量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之一,财务报告披露时滞越长,报表预期使用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越大,从而导致基于内幕信息的交易,破坏证券市场的秩序。从被审计单位方面,企业当年出现亏损、首次被出具非标意见都会使审计投入时长提升显著。沈伟成研究发现:企业短期借款越多,审计投入越多,且企业产权性质和审计师规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审计师的投入越多。事务所特征方面,谈礼彦研究发现事务所变更方向与审计时滞呈负相关关系,由小所变更为大所可以减少审计投入的时长。
现有研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治理监管特征和事务所特征三个方面。首先,审计意见类型与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是否盈利等)和市场因素(上市公司所在地等)显著相关。财务杠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资本回报率、总现金流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与获得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相比,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往往在多个财务指标的表现的更差,包括公司预期盈利、盈利能力、每股收益、偿债能力、披露时滞等。但也有学者认为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审计师越容易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公司治理方面,当管理者在董事会占比越高时,中小股东的利益更容易受到损害,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随内部董事的比例提升而相应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也能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越大舞弊发生的概率月底,且舞弊被发现从而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从事务所特征上,事务所规模越大,保持独立性的动机越强,对单一审计客户的依赖越低,越可能出具更多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当注册会计师刚接受会计委托时,审计师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审计任期超过5年,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不再相关。唐跃军发现在上市公司上期获得非标意见时,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能显著改善审计意见类型。
.............................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3
3.1理论分析............................13
3.1.1委托代理理论............................13
3.1.2信息不对称理论............................14
4研究设计................20
4.1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20
4.2变量解释............................20
5实证分析.......................32
5.1描述性统计......................32
5.1.1总体描述性统计......................32
5.1.2分组描述性统计...................32

5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1.1总体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全部变量进行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变量的平均值、方差、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1所示。

..............................

6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风险应对的角度出发,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决策的关系。在进行研究时,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与当年被ST、*ST的上市公司。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看似是股东本身的融资行为,但由于控股股东的特殊性可能引发一系列代理问题,从而增加了审计师面临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在进行风险应对时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措施,包括采取增加审计收费、延长审计投入时长、增加非标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式来应对审计风险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审计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在内部控制质量比较高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有所降低,内部控制有效性抵消股权质押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审计费用方面,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会显著提升,并且股权质押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会显著降低;在审计投入时长方面,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审计投入时长会显著提升,并且股权质押对审计投入时长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会显著降低;在审计意见方面,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并不直接导致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随着质押比例的提升,审计师有更可能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内部控制对于这种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