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文学小说的民俗叙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81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在文学创作上,古华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僻远闭塞的湘南山区。他从原始古朴的边远山区以及浪漫神秘的湖湘文化中挖掘出民俗文化的意蕴,从而展现出独特的民俗叙事。作家以文学为载体,以民俗为表现对象,以民俗叙事为轴心,展现出湘南人的原始生命力和浪漫精神。作家试图通过小说的民俗叙事展现时代面貌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深刻的挖掘人性。作品中,作家呈现的不仅是人性的善美,还有浓厚的湖湘文化。这也许就是古华的民俗叙事所要表达的终极奥义。古华的民俗叙事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书写。作品中,作家以民俗叙事为主,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独特的湘南民俗风景画和民俗风情画。作家在创作中描绘了民俗风情的动态发展,展现了时代的面貌、历史的变迁和命运的沉浮,也表现了人们的生命形态和人性的复杂。

第一章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和呈现

第一节古华民俗意识的生成
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影响着作家的创作视角和审美选择。由于乡村生活的经历,使古华的文学创作具有了丰富的民俗意识。那种以“文革”对社会和人们的重创为主体,融合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湖湘地域文化精神,重诗情世界的思维方式,深深沉淀在古华的民俗意识深处。这促使古华在文学创作中形成独特的文学形式和审美意识。因此,通过对古华民俗意识的探索,才可以更好、更深刻的解读其作品蕴含的审美意蕴。
一、个人经历和体验
古华生长在湘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奇山秀水、风土人情是古华成长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人生记忆。独特的湖湘文化塑造了作者的文学观。因此,古华在文学创作上不可避免的具有民俗化倾向。家乡的民俗成为他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学王国的重要部分。
(―)童年时期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幼年和童年的自然环境和风土文化,是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个性的最初的重要塑造者,是形成艺术趣味、审美观念的一位无形启蒙老师,他们对作者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上,古华同样也受到早期经历的影响。古华生于湖南嘉禾县二象村。村中有条由东向西的小溪涧,村后有大片郁郁葱葱的老树林。那里四季分明、景色奇丽、民风淳朴。每到春秋之季,古华就会在溪水边“学跳水,学狗刨、扎猛子、打水站”或是“捡螺蛳、摸鱼虾、捉螃蟹、盘泥鳅”。在日常生活中,古华白天大多去“拾干柴禾、扒松毛叶,采蘑菇、扯竹笋、掏鸟窝、学松鼠爬树”;而到了晚上,他又对树林里的“风声、雨声、松涛声、鸟叫、虫叫和野物叫”充满恐惧与神秘。同时,还有那高高的、“扫着了蓝天白云”、“够得着星子月亮”的树梢,家乡的伴嫁歌声,老人们的“讲古”等,这些对古华来说既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又深深地陶冶着他。这使得他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也成了他的文学启蒙,洒下了文学的籽实。然而,少年时家境的突变,让古华过早为生活而奔波。他“学打草鞋卖”、“砍竹子卖”、“挑煤炭卖”、以及“替人家放过牛”等等,这都让他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劳动人民之间的淳朴之情。可以说,古华在成长的风雨中一点点的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
............................

第二节古华民俗意识的呈现
民俗意识贯穿于古华整个文学创作中,并成为他塑造一个独特的湘南世界的精神动力。古华将民俗意识外化于这片古老、神奇的湘南土地上。透过文本,我们可以看到他民俗意识的主要呈现:民俗风景和民俗风情。
一、民俗风景的书写
民俗是由大众创造的文化,而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可见,湘南的地域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华在作品中展现各种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必然不能缺少民俗的地域环境的描写。古华的民俗叙述对湘南地域的描写,不仅增加小说的地域色彩,还使小说更为真实和生动。因此,湘南的民俗风景的描绘是古华民俗意识在呈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洞庭湖以南。境内三面环山,低矮丘陵广布,湘江、资江、沅水、澧水连接大小支流,顺着地势,汇入洞庭湖。这里四季分明,植被广阔,森林茂盛。湖南是一块古老神秘的土地,巍峨绵延的五岭山,天际广阔的洞庭湖,纵横交错的河流,以及那绚丽多彩的山川景色,渲染出一种浪漫、诗意和神秘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风味。湖南风光旖旎,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民俗风景和民俗文化滋养了湖南人的文学创作。湘南山区的民俗风景既是一个地理空间的展现,也是一个文学上艺术空间的展现。这个艺术空间成为作家发挥想象力之地。
创作中,古华描绘湘南山区的民俗风景,呈现出一幅幅优美、古朴、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图卷,营造出赏心悦目的审美意境。他从湘南人民居住环境的视角出发,描绘湖南那绚丽多彩的山川景物,展现奇险的地理风貌。小说中,五岭山区的山寨、村镇,以及莽莽林区的自然环境和四时景色,美的绚丽、美的幽静、美的奇秀。
.............................

第二章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文化的思考
民俗具有文化性和民族性。罗宗宇认为“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叙事本质是一种文化叙事,它一方面是指民族文化制约民俗叙事,另一方面更是民俗叙事表现民族文化内容,并传达出创作主体的民族文化意识。”民俗叙事蕴含了作家客观真实的创作态度:通过对民俗的描写,寄寓作家古华深厚的情感和深层的文化思考。作品中,古华以民俗叙事为轴心,借助一种与汉儒文化异质的文化形态,即独特的湘南的民俗文化。正如仲富兰说过:“民俗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以此,他通过特定的民俗文化与叙事方式的有机结合,使民俗叙事产生文化功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M建进行思考。一方面,从启蒙文化视角进行民俗叙事来思考民俗文化的陷落;另一方面,从人类文化视角进行民俗叙事来思考民俗文化的守望。这使得作品的社会意蕴和思想内涵更具深刻性。
一、民俗文化的陷落
罗宗宇认为:“民俗叙事作为一种文化叙事,在形式中具有深刻的‘意味’,它使叙事具有区域性和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它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的自识与反思,引领人们对民族文化重建的思考”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从启蒙文化视角来思考民俗文化的陷落。民俗文化的陷落表现为极“左”政治威压对民俗文化的扭曲,以及现代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异化。民俗文化的扭曲和异化又进一步推向文化的焦虑和精神的衰败。古华以客观的立场关注民俗文化的扭曲和异化,其又不禁緬怀湘南原始古朴的民俗生活和民俗人情。同时,他对这些独特的叙事资源赋予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审视、哲学意义上的反思。
首先,极“左”政治对民俗文化的扭曲是民俗文化陷落的表现。作品中,古华的民俗叙事对民俗进行还原和审美,也揭示了极“左”政治对民俗文化的悬置和扭曲。在古华的文学叙事中,民俗和民俗文化有时成为一种政治化符号。民俗文化内在的意蕴、价值都受到挤压和扭曲。如《芙蓉镇》描写“赶圩”民俗:解放初时,圩期“逢三、六、九,一旬三圩,一月九集”;1958年大跃进,“三天一圩变成了星期圩,变成了十天圩,最后成了半月圩”;1961年下半年,“半月圩改为五天圩”。小说中,古华以简短的叙述展现了政治的风云变幻,“赶圩”民俗成为极“左”政治的晴雨表。“赶圩”作为湘南乡村的一种古老民俗,本是改变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

第二节生命的思考
文学是以人和人的生存为表现对象,文学的目的就是反映现实生活。人在现实生活中与民俗紧密相关。民俗与人的生命的密切联系,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最底层的意识形态。因此,民俗在创作中不可避免的成为作家叙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作家的民俗叙事是从一个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卑微和坚韧的社会厚重感。民俗叙事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探寻和思考。作家的民俗叙事在创作中关注的和思考的始终是“人”,是对生命在社会转型中的处境的关切和思考,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时代的急骤裂变的背景下,古华通过民俗叙事呈现出对精神家园的返归和对人性的洞察与礼赞,展现了古华对生存困境的突围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是一种对生命思考的表现。
一、返回精神的家园
中国的乡土性展现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以及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古华生在湘南乡村,长在湘南乡村。他采用审美视角关注湘南山区的古朴民风,赞美这里淳朴的民俗风情。作品中主要是关于湘南五岭山区的民俗叙事,其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描写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怀旧,同时传达出深厚的人文精神。正是由于古华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的个体体验,才有对故乡的难舍之情。作家通过民俗叙事在文学上构筑一个理想的“湘南世界”。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民俗叙事成为作家返回那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的路。古华对民俗风景和民俗风情的呈现和叙事,不仅还原了以往那熟悉又陌生的田园乡土,还返回到生命的最深的源泉。乡土作家在书写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困境,往往构造一个文学上的“精神家园”来反抗和突围,以此展现生命的反抗意识和生命的坚韧刚强。
............................

第三章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构建与审美特点.....................41
第一节民俗叙事的形式.....................41
一、场景化.....................41
二、情节化.....................41

第三章古华小说的民俗叙事构建与审美特点

第一节民俗叙事的形式
古华在创作上以民俗作为叙述内容,自觉追求文学创作上的民俗叙事。民俗叙事体现出作家古华较强的创作主体性和自觉性。民俗叙事是创作主体以个体的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为出发点而进行文本叙事。它不是文本深层的叙事手法,也不是民俗事象的复制重现,而是在文本的话语层面上对民俗进行自觉的、主动的叙事建构。其建构的形式主要有三点:在小说的叙事话语中的场景化、情节化与意象化。
一、场景化
场景是指在文学创作或影视艺术表现中的场面或生活情境。在小说中,古华的民俗叙事的建构,善于通过叙述者聚焦的手法将民俗作“场景化”的还原式呈现。民俗成为小说民俗叙事的基本单位和内容。在文学创作中,民俗叙事以“场景化”的形式对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进行细致的描绘和还原式的呈现。一方面,它为小说中塑造人物制造场景和氛围,使人物与民俗环境融为一体,并凸显人物的个性和性格。另一方面,它为小说营造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增添了小说独特的艺术审美意蕴和价值。最后,它还有助于调整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大致相同,使故事情节发展具有节奏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小说中,民俗叙事对民俗进行“场景化”描写,其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文化厚度和历史深度。
首先,民俗叙事对民俗“场景化”的描写,是为人物制造场景和氛围。如古华在《姐姐寨》中详细还原五岭山区“打梢”的民俗活动,展现当地乡村的民俗生产文化。他在文中特意设置了盘满牛“打梢”的民俗场景:
“但见他双腿紧紧交叉盘住竹身,腾出双手来取下腰带上的钩索,对准近边的一株竹子的梢头,倏地抛了过去,跟着用力一拉,那竹子的躯干和梢头便象弯弓一般被拉了过来;由于拉力的作用,他攀附于上的这株母竹也象一张弓似的,朝那竹子俯了过去;他顺势就是一刀,拿竹子就如离弦的箭一般弹了回去……竹枝竹叶相碰撞,哗喇喇发出巨响。”
................................

结语
在文学创作上,古华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僻远闭塞的湘南山区。他从原始古朴的边远山区以及浪漫神秘的湖湘文化中挖掘出民俗文化的意蕴,从而展现出独特的民俗叙事。作家以文学为载体,以民俗为表现对象,以民俗叙事为轴心,展现出湘南人的原始生命力和浪漫精神。作家试图通过小说的民俗叙事展现时代面貌和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深刻的挖掘人性。作品中,作家呈现的不仅是人性的善美,还有浓厚的湖湘文化。这也许就是古华的民俗叙事所要表达的终极奥义。
古华的民俗叙事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书写。作品中,作家以民俗叙事为主,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独特的湘南民俗风景画和民俗风情画。作家在创作中描绘了民俗风情的动态发展,展现了时代的面貌、历史的变迁和命运的沉浮,也表现了人们的生命形态和人性的复杂。
民俗叙事在文学创作中不仅注重“写什么”,还注重“怎么写”。作品中民俗作为乡土作家书写的对象,那么,民俗是如何与小说相融合、如何展现其审美价值?这是值得人们注意的。因此,笔者从民俗叙事视角来探讨古华小说,以此分析和研究民俗如何在小说中叙事和建构,有助于更深刻的挖掘其作品的文化厚度和审美意蕴。作家的民俗叙事往往不是凭空而来的。古华因个人的经历和湖湘文化的影响,从而促使他的民俗意识的生成,为作家的民俗叙事奠定了基础。同时,民俗意识的呈现主要通过作家的民俗叙事在小说中对民俗风景和民俗风情的描绘。民俗叙事蕴含了作家对文化的思考、生命的思考和社会历史的反思。在民俗叙事的建构形式上,作家通过场景化、情节化和意象化的形式来建构,使小说的民俗叙事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审美特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