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的分期
第一节 1978年——1986年的辉煌期
首先是 1978年——1985年,以姜建国、张维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诗人为第一分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大家公认的聊城作家的“辉煌期”,老一辈诗人们大多既是党政干部又是作家。他们大都经历过文革的跌宕和改革开放的起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实现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鼓励把改革现有体制为己任的文学创作者,以开拓者的眼光去反映正处于时代更迭、百废待兴、社会变革的社会生活。老一辈诗人站在精神领域的高地写出大量讴歌现实、崇德修身又不乏浓厚诗意的作品。这些老诗人,既以厚重的文学创作丰富了文学苑地,又以他们的言传身教为后辈作家提供了典范。
一、姜建国
八十年代来,中国的新诗正遭受着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猛烈冲击,“从何处植根”和“如何植根”成为众人关注的问题。鲁西地区的姜建国作了有益的、有成果的积极回应。诗的坚实来源于生活的坚实。姜建国少年从军,行过医,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事专业创作后,仍与各个行业的朋友保持着密切联系。如果说他创作生涯的前二十年,受浮夸风与“左”的文艺路线的影响,还只是用生活作为政策的图解,来充实诗的内容的话;那么后十年,也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开始从这种被动的创作景况中摆脱出来,逐步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与思考。
姜建国的抒情诗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以民族和文化为主体,借书写名胜古迹、历史大事件之笔,阐释中华大义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内容。例如《圆明园》一诗中,诗人将“烧不死的石柱”比喻成“灼伤中国心的惊叹号”,八国联军留下的“百年大火”将圆明园烧为灰烬,留下“站成历史的背影”沉痛地哀悼着。正是这首《圆明园》,表达了以姜建国为代表的中华儿女面对被蹂躏、被侵略的近代中国时内心的酸痛和悲愤,也正是这一代中华儿女们在巨大的悲痛中挺起脊梁继续勇往直前开创新的生活。还有《嘉峪关中》秦始皇“关闭着的城门”,《孤柏》中诸葛亮的眼泪,姜建国在有意识地挖掘、吸取且意图完整地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用现代意识评说历史的探索,还原了诗歌与民族文化的某种内在关联,达到了历史和现代的完美融合,成为姜建国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
........................
第二节 1987年——2005年的自觉期
其次是 1987年——2005年,以张军、姜勇、臧丽敏、赵洪杰、孔庆芳、崔会军、康学森、仇长义、杨吉忠、朱春华为代表的中年诗人为第二分期。在这个时间跨度将近 20年的文学发展历程中,一批又一批文学青年登上鲁西文坛,开始自觉地文学创作。他们中大多年富力强,思想敏锐,进入鲁西文学创作视野后,立即大胆地进行了开拓性创作实践,既壮大了诗人队伍,又促进了鲁西诗歌的多样性,使鲁西诗歌的发展多姿多彩,富有生机活力,并逐渐成为鲁西诗歌队伍的中坚力量。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姜勇和张军走到了一起,共同谋划并着手组建聊城地区青年诗人协会。这时候,鲁西大地上对文学充满着期望、对未来充满着向往的青年男女开始以朝气勃发的姿态和新潮理念的自信,开始了对鲁西诗歌的纵深开拓和深层挖掘。①这里面就包括同一时期的臧丽敏、崔会军、康学森、仇长义、杨吉忠、朱春华等中年诗人,他们紧紧跟随张维芳、姜建国老一辈诗人步伐开始且至今依然活跃在鲁西诗坛上。下面将以表格的形式进行附述:
..........................
第二章 新时期鲁西诗歌创作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道德伦理规范的超常规重视
新时期以来,鲁西许多优秀的诗人都喜欢运用诗歌来宣传自己的主张。优秀的诗歌在呵护人文精神,传布伦理道德方面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比拟的作用。其中,讽刺诗歌文体与道德伦理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一部讽刺诗歌史就是一部讽刺诗与伦理学的结合史。鲁西这片厚土对道德伦理规范的超常规重视,更是滋养了大量优秀讽刺诗歌出现。
1997年底,由张维芳负责组织,诗刊社在孔繁森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市举办全国第二届讽刺诗研讨会,研讨会最终由聊城市诗人协会成功举办,历时一年。第二届讽刺诗研讨会的规模、影响远非首届可比,会议内容也较前届丰富、深入,讨论的话题开始涉及讽刺诗的美学问题。在那个年代的特殊时期,讽刺诗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无疑给讽刺诗带来新气象,更是起到消除疑虑,增强自信心的积极作用。诗会上,赞扬、披露与批评诗的社会功能和文学价值以及诗人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素养等问题取得了高度的统一认知。诗会后,出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套讽刺诗丛书,“玫瑰诗丛”八本(张维芳的《蒺藜花》便是该套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讽刺诗会乃至讽刺诗领域长足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此,在张维芳和姜建国的带领下,鲁西讽刺诗的后起之秀也成长起来。在当时全国的讽刺诗人中,山东占了全国一半,鲁西占了山东一半。“打虎英雄看山东,打虎英雄在阳谷”,也许与鲁西大地上的打虎英雄有关,鲁西诗人用过人的胆识和对道德伦理规范的超常规重视,字字珠玑,句句见血,诗人的以诗为武器来对抗社会的黑暗与某些肮脏的灵魂的正能量在创作中展地淋漓尽致。他们用一首首歌谣体讽刺诗,将中华民族历来的道德伦理规范涵盖进去,解释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原因;并且依据这些道德伦理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正当性,进而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做出相应的指引和警戒,时刻提醒着人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讽刺诗歌多以短小的歌谣为载体,折射出人生的感悟和对信仰的执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现代化建设进程在不断的加快,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很多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的滋生。环境在恶化,生态被破坏,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等一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当人们面对这些问题和威胁,茫然无助的时候,讽刺诗便作为一种舆论武器备受关注和追捧,也开始逐渐拥有更多的受众,进而培养起了与众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农耕平原文明的真实书写
鲁西特定的地形地貌和农业文化,让鲁西人形成与众不同的道德准则,即勤劳勇敢却又循规蹈矩、保守传统。这种独特的道德体现,渗透在九十年代至新世纪的鲁西诗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作家们逐渐远离文坛,鲁西文学也开始进入平稳期。“如果说八十年代的鲁西诗人的梦想是可以书写历史,那九十年代时这一想象宣告破灭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诗歌的日常化更是成为一种诗坛上的常态。”①这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为生活创作或为爱创作的大趋势,这种爱一方面是感性而浓厚的,另一方面却又是单纯而浅层次的。很多的诗人,特别是女诗人,她们都近乎偏执地热爱着自己的故土,无论是以臧利敏、小点子为代表的“矜持朴素”派,还是以翠微、秀红为代表的“浪漫多情”派,这些女诗人带着光阴荏苒、青春易老的黯然和悲怜,用诗歌书写鲁西大地篇章,借以抒发小小的感怀与忧伤。臧利敏便在其诗集《我不知道风的方向》中写遍日常生活中目所能及的小场景、小人物、小感触,流露出私人呓语般的感伤、迷茫和失落。“旧火炉的炭/有着不尽的光与暖/黑颜色的爆花机在火上一圈圈地旋转/古老的风箱/用小舌头吞吐着初夏的风”②诗人的抛开对大人物大事件的聚焦,致力于关注普通的市井民众,例如卖馒头的小贩、卖爆米花的老者、卖玫瑰花的小女孩,甚至建筑工人或拾荒者等等,他们每日穿梭在鲁西街头,有的生活在社会底层,有的卑微懦弱,有的平庸俗气,但正是这些无法被复制的平凡影像被臧利敏采集到一首首诗歌中,并没有描摹大事件大场面,也没有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而是以悲悯的视角将生活的苍凉和人生的荒诞浓缩在这个小城常见的琐碎生活中。更是对这个她生活了四十多年城市热爱的一种深切又细腻地别样表达。
但对于“爱”的理解,鲁西作家的想法未免过于狭隘,忽略了爱的表达方式可以很热烈也可以很深沉。例如五四时期的鲁迅,他通过文字传达的爱便是深沉而有力的。鲁迅不畏权贵,掀下了无数国民的假面,撼动了众多权威的地位,但我们能看出鲁迅的国民批判却是基于他对国家深沉、忠诚又凝重的热爱。鲁迅对国民至真至诚又客观冷静的爱使其作品更像是站在超然地角度进行客观评判,而非自我的无病呻吟,而这正是鲁迅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之相比,鲁西作家对鲁西大地的爱则是感性而冲动、单纯而浅略的爱,甚至带有溺爱和偏爱的味道,这种畸形的爱不利于作家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对生活的全面解读。因为缺失足够的力度与深度,进而文化底蕴不足,那么讽刺和剖析的程度就更加孱弱,范围也更加的狭隘,仅仅是在低层次徘徊。显而易见,农耕文化影响下的道德准则有很多局限性,鲁西作家应该勇于冲破这种局限的束缚,大胆表达自己,书写生活。唯有这样,才能够直击诗歌内核,提升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批判力。
.........................
第三章 新时期鲁西诗歌独特风貌的成因 ......................22
第一节 历史文化的浸润 ...........................22
第二节 农耕文化的局限 ...................23
第四章 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研究的价值 .................28
第一节 地域性价值 .................................29
第二节 规律性价值 ................29
第四章 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地域性价值
我们平时大都注意研究文学大家,不过,要描绘文学演进的全貌,尤其是描绘文学演进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地方小家也应该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文学大家的影响范围广,且自身兼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格,而地方的文学小家也有着区别其他大家独特而又耳目一新的魅力,在自己的流域表现出绰约的风姿。本课题首次以文学史的概念,将鲁西诗歌发展纳入研究对象,对新时期以来鲁西诗歌的发展做全面细致的梳理。关于此论题,目前研究界尚未产生系统的论文,也无此类研究专著,所以,进行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研究,是有其深厚的地域性价值即鲁西特色价值的。
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研究的地域性价值首先体现在对鲁西文化的展示和丰富。文学是文化最忠实也是最有效的守护者。鲁西诗人们对鲁西水土的书写,对鲁西现实的关注,对鲁西命运的思考,都是可以剥离其诗歌作品于表象存在中探寻到的某种深层次的抽象的东西。鲁西文化为鲁西诗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支撑,同样的,新时期鲁西诗歌史的研究也真实地再现了新时期以来鲁西文化的发展演变。正如对鲁西历史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实的一一客观呈现,我们看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质朴单纯人性的向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察觉到鲁西文化单纯背后的保守固执和不思进取。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人情伦理的传统强调还是故步自封背后的缺陷不足,这些诗人们一直试图在字里行间寻求深度探寻和解读,他们能够对鲁西文化给与深切的关注,对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变迁用敏锐的视角进行捕捉,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化作出细致入微的体现,从而用笔下的诗歌与其内在灵魂进行勾连通接。这种对地域文化的完整展示和深入拓展,是其他非地域文学类型难以涵盖也无法企及的,这便是其独特的地域性价值和文化意义。
...........................
结语
在原始农耕文明和更为先进文化相冲击之下,鲁西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焦虑,那种由大地到摆脱大地的抽痛更可以产出更深刻的作品。躬身于这片鲁西大地,灵和肉、血与情都深深的扎根在鲁西深厚的土地中。不过单单仅是对从前农耕文明的追思和对民俗乡情的美好憧憬,是出不了好诗篇的。把思路再开阔一些,格局再升级一层,可以借鉴外国民族的佳作,不拘泥固守着的传统文学阵地,完全有与世界诗人比肩的潜力。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 卡尔维诺曾说:“我对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只有文学才有其特殊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情。”我对鲁西的诗歌,怀有同样信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