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功能协同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和链式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89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国家治理在新常态下已进入全新阶段,国家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如何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产生了新的要求。2015 年《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对国家审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高要求;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明确了审计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的地位;2018 年中共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则进一步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结构,且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子系统,已经不单单是依法监督与制约公权力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的产生源自国家治理的需求,今后的发展方向则取决于国家良治的目标。

然而,现有强调单一监督向度的审计治理理论不能满足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要求,现有国家审计治理理论未能体现国家治理复杂性系统的本质要求,国家审计应当协调所有可协调的因素以满足国家治理系统的复杂性和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生性,整合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率,通过实现审计系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进而服务国家治理。国家审计的实践应用在社会发展中日趋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治理监督控制系统的重要构成,就应当在国家治理监督控制系统、国家治理系统下围绕国家治理目标实现运行。由此,如何有效地推动国家审计承担历史赋予的国家治理服务功能要求国家审计拓展工作方式,提高审计监督服务效率效果。通过研究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监督控制其他系统、与国家治理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合作,以整合监督资源、共享审计监督信息,有利于提高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拟从国家审计的内部功能协同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国家审计协同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协同对国家治理具有促进作用和财政治理、公权力监督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开辟了新的视角,探索了有效路径,为今后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及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国家治理层面加深对国家审计协同的认识,即把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子系统,是从本质上对国家审计深层次的认知和新的归纳,也是理论层面的较大突破与发展。同时,国家审计不仅是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子系统,其自身内部的治理系统仍然包括揭示、抵御、预防等子系统,审计治理系统在外部与国家治理系统其他子系统之间、国家审计治理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共同作用都将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协同论的观点,所有系统都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协同发挥作用,对系统运行功能的实现产生协同效应进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优化发展[1]。基于协同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在引入协同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家审计的功能协同角度探究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财政治理和公权力监督的路径,因此能够丰富和发展国家审计理论,也能够为国家审计实践发挥提供理论指导。

1.2.2 实践意义
将国家审计协同放在国家治理层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极大的促进了党和政府进一步明晰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在国家治理框架下,通过引入协同理论建立国家审计协同治理理论体系,指导国家审计实践,盘活现有审计资源存量,充分协调利用审计系统内外部力量,系统提升国家审计监督服务效率效果,对于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提升和效率效果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2 文献综述

2.1 国家审计协同研究
有关国家审计协同的研究近来年已经较为丰富,已有文献主要在与其他监督体系、自身性质、作用机制、专项审计、三大类别、技术层面及特定领域等 7 个方面协同展开研究。
与媒体监督协同,如王楠楠和郑石桥[2]实证检验了加强司法机关及主管部门与审计机关的协同治理,能进一步提升审计效率。段训诚和唐立新[3]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介入程度对央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借助媒体关注度中介变量得出政府审计与媒体关注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池国华、杨金和谷峰[4]分析检验了媒体关注提升政府审计功能的作用和媒介环境的调节作用。王会金和马修林[5]实证得出政府透明度建设和媒体监督可以相互弥补提高政府审计绩效。王慧敏和王会金[6]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体监督如何促进政府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国家审计自身性质(质量、影响力和独立性、管理、效果、效率、理论)协同,如徐超和张雅[7]从协同视角提出对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以及权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以解决审计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问题。黄溶冰[8]提出加强审计整改与审计处理的协同,实现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需要结合审计整改概念模型进行相关的机制设计。沈旭和黄溶冰[9]分析了审计影响力的含义、来源以及特征,对威胁独立性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维护独立性的保障措施,以期实现审计影响力和审计独立性的协同发展。黄溶冰和乌天玥[10]使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得出,审计效力与效果并重的双高平衡型审计策略有助于防范财政违规问题金额的过快增长。王会金[11]运用协同理论对政府审计管理进行逻辑解构,并研究了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内容、类型和协同组织方式。郑石桥[12]采用博弈分析得出在一个合理限度内审计频度和审计处罚能够相互协同地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赵华和夏雪姣[13]从目标、方法基础与制度框架的耦合性和两者的衍生共荣关系三方面阐述这供给和需求导向两种理论的密切联系。
...............................

2.2 国家审计协同与财政治理
已有文献大部分从理论层面和作用机制上在促进资产负债、预算决算、经济责任以及国家审计与财政部门协同方面做了丰富的研究。如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和防范债务风险上,郭檬楠和吴秋生[62][63]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机关和国资委协同可以有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王宝庆等[64]提出建立起国家审计与国资监管机构和其他监管部门的有效协调机制,以形成对国有资产全方位、全系统的“监督网”,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刘骅和陈涵[65]在协同审计机制、审计治理机制和信息互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地方政府债务协同治理审计,更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政府预算决算方面,雷俊生[66]研究了预算执行信息的改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机制并提出需要审计机关和人大常委会的协同监督。王祥君[67]认为本级决算草案审计与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以及审计重点和内容等方面是一个连续、动态和相互衔接的过程,并提出了整合审计的优势和实现的难点。刘玉廷、郭林和李冰慧[68]从预算透明化、民主化、规范化、绩效化、公正化和问责化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与政府预算相耦合的国家审计制度安排。
经济责任审计方面,陈平泽和刘秋东[69]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视角构建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政府会计改革协同机制,促进了政府会计改革方案的落实。后小仙和赵中伟[70]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耦合效应,并提出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优化路径。
................................
3 理论和研究假设.........................................17

3.1 理论基础...............................................17
3.1.1 协同理论.....................................17
3.1.2 国家治理理论..........................................18
4 研究设计...............................................23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3
4.2 变量选取.....................................23
5 实证分析......................................37
5.1 描述性统计...................................37
5.2 Pearson 相关系数和多重共线性检验.............................37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表 5-1 列示了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因国家审计功能协同(D_func)在耦合时其三个子系统已进行了缩尾(winsor2)处理,对外开放程度(LnFDI)、审计规模(Lnaudited)和薪酬水平(Lnwage)已经做了对数处理,所以本文对除以上四个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在 1%水平上进行了缩尾处理。国家治理(Gov)和国家审计功能协同(D_func)在第四章已经详细描述,公权力监督(Public)最大值为 5.656,最小值为 0.775,相差达 7 倍,表明我国各地区腐败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人口(Popul)和产业高级化(Industry)的极值相差也很大,分别达到近 500 倍和 7 倍。财政治理(Finance)标准差为所有变量里最高,达 12.54,说明我国各省级地区财政透明度的发展极不均衡,控制变量中标准差较大的还有人口的 6.691 对外开放程度(LnFD)1.608,应进行控制。


.............................

6 对策建议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国家审计协同、财政治理、公权力监督和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 2007-2016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及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相互印证。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功能协同可以有效促进国家治理,说明探索国家审计协同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发挥 1+1>2 的增效。而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了财政治理和公权力监督在国家审计协同促进国家治理的部分中介作用,国家审计内部功能协同可以通过加强财政治理提高监督公权力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国家审计协同与国家治理之间更深层次的作用逻辑,为国家审计推进国家良治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全面合理的国家审计协同理论机制是指导当前国家审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源头。“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国家审计协同需要加快步伐,如果把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比作大树,基础理论是这颗大树的根基,那么国家审计协同理论则是枝叶[201]。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迫切要求“枝繁叶茂”,而该领域的研究略显不足,因此要引导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丰富和补充,从而使得国家审计协同从理论层面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时,在我国的中央集权的治理制度下,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论指导下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推行办法,如赋予审计更大的权限和更充足的人财物的资源,改革审计内部结构等,确保协同审计模式的顺利制定和执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