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大的调节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有些领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贪污腐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会有很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以侵犯国有资产的方式谋求自己的利益。
在国有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任命或者指出人选。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然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是管理呈现扁平化的状态,管理链条精简。董事长和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事项,分工有所侧重,董事长负责企业的经营、投资、创造效益比较多,总经理负责生产、施工、营销比较多。由于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所属的上级机关任命,对上级机关负责,有些国有企业出现了领导班子不够团结、斗地主、效率低下、效益不好的情况,这使得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反腐倡廉行动空前加大,这也反映出我国目前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2014 年 7 月 27 日中央纪委机关、监察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等联合印发颁布实施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 52 条明确指出:“对地方党委与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党委与行政主要领导干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同步组织实施,分别认定责任,分别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1]。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是企业未来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趋势。
2016 年 12 月 01 日,广东省审计厅发布通告《珠海市审计局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展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早在 2001 年就开展了区(县)委书记和区(县)长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试点工作,从 2006 年开始在区(县)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全面推行,并在 2011 年深化和完善了此项工作。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后,上海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全面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要求,并在 2017 年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中落实。近年来,上海市审计局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工作,并落实“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的同步审计要求,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同步审计。2017年上海市将全面探索推进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同步审计项目比例提高至 50%。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式,提出的一种审计概念,在国外文献中,没有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一说。国外文献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绩效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方面。1972 年,美国审计总署(GAO)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责任的审计准则》强调了“3E”审计理论,“3E”即“Economy”、“Efficiency”和“Effectiveness”,指出要对一个组织或者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绩效审计。后来,有些专家认为应当加入公平性(Equity)和环境性(Environment)两个方面的审计内容,“3E”审计理论就能变成了“5E”审计理论。2003 年,美国审计署颁布《政府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收集具有真实性的证据,并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并且独立地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产生潜在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评估。2007 年修订的《绩效审计手册》,英国持之以恒地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法规,建立了针对多种多样项目的循环审计体系,使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明晰化,使英国开展绩效审计法制化。
Cutt 和 Murray(2000)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绩效的计量、技术和评价等方面,还包括制度和报告等相关内容[2]。Kluvers(2003)认为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向拥有资产所有权的委托人提供与资源使用情况有关的信息记录。在受托经济责任中,受托方以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委托方负责,采用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利用委托方的资源为其创造出一定的价值[3]。Waddock,Sandra 和 Neil Smith (2000)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管理工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发生风险的概率,还能有效推动绩效审计的发展,社会责任审计还可以提高经理人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4]。Yves Gendron,David J.Cooper 和 Barbara Townley(2007)认为绩效审计可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的水平[5]。Kreklow(2007)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可以给政策的制定者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可以改善项目的效果,或者可以向其他更可能成功的项目分配一些资源。定期的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不仅改善了政府部门对公众服务的效果,而且提高了绩效在组织文化中的重要性水平[6]。
综上所述,绩效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进行审计,还应当包括经济活动的公平性、对环境的影响、社会责任等方面。实施绩效审计可以降低风险,提高业务水平。
...........................
第 2 章 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持续的扩大。在企业中,每个人所负责的事项越来越具体明确,更专业化,逐渐就产生了专业化的分工。由于委托人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个人能力水平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于是,就委托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等方式与代理人确定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委托人会授予代理人决策公司重要事项的权力。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为公司提供服务,根据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但是,由于委托人不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只能从企业账面获得信息,然而账面上的信息是有限的,于是,就会导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委托人是谋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长期的利益,而代理人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一种短期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代理人以破坏公司长期利益为代价而谋求自己的短期利益,因此就产生了经济责任审计来制约和监督代理人的行为。
本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是指企业的出资方(即政府)委托董事长和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政府无法全面获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而且政府无法掌握信息的真实性,经营管理者是否会牺牲投资者的利益而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经营管理者在任职期间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财务收支、重大决策、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
.........................
2.2 基本概念
2.2.1 经济责任审计
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是审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审计产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经济责任,是指企业的领导人在其任期内,在其可控制的范围内,对公司承担的一种责任。经济责任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按照国家法律和公司章程等方面的规定,在其工作岗位上应当履行的一种义务。另一种即是:因为没有正确履行或者未履行相应的义务导致产生不良后果,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根据其岗位职责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
近几年,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方面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对党政领导干部或者国有企业领导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举措。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常规审计,常规审计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以及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计,审计对象是企业的财务信息。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从本质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都是一种评价活动,两者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有所相同。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是审计人员采用一定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对某一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被审计对象是某一项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关注的是企业领导人履行职责的情况,对领导人在任职期间贯彻落实国家经济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经济决策、公司内部管理、公司基本制度以及廉洁从业等情况进行适当的监督,对被审计人员任职期间的资料进行适当的查证,对其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判断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分类标准不同,划分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对经济责任审计类型的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标准:(1)根据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外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2)根据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3)根据实施的审计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
第 3 章 经济责任同步审计....................................13
3.1 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必要性............................133.2 经济责任的界定..............................13
第 4 章 构建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指标体系.................................22
4.1 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的原则和程序...................................22
4.1.1 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的原则..................................22
4.1.2 指标设定的程序...............................24
第 5 章 案例分析...............................39
5.1 案例背景资料........................................39
5.1.1 H 公司基本概况....................................39
5.1.2 H 公司治理基本情况......................39
第 5 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资料
5.1.1 H 公司基本概况
成立于 1997 年的 H 公司是我国一个著名的电器生产公司,是某大型集团 H最大的控股子公司。并于当年 4 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注册资本为 4.94 亿人民币。其主要从事电视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年产能 1600 多万台,共有员工 2 万余人。公司 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 330.09 亿元,同比增加 3.69%。受国内电视市场的低迷以及面板等零部件价格的大幅上涨,实现净利润为 9.42 亿人民币,每股收益 0.72 元。如图 5-1 所示为 H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第 6 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6.1 总结
本文是对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研究,根据《公司法》、《规定》、《实施细则》以及公司章程等规定,首先,界定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并根据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确定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共同经济责任包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董事长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包括: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目标的科学性、公司内部管理情况、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情况五个方面的内容。对总经理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包括:董事会决议及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情况、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公司内部管理情况、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情况、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情况六个方面的内容。
其次,根据董事长和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确定出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借鉴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研究,构建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 H 国有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以 H 国有企业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对企业总经理和董事长经济责任经济审计评价。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