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的漂泊体验
第一节 在路上的生存状态
沈从文于 1902 年出生于湖南省湘西镇筸(后改名为凤凰县)的一个军人世家。由于生性对自然风光及社会人事感兴趣,加之性格叛逆,自 6 岁单独入私塾时便开始了逃学生涯。1917 年,他以补充兵名义入伍,在长达 6 年的行伍生涯中辗转于湘、川、黔各地。1922 年,他受“五四”思想余波的影响,离开湘西到达北京,希望“读点书救救国家”,但未能实现。在来自湘西陈渠珍的公费资助停止后,沈从文开始了真正的漂泊苦旅,并很快陷入生活上饥寒交迫,精神上理想破灭的危境。这个来自中国西南边陲的“乡下人”,一贫如洗地寄居在繁华都市,饱尝了漂泊之路上的心酸苦楚。1924 年,他开始学习写作,以当年 11 月发表第一篇文章为标志,正式踏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8 年,他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到达上海。1938 年,到西南联大任教,西南联大迫于战争搬迁至云南昆明,沈从文也随迁至昆明。1946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离开昆明北上,受北大邀请任文学系教授。可以说,沈从文自幼时入私塾开始到 1949 年基本停止文学创作,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生存状态。本节从“倾心于现世光色”的少年漂泊时光、辗转无常的异地行伍生涯、“乡下人”的都市漂泊苦旅三个方面对沈从文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并结合文本对他在漂泊旅途中的反叛、快乐、孤独、寂寞、迷惘、惆怅、无奈、悬浮无根等情感体验进行深入剖析。
(一)“倾心于现世光色”的少年漂泊时光
漂泊作为人类固有的一种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有两重基本含义:一是为生活所迫而四处奔走,行踪不定,无固定居所,是被动行为;二是不满足于现状,为了改变目前的生存形态,追求自由而离弃原来的居住场所,是主动行为。沈从文入私塾后的逃学就是一场反抗现实,逃离“私塾”这样一个固定场所,主动去寻求自由的漂泊之旅。
沈从文年少时的读书生涯几乎是以“逃课、受罚、再逃课”的模式度过的。他六岁单独入私塾(六岁以前随同两位姐姐一起去一位亲戚家就读),七岁便“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即逃学。幼小的沈从文不愿读《包句杂志》《幼学琼林》《诗经》《论语》等教科书,他在自传中曾说,“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①他跟着几个年长的孩子,把书篮藏在土地庙的神座龛子里,然后到处游玩,从会馆到祠堂,从庙宇到镇子上的每条街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以“逃学”为主要特征的漂泊之路上,沈从文是快乐的,他听到了许多“新鲜声音”,闻到了许多“新鲜气味”,接触到了无数手工艺人。这是反抗封建教育制度,追求“亲近大自然”的自由生活方式的自我放逐。年少时新奇的漂泊经历奠定了他以后性格形成与倾情写作的基础。正
.........................
第二节 游子的思乡情怀
家乡是每个人生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人们童年的经历,居住着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亲人。家乡被人们誉为“心灵的港湾”,是每个人的“精神之根”。对于漂泊异地的外乡人或是旅居海外的华人来说,“家乡”更是被注入了独特的情感内涵。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古往今来,故乡之思,永远都是在外漂泊的游子们的至诚情怀。无论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鲁迅的《故乡》和萧红的《呼兰河传》,还是旅美作家沈宁的《寻找童年》和曾宁的《硅谷女娲》,无不浸透着漂泊者的殷殷故乡情。沈从文 1917 年离开家乡,辗转湖南、四川、北京、上海、云南等地,1934年第一次回到阔别近二十年的故乡,归来后创作散文集《湘行散记》和中篇小说《边城》。1937 年第二次回乡,归来后创作散文集《湘西》和长篇小说《长河》。他的作品之所以充满着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正是因为他对湘西故土的风俗人事有着无限的眷恋。他的学生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中这样写到:“这真是一个少见的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的人。他经常来往的是家乡人,说的是家乡话,谈的是家乡的人和事。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的渡船,谈起枫树坳,秋天,满城飘舞着枫叶。”①故乡在沈从文心上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他的散文《一天》《老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过节和观灯》《常德的船》《沅陵的人》《三年前的十一月十二日》《一个传奇的本事》等诸多著名篇章都抒写了家乡对于他无所不在的心灵召唤,有孤独失意时对故乡的遥望,有亲友离世时的痛彻心扉的哀思,也有重新踏上故土时逝者如斯的慨叹。
(一)远在异地凝望故乡
胡伟希认为,“‘乡愁’属于人类一种共同的心理结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或者生存方式。”②人作为群居动物,家乡便是生命个体的聚居地,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依靠,当离开家乡和亲人,“乡愁”便油然而生。沈从文十四岁多离开家乡开始行伍生涯,辗转于辰州、怀化、常德、保靖等地,二十岁为追求个人理想到达北京,之后足迹又遍布上海、武汉、青岛、昆明等地,这期间或风餐露宿、穷极无路,或寂寞孤独、思念亲人,饱尝了远离家园的羁旅愁思和漂泊之苦。
...........................
第二章 灵魂的自我放逐
第一节 反叛与自由
在上世纪初,旧的封建宗法制度、教育制度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们的行动,由此也激发了现代知识分子和思想先行者的反叛精神。在时代更迭、社会转型、文化碰撞的中国现代复杂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纷纷逃离封建家庭,走出家门,坚定地寻觅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柏格森认为,“意识被束缚后,只有用行动去将行动复杂化,用行动去对抗行动,意识才能自由”。①在沈从文的散文中,作者自己就是反叛封建社会,追求个人理想的典型,其散文作品中其他现代知识分子,如胡也频、丁玲、满叔远、唐伯赓、项拙等也都是阴暗冷酷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他们对于生命自由、爱情自由、理想自由的勇敢追求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现象,也是中国现代漂泊母题文学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一)反叛社会制度,追求生命自由
谭桂林认为,“表现生命意志、歌颂生命力量与拒绝回家、跋涉不止 , 这是现代漂泊母题文学两个最突出的意识特征”。①而反叛现实生活,歌颂生命自由的创作基调正是沈从文散文创作的独特内涵。生命意识是沈从文作品的灵魂。在其散文中,反抗封建教育制度、旧军阀割据的社会制度,追求生命自由的创作思想贯穿始终。
沈从文自童年入私塾时就对照本宣科的封建教育十分反感,觉得“毫无兴味可言”。因此,逃离教育牢笼,去同一切自然亲近,是童年沈从文任其野性生命自由成长的独特经历。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也认为自己的逃学行为是颇为值得回忆的,因为“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形成正是源于小时候充满叛逆、追求自由的逃学习惯。
入伍后的沈从文,生活进入更广阔的空间,尽管物质条件极为艰苦,随军过黔、湘、川边境时,有时“就睡在屋外稻草堆上”,但沈从文却极为喜欢这种“流浪汉”般的生活方式,“我最烦厌的就是每天睡在同样一张床上,这份平凡处真不容易忍受”②。对于漂泊不定却时刻充满新奇刺激的行军生活的喜爱充分展现了沈从文不安于现状、放荡不羁、崇尚自由的生命个性。凌宇认为,在沈从文的这段经历中,“生命处于一个自在状态”③。
..........................
第二节 苗族漂泊精神的传承
沈从文的家乡为湖南省湘西镇筸,关于它的历史源头,《从文自传》是这样描述的:“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理中国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③。沈从文的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三族的血液,他的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沈从文本为汉族,晚年时选择了苗族。在二十世纪初,湘西大多为苗人,苗民占全县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二以上。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是一部迁徙漂泊的血泪史。在清政府对湘西实行“改土归流”前,湘西一直处于与外界社会发展脱节的原始或半原始的社会形态。尤其是苗族聚居地,“既无流官管束,又无土司治理”,不纳粮当差,不输税供役,被统治者称为“生界”。民族歧视、镇压、驱逐构成了苗族独特的“漂泊”文化。
作为苗族的一分子,沈从文对这个苦难的民族的悲惨历史有着铭心刻骨的体会。他把历史事实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作品中。苗族的血泪史对沈从文产生了创伤性的影响,这是沈的“孤独”的根源。外界人对湘西的人和事有着太多的误解,沈从文立志用文学的方式为湘西及湘西人正名。然而,湘西又具有它的自身局限性,落后的社会生产、愚昧的迷信思想以及当地人的“自暴自弃”生活态度,使得民族歧视的社会现象成为恶性循环,湘西的兵士也不断沦为被利用的工具。沈从文以民族立场写作,目的是想让外地人重新认识湘西,而致力于民族道德重造,
是想唤醒家乡的青年,希望他们振作起来,“驾驭钢铁征服自然”,为改变家乡的生活作出贡献。
(一)苦难“漂泊”的文本书写
苗族的民族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颠沛流离、迁徙不止的漂泊史。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黔、湘、云、川、桂等七省,有的已经移居东南亚各国。这种分布形态就是苗民几千年来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西南迁徙的结果。“国内苗族迁徙,有史料记载可查的,至少就进行了五次大迁徙”①,据史书记载和苗民口头传述,每次大规模迁徙都是一次战败、被驱逐、屠杀、镇压的血泪史。尤其是进入清代以来,满清政府对于苗族人民的歧视和镇压更为残暴。苗族历史上所爆发的三次大起义,即黔东南的雍黔起义,湘黔边的乾嘉起义和以张秀眉为首的咸同大起义都发生在清朝。散文《凤凰》如是控诉:“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道同每一个碉堡”。
第一节 流动的意象 ........................ 41
第二节 漂泊者形象 ........................ 45
第三章 漂泊意识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流动的意象
荣格认为,“意象,并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经由内心体验而产生的幻想。”①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更好地渲染气氛,暗喻主题。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②因袭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构成元素。探讨意象的内涵,对于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特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中,对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个性,更体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及文化审美心理。沈从文散文大多作于时代更替、风云变幻的 20—40 年代,通过“水”“云”“浮萍”等流动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漂泊”的思想意识。本节主要探讨这三种流动意象的漂泊意蕴。
(一)水意象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按其物态,又分为流动的水、静止的水。“水”是沈从文散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他在《一个传奇的本事》中写道:“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倾向不可分。”③从沈从文的成长经历看,他接触的主要是河流、大海,所以其散文中的“水”意象应该是指流动的水。“水”在沈的散文中含有丰富的漂泊意蕴,它承载着孤独,寄托着游子的忧思,同时象征了漂泊者生命不息、跋涉不止的求索品格。沈的散文中暗喻“漂泊”主题的水意象主要存在于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中。按作者思想情感的主观感受,笔者将其分为孤独的水、忧思的水和奔腾不息的水三种类型。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