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问题小说悬念叙事——以2013-2014年《人民文学》为对象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7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悬念叙事与长篇问题小说

第一节 悬念叙事的类型
“悬念是时有发生的经验事实,是难以分析的。”但是如果把悬念限定成读者阅读小说时的心理起伏状态或者是人物被迫回答一些到最后才被回答的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叙事作品的探讨来分析这里所产生的悬念。但是悬念在我们所阅读的小说中大多时候是受作家控制的,当作家在创作时悬念的设置受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出现。有时悬念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观众片刻便能知道答案,但是有时当整个故事快结局的时候才给出答案。在涉及到时间先后顺序的一些情节中,悬念的存在可以是对以后将要发生的某些事情的预告,或者是对某些至关重要信息的暂时保密而产生。悬念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依托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支撑,本章节通过结合所选的三个长篇成长问题小说中的悬念在小说中位置的需要来探讨悬念的类型。
一、整体悬念
整体悬念即贯穿作品始终的悬念,它的表现形式是在故事的开端就迅速的抛出一个悬念,但是不急于揭露这个悬念的答案,通常来说这个悬念会一直持续到作品末尾才会揭晓谜底。整体悬念巧妙的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的主题上来,让读者按照作者所给出的思路去思考,当谜底揭晓的时候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李凤群的《颤抖》在小说开头写到,每个人都会有秘密,但是有的秘密就会像过去的日历一样被尘封,不会让人去碰触到。但是“关于我的秘密会令一些人失望。”那作者在这里写的秘密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让人失望呢。跟着小说人物的自叙,我们知道了她小时候被人猥亵过,她有一个泼妇似的母亲,她有着一个被自己所看不起的农村背景,曾经帮助过好朋友与有妇之夫偷情,如此多的不堪入目的事情,但是读到最后,读者才恍然大悟,她所说的秘密是她与一个男人之间的精神交流。精神交流七年才鼓起勇气去找这个与她精神契合的人。作为一个有耐心的读者,不可能看了故事的开头就直接过度到故事的结尾。当读者在文章开头,便遇到作者为他设置的悬念的时候,这个悬念持续到故事的结尾便是整体性悬念。当然对一部称得上比较成熟的长篇成长问题小说而言,单靠一个整体悬念来布局谋篇未免也显得太过于单薄与无力,在故事的发展中自然还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延伸出更多的局部悬念,来延长读者对作品的兴趣。
.......................

第二节 悬念叙事对读者的作用
一、悬念叙事对读者阅读期待的激发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曾指出:“司各特的声望是建立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基本因素之上的。他会讲故事,他有使读者处于悬念之中并挑起读者的好奇心的质朴能力。”在这里所说的“悬念”通常指的是悬念使读者在阅读产生的一种心理起伏的过程。以下的讨论是叙事中悬念所起的作用主要从悬念对读者阅读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论述。
当读者阅读小说时所产生的阅读期待,可以概括为是读者在对某个具有曲折情节的期待。美国作家辛格在讲述他对故事的理解时强调,首先故事当然是读者喜闻乐见并且愿意听的,其次,当读者愿意去阅读也就是有兴趣知道后文,这后文的曲折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故事一开始读者便猜到了接下来事情,那么将要讲述的事情便失去了吸引力,那么这样的故事讲得再好,这也不能称之为故事。中国古典小说历来讲究的就是文贵曲而不贵直,故事的魅力主要是取决于读者对后文的好奇以及迫切的想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而悬念恰好是抓住读者想知道接下来会怎样的心理,使得读者具有阅读完整个故事的激情。罗兰﹒巴尔特对悬念特点的解释便是,悬念造成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构成了人类理智上的激动,而不是生理上浅层次的刺激。W﹒C﹒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的书中,他把小说能够使读者产生兴趣的价值分为认知的、性质的、实践的这三类。作家在运用悬念来进行叙事的时候,就是看中读者总是想知道事件的真实状况,可能是简单的物质环境,或者是外在环境的真实性。就是通过这种吸引才使得小说完成了他的使命即供读者阅读,通过阅读体现出小说的价值意义。
悬念叙事普遍存在于小说之中,尤其是对一些篇幅较长的长篇小说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了。此处我们要讲的是悬念对于长篇问题小说的叙事作用,即悬念可以延长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且冲破读者因为长时间阅读所遇到的接受阀限以及阅读临界点。“根据现代动力心理学的研究,常人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专心致志地介入其中的最长单位时间是十一秒,超过这个时间就需要主体采取强制措施。这种强制对篇幅较短的作品自然不成问题,但在阅读篇幅较长的作品时则是个障碍,因为过多的强制会使心理产生疲劳”。
...........................

第二章 长篇情感问题小说的悬念叙事

第一节 悬念叙事中的时间顺序
时间在一篇叙事文中是比较重要的,在大多数叙事性较强的作品中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作家对时间的掌控能力所决定的。即使时间平缓也不觉得故事索然无味,即使时间紧张也让人有放松的余地,这种张弛有度的时间驾驭能力,是考验作家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这一张一弛中考验的是作家如何将故事中多维的并且相互纠缠的共时性事件用恰当的方式描述出来,这就是叙事文中时间顺序要探讨的问题。
一、顺序叙事与悬念
顺序叙事也可称之为线性叙事,主要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事。顺序叙事的悬念是可以被自然的藏匿在故事发展的时间中,利用对时间的把握来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产生期待。顺时叙事悬念著名的理论是希区柯克的“定时炸弹理论”,两个人在火车上聊天,当一切都很平静的时候,突然砰的一声爆炸了,此时观众都非常惊讶,然后才回过头来想到原来桌子下面有个定时炸弹,在这爆炸声之前,观众所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但是如果把这一情节变换一种表现方式,先让读者知道桌子下面埋有炸弹,并且是会在 15 分钟后爆炸。这样的话,原本平常的谈话景象就变得不那么平常,这种观众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并不是因为叙述的有意隐瞒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而是观众在什么都知道的情况下,就会参与到谈话中,时刻的想要告诉正在谈话的人“别聊了,桌下有炸弹”。在第一种叙述中,观众只有在 15 分钟后的爆炸时体验到了悬念的魅力,但是在第二种中,观众可以享受满满的 15 分钟的悬念。在艾伟的长篇小说《盛夏》中第37到40节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是冯英杰在水塔上事先埋好炸弹下一步便是诱引丁来成上水塔,但是引诱失败,丁来成也知道了冯英杰想要杀他为父报仇,另一方面王培庆把柯译予引上水塔发现了炸弹,丁来成上水塔救柯译予,最后炸弹被王培庆点燃了。丁来成最终还是被冯英杰埋下的炸弹炸死了。这里的故事情节在叙事时间上并没有做过多的处理,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这里给读者的悬念便是,大家都知道水塔上有炸弹,当冯英杰预谋杀害丁来成的时候悬念便开始了,知道冯英杰得知父亲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身亡便放弃了杀害丁来成,读者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来。当冯英杰与丁来成的事情告一段落时,谁知冯英杰埋下的炸弹被王培庆利用,丁来成上水塔救人,眼看王培庆放弃了反抗,故事就这样就结束了吗,但是突然点燃了炸弹,丁来成牺牲了。就是在丁来成以为王培庆放弃反抗走神的时候,读者也随之放下紧张的状态,冷不丁的炸弹在丁来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爆炸了。这种线性时间上的悬念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强化时间的流逝,让读者对故事中不知情的人物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紧迫感。这种类似“定时炸弹理论”所引起的悬念就是典型的顺序悬念,它使得整个情节的叙事重心都悄然的被转移到时间流逝中,而故事的悬念通常都在后半部或者结尾处解开。
..........................

第二节 悬念叙事中的时距
时距所讨论的便是故事实际延续时间和叙述它们的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时距的探讨主要是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其作品的节奏,不同的事件所占据的文本的篇幅说明了作者希望各个部分引起读者注意的程度不同。根据罗钢的《叙事学导论》一书时距可划分为四种,省略、概要、场景和停顿。以下的讨论是在罗钢所做的划分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本篇论文的需要将时间变形分为以下两种形式进行讨论:时间膨胀与时间压缩。
一、时间膨胀与悬念
在现代的小说中, 通常为了表现人物精神上的某些困扰,例如人物心里始终被某事所纠缠,导致他在与人的对话或者是潜意识中都会不断的重复。这种同一件事重复叙述给我们并不会是一种重复累赘的感觉,在悬念叙事上,通过重复叙述让读者会更加的想知道,叙述者不断的重复到底是为了说明怎样的一件事情,产生怎样的效果。至于是怎样的效果,当然只能是阅读完整个文本才能够知晓。因此读者对阅读的期待也可以通过重复叙述来强调叙事目的,这里所产生的悬念使得读者也只能是跟随叙事者的脚步一步步的走下去来探知结果。在梅晓鸥想与卢晋桐划清界限准备去医院打掉肚里的孩子的这部分,当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卢晋桐找到了医院想极力挽回一切。极其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作者在这里让人物的行动受阻,本应该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却被无限期的拉长了。卢晋桐来到医院找到了梅晓鸥其实就可以当面的劝阻她来保住孩子,但是在文中卢晋桐用蹩脚的英文好不容易找到了梅晓鸥,这里却出现了医生与护士的阻拦,他们认为卢晋桐给梅晓鸥带来了很多的痛苦,不应该让他见到梅晓鸥,就是这种西方式的热情,使得梅晓鸥更加的纠结更加的缓慢的去执行她将要去做的事情。这里便用梅晓鸥的心理活动延长了叙事的时间,使得叙事的时间比故事的时间更长,读者读到这部分的内容时对卢晋桐能否阻止梅晓鸥的悬念期待越来越强烈。这种在等同的时间里让人物行动受阻来产生悬念的叙事手法也是颇为常见的,叙事时间的膨胀为小说故事情节的跌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

第三章 长篇成长问题小说的悬念叙事...........................25
第一节 视角与声音的悬念表达......................25
第二节 聚焦与盲点的悬念表达.....................27

第三章 长篇成长问题小说的悬念叙事

第一节 视角与声音的悬念表达
从声音的角度上来说,声音的发出受制于视角的范围。当视角没有关注在某个人的身上时,声音便无法表达此人物的感受。仍以《颤抖》为例,表哥对“我”的猥亵,“我”没有为副经理与徐文锦的偷情做好掩护,以至于后来文锦死了。当丈夫还在追求“我”的时候,“我”身体本能的对他的抗拒。诸如此类的情节,全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的,全书没有给表哥、文锦、还在追求“我”时的丈夫视角,因此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内心世界。来猥亵“我”的表哥,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我”知道后,他再见到“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没有通知文锦副经理的老婆来了,以至于让文锦离职,我们无从得知文锦是否在心里埋怨过“我”,离职后的文锦又是何等的无助与绝望。当“我”的身体一次次推开深爱的我丈夫时,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颤抖》全文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一切,我们就只能跟随“我”的有限的视角来感知小说所描写的一切。正是这种有限的视角与自我修饰的声音让我们更加真实的感知“我”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的期待我的成长。在《认罪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金金的自叙,我们能够听到的也都是金金的声音,偶尔也会有梁知、梁新等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但是大多数诸如此类他人的心理活动也都是通过金金翻开日记或者是找到什么笔记之类的才能够窥探到的,这就是有限的视角造成了声音的围困。《认罪书》整个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女人为爱报复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金金作为叙述者在表达她的思想,诉说她的感情,她对梁知的爱有多深,她对梁知的恨的有多深,她对梁新的愧疚有多深,这些东西都是通过人物的自我表现所体现出来,跟其他人没有多大关系。就是因为声音的发出者是金金,所以读者一阅读便会沉浸在金金给我们所营造的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所听到的也都是金金想让我们知道的,在自叙式的呈现中,很大部分的内容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情感,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面沉浸在叙述者给我们所营造的世界,一方面也得有自我的思考,才能够更好的把握人物内心的流动过程。
.........................

结语
本文基于胡亚敏、申丹、罗钢、米克·巴尔、徐岱、里蒙·凯南、热奈特等人的叙事学中能够涉及悬念叙事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人民文学》在 2013 年到 2014年间比较有代表性的 9 篇长篇小说进行悬念叙事研究。在问题小说的外部结构上,将问题小说的悬念分类分为整体性悬念和局部悬念。在设置局部悬念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有顺时性悬念与逆时性悬念,顺应性悬念与逆变性悬念。同时,也探讨了悬念叙事对一部问题小说的重要性,悬念叙事从自身来说,就是提出问题,延缓答案揭晓的时间,这一技巧的运用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都更加的有趣。正因为悬念叙事使得整个文本都附有生命力,那么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就会有意的使这一技巧很好的糅合在小说中,读者也通过阅读,产生由好奇,紧张到最后知晓答案之后的放松,从而获得精彩的体验。大多数的问题小说都是为读者而生的,在叙事性作品中为了更好的传达出作家的思想,那么使得情节的更加精彩叙事更加的有趣,悬念叙事是必不可少的。从问题小说的内部上来讲,在情感类长篇问题小说中,因为情节是他取悦读者的一大法宝,所以在情节叙事上,叙事顺序与叙事时间便成了它的一大特点,顺序、预叙、倒叙的设置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但是对整个长篇问题小说本身来说悬念叙事的各种技巧与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叙事,更好的使得文本能够吸引读者。在本篇论文中情感类的问题小说占的篇幅最大 9 部占了 6 部,他在叙事时间上的悬念叙事也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在具象的文本之中,叙事时间的运用叙事时距的不同使得每个细节都为之不同,不同的事件用不同的时间节奏,或快或慢,使得整个叙事节奏错落有致,读者也跟随着叙事的起伏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一部自叙式的长篇问题小说作品中视角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叙述视角所展示的是其视角所见的内容,从某个视角的视野看事物就必定会产生一定的视角限制,这种视角盲点就是我们所谈论的悬念的产生,成长型的长篇问题小说就是利用这种叙事的空白来让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最后,整篇论文是从问题小说的外部悬念叙事构架与内部具体的悬念叙事的设置来展开论述,从而证明悬念叙事对长篇问题小说的技巧上和吸引读者的阅读期待上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