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98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以城市国有商业银行中重视内部审计发展的哈尔滨银行入手,首先从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沿革开始,介绍了其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开发的相关业务系统、现行的审计程序、专业化建设细节、系统自评估程序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审计成果等具体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其次就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具体是从非现场审计系统、审计半径、审计资源共享、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体制等方面进校了展开分析,并细致挖掘了其中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改进策略,具体是改进非现场系统审计应用、有效拓展审计半径、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加强质量控制、深化体制改革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极大地推动了银行等金融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经营扩张和并购。银行规模的迅速扩大伴随着内部监管的缺失。由此引发的银行倒闭事件接踵而至。从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到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尽管银行业务本身的发展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但银行的内部监管及审计却起步甚晚。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国有商业银行是在新型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经营体制和理念,银行内部审计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起步和发展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市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成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功能仅局限在稽核(主要是针对会计账务的复核检查)这一基本层面。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规模的壮大,其内部各业务部门功能逐渐细化,形成内部健全的监管防护体系的要求应运而生。进入二十一世纪,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进程逐渐启动,内部审计更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直接体现。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纷纷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内部审计重要性也越来越收到重视,很多商业银行都由副行长兼任审计部门领导。内部审计可以满足银行的所有者及管理者对揭示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及建设的需要。

哈尔滨银行作为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有目共睹,这也要求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及时跟进。哈尔滨银行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上处于城市商业银行领先水平。哈尔滨银行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首个上线非现场审计系统,首个推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进行垂直独立的管理,但受制于区域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残余及思想意识和审计体制等因素制约,内部审计的结构性问题逐年显现。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经验,发现自身不足,改善审计体制,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改进审计流程是哈尔滨银行完善内部审计的必由之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从 1906 年开始,Dicksee[1]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实践和理论层面分析了内部审计对于银行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1978 年美国为了扭转贪污现状及配合联合国反贪污的举措,出台了《反国外贪污行贿法》,到 2005 年新 COSO框架应运而生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为内部审计控制管理理念的明确和完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和内部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的目标形成了统一,企业逐步配合外部审计的工作,形成了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并由此衍生出相关的组织和治理机制.

Mautz(1977)和 Sharaf(1977)指出了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的奠基石,构成了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素[4, 5]。DeAngelo(1981)将审计独立性解释为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的问题并愿意披露的联合概率,审计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等审计资源及审计师自身的审计能力直接影响其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错误的概率。Johnson(1988)和 Henrikson(1998)提出了角色的冲突对审计独立性造成的影响,审计师可能会受到企业董事会等层级压迫,做出非客观的审计评价[7, 8]。Myers et al.(2003)提出审计师的任期越长,其对管理层及财务报告的约束越强,从而降低审计的独立性.
Frink 和 Klimo Ski(2004)指出由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出现,受托人的责任机制和办法营运而生,受托的出现是社会组织合作共赢更好发展的原因之一[10]。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管控受托责任的顺利执行,维护和保障委托和受托双方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从原有的单一模式和单一作战机制向多边领域发展[11]。坐落于美国的世界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发表的多种文件中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能,治理确认和咨询是其主要职能,至于这两种职能哪种更为重要,在内部审计中的比重大小,取决于企业的治理结构及管理水平,同时还取决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机制和人员专业化水平[12]。Ming-Chin Chen(2010)指出,内审人员是组织变革中“团队合作的主持者、拥护者、促导者、参与者和决策成员”。内部审计若要成为组织价值链上不会被遗弃的一环,就应跟进组织的发展变化,积极参与企业战略、流程再造等重大变革[13]。
........................

第 2 章 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2.1 历史沿革
2.1.1 内部审计的创建
2000 年 6 月,哈尔滨银行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系统中率先成立总行审计处。以此为开端,2001 年哈尔滨银行开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及部分县开设的分支机构中相继设立专门审计机构。2000 年 4 月,根据国务院加强大型企事业组织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及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哈尔滨银行在原总行审计处的基础上组建了稽核审计部。2001 年 12 月,国家审计署出台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细则》,细则明确了不同级别银行内部审计的规范和标准。哈尔滨银行据此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此阶段,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由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和部分信贷业务审计扩大到财务会计、信贷、筹资储蓄、国际金融、信托租赁以及分支行行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

2.1.2 内部审计的完善
2003 年 7 月,哈尔滨银行下发《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了管理垂直化的内部审计体系。分、支行的审计机构是总行下设的审计机构,分支机构的审计部门领导的任命,经费的来源均有总行直接管理和拨付。本次改革到 2008 年 6 月结束。从此,分行与审计部门虽然仍为隶属关系,但工作关系平行,审计部门工作安排和财务经费均由上一级审计机构实施垂直管理,明确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汇报路线是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和总行行长报告工作。

此期间,全行形成了总行审计部、8 个审计分部、38 个总审计室以及若干审计办事处的审计组织架构;同时精简了审计人员,使人员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得以优化。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程加快;重视业务培训及审计手段更新;审计范围扩展到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经营数据真实性审计、信息系统审计、追踪审计、总行本级审计以及海外业务审计。
.........................

2.2 组织架构
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监事会,下设首席审计官。首席审计官是总行审计部的主管,同时对总行行长及董事会负责。总行审计部负责管理其内部处室及全辖 8 个审计分部和 30 个总审计室。审计部内设综合管理处、质量管理及技术研究培训处、系统管理处、公司及机构业务审计处、个人银行业务审计处、非现场审计处、IT 审计处、海外与本机审计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处。审计分部与总审计室为同级别机构。审计分部负责对其所辖区域内发生的跨机构审计项目或省级或直辖市分行管理层离任审计项目牵头组织实施。总审计室是与省级或直辖市分行对应的驻地审计机构,机构等级也与驻地分行相同,主要负责对应驻地分行各类审计项目的实施。组织架构及汇报路线见图 2-1。

...........................

第 3 章 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25
3.1 非现场系统应用的限制 .................................. 25
3.1.1 核心业务系统数据来源渠道变更 ............................. 25
3.1.2 部分业务系统数据无法使用 ........................... 26
第 4 章 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 44
4.1 改善非现场审计系统应用 ........................... 44
4.1.1 非现场系统数据渠道迁移 ................................... 44
4.1.2 实现非现场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 ......................... 45

第 4 章 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4.1 改善非现场审计系统应用
4.1.1 非现场系统数据渠道迁移

面对 2013 年以后核心业务系统 CCBS 的数据来源均由分行操作性数据存储 ODSB 及总行级操作型数据存储 ODSH 完成的问题,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数据来源也应进行对应的数据渠道迁移。审计部门应对 ODSB、ODSH 系统平台提供的 CCBS 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开展大量的研发测试工作,同时联合哈尔滨银行三大开发中心,对非现场审计系统进行相应优化,对数据质量进行完善;采用一系列方法降低数据的应用难度,提高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充分挖掘 ODSB、ODSH 供数渠道的数据来源,扩充并调整 CCBS 数据内容,夯实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数据基础;检核 ODSB、ODSH供数质量,向技术开发部门提出数据完善建议,提高数据应用质量;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敏感数据的显示进行妥善处理,降低审计风险;相应优化非现场审计系统功能,更好地支持审计项目的开展;对于新旧两渠道均提供的数据表,因涉及老模型的运行和改造,必须考虑数据的连贯性,进行数据字段英文代码、中文标签和数据类型的统一,旧字段和老数据源定义保持一致,

新字段尽量贴近老数据源定义,以便减少模型修改工作量。
........................

结论
本文从国内外内部审计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对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以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国外优秀同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思路,提出了有效改善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阐述了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现状。本文从组织架构、设计程序(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立项、审计报告和审计追踪)、审计业务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非现场审计系统)、专业化建设(目标、内容、目录、专长化、人员专业化和审计知识库)、审计内部评估体系(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和程序)和审计成果(近两年审计成果、审计体制改革成果)四个方面对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为后续内部审计问题和成因的分析以及策略的制定打下基础。
2.分析了哈尔滨银行作为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主要问题是非现场系统应用的限制(核心业务系统数据来源渠道变更、部分业务系统数据无法使用、业务系统数据产生的问题、审计人员非现场技术存在瓶颈、跨区使用仙子、非现场运行效率问题)、审计半径的限制(地域、海外机构和跨金融机构限制)、审计资源共享不足(人力资源和审计成果)、审计质量控制乏力(审计立项的非客观性、形式重于实质、制度形同虚设、项目考核不科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素质、国有企业传统意识、体制结构等深层次结构问题未得到正确的认识并加以解决;内部审计的管理欠缺着实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内部审计的发展水平落后其对内部审计的物质投入。
3.提出了完善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的策略和建议。寻找哈尔滨银行内部审计的管理和发展症结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疏通内部审计管理和发展的瓶颈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应该与行内业务部门紧密结合,改善审计业务系统的应用效率效果;加强机制建设,疏通沟通渠道,解除审计半径、审计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限制;改造业务流程,强化审计项目管理;转变管理观念和手段,逐步深化绩效和人力资源管理;清晰和打通管理与执行之间的脉络,使内部审计步入发展快车道。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