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书写:抗战文学的另一种表达——以梁实秋抗战前后文学观点及《雅舍小品》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03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抗战爆发后文坛风向的流变

一、抗战引发的作家创作心理机制的变化

作为一种在战争状态下产生的文学形式,中国抗战文学的出现是由于直接受到外部力量而非文学内部因素的影响,抗日战争的爆发可以看作是一种“外力”形式,直接作用于中国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文坛。战争从外部打破了当时中国文坛自发演变的平静状态,分散了中国作家们聚焦于引入西方现代文艺思想等学说的注意力。梁实秋等作家们先前的创作及学术之路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出调整。战争的炮火改变了梁实秋等作家们的日常写作环境,并由外而内地突入其内心世界。“战争打破了先前书斋的和谐宁静,将中国作家从象牙塔赶入了奔向大后方的人流之中,让他们和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人民一起,经历着战争的贫穷和磨难。在走向战场、返回民间、走进大后方的过程中,文学家们的精神世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实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格外分明地凸现出来。”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梁实秋等作家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自发的,他们的创作活动是大多是按照自己的文学观念自由进行,很少受到诸如外敌入侵、战争爆发等对创作活动的持续性影响。虽然这些作家在民国社会也会遇到一些诸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干扰,但这些战争都只是局部的、国内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分散式战争,其影响无法与抗战这种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产生重大威胁的战争给作家们带来的巨大冲击相提并论。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使得国家的行政中心由南京迁至位于西部腹地的重庆,作家们迫于抗战初期不利的战势举家迁往位于抗战大后方的川渝等地。梁实秋就是这样一支庞大的作家迁徙大军中的一员,经过辗转于 1938 年下半年来到了重庆。

在迁徙的路上,面对惨烈的炮火,怀揣对故土的思念,带着对宁静美好的“书斋”创作生活的思恋,包括梁实秋在内的作家们在奔赴抗战大后方的迁徙之路上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给自己正常创作带来的诸多不便。“感受着物质生活的简陋,目睹着广大民众因日军的炮火流离失所,昔日的美好河山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梁实秋先前那种安宁的,专心聚焦于文学创作,注重文学审美意蕴并带有学院派知识分子特点的创作心境被战争搅动。”罗荪曾提到“抗战的烽火,迫使着作家在这一新的形势底下,接近了现实:突进了崭新的战斗生活,望见了比过去一切更为广阔的,真切的远景。作家不再拘束于自己的狭小的天地里,不再从窗子里窥望蓝天和白云,而是从他们的书房,亭子间,沙龙,咖啡店中解放出来,走向了战斗的原野,走向了人民所在的场所;而是从他们生活习惯的都市,走向了农村城镇;而是从租界,走向了内地……”在战争爆发前,作家们的心态是平和的,创作也无需过多地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许多作家在自己的居所中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着创作。但是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平和的创作环境,战争带来的恐惧、动荡、无助、迷茫感也渗入作家们的内心世界,在战争的阴影下,作家们不仅要转变生活方式,还要面临着内心世界的种种纠结。先前的那种自由自在的创作心境已经不复存在,作家们的心境也开始从先前“书斋式”的平静创作心态转向对战争背景下社会状况的急切关注以及对流离失所民众的深切同情。

..................

二、抗战爆发后文学创作路径的分化

抗战爆发后,鉴于当时战势趋紧这一情况,迫切需要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来领导文学活动,以激励全国人民投入抗战这一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于 1938 年 3 月 27 日在武汉成立,这一全国性的文艺组织将“昔日因政治或文学观点的不同而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统一起来,号召成员们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抗战这一重大事件;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内容以应对新形势下抗战这一时代主题对文学的要求。在文协“‘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下,一大批直接描写抗战救亡运动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带有着明显的民族意识,凸显了文学的社会功用。

但与此同时,仍然有一部分作家在大后方的新环境里坚守着自己的美学风格,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多重意蕴,饱含独特生活感受的作品。梁实秋便是这些作家中有代表性的一员。梁实秋创作的《雅舍小品》散文集虽然没有像当时文坛上绝大多数流行的作品那样直接展现战争对国人的影响,也没有通过发掘中国古代一些战争素材的故事进行再创作,通过重塑杰出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来观照现实,以此激发全民族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提振国人士气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仔细品读《雅舍小品》,我们更能在那些幽默但又不失深刻的文字中感受到作家的美学追求及其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诸如“改造国民性”,“文化反思”,“社会启蒙”等诸多问题的反思。如果说抗战初期那些表现抗战的作品大多是从显性层面来书写战争,表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通俗化色彩,那么以梁实秋《雅舍小品》为代表的那些未能直接表现抗战内容,曾经被“时代的声音”掩盖、被当时一些文学论争所遮蔽的文学作品,也是从隐性的角度来表达抗战,具有不同于当时文坛上流行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那么梁实秋于抗战期间创作的这些作品是否真的与“抗战”这一主题没有足够的关联?是否对“抗战”这一挽救民族危亡的国家大事没有足够的帮助?

....................

第二章 间接性表达的缘起:梁实秋抗战前后的文学观点与论争

一、战前梁实秋的文学观念

文学理念对作家的创作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分析作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需要考察作品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作家文学观念。而考察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流变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家的文学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影响。我们考察作家在某一阶段的文学观念时,需要纵向比较作家文学观念的变化,才能更加清晰地从整体上把握作家文学观念的走向。具体到本文来说,考察梁实秋在抗战时期的文学观念需要对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前后所持有的文学观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梁实秋在抗战期间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

抗战爆发后,梁实秋由北平一路南下,辗转来到了位于抗战大后方的重庆。战争是一种外在的力量,由外而内地影响到了抗战期间国人的思想状况和生存状态。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群体来说,战争打破了作家们平静的创作心境,外在环境的突变使得作家们的文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抗战这一时代主题对文学的需要。梁实秋早年深受中国古典文化之熏陶,在清华求学期间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功底。此后他又留学美国,师从哈佛大学白璧德教授,“新人文主义”思想对其后来的文学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早年留学美国期间,中西方文学观念的交流与碰撞给了梁实秋开拓的学术视野,也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文学理论体系。梁实秋在战前先后受聘于青岛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大学的象牙塔内,他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工作。梁实秋的文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但是不期而遇的战争打破了先前那种平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梁实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考被迫中断。在因抗战而迁至重庆北碚并定居以后,面对抗战推动中国文坛各派作家的聚合,梁实秋并未选择加入,而是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立进行带有个人化风格的文学创作。那么梁实秋在抗战前的文学思想究竟是怎样的?这需要从梁实秋文学理论的形成说起。

...................

二、抗战爆发后梁实秋文学观念的调整与论争

1937 年 7 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纷纷迁至位于抗战大后方的西南地区。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梁实秋的心情也格外沉重。他曾在北平城失陷后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梁实秋为国家和民族前程的忧虑可见一般。随后,梁实秋也上了日军通缉的名单。为了躲避战乱,同时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抗战做出一份贡献,梁实秋约集张忠绂、叶公超等朋友踏上了逃难的路程。在逃难的路上,梁实秋目睹了抗战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各种磨难,感受到了外敌入侵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恐慌和不安,也体会到了战时之艰辛。对于一个在大学里从事文学工作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说,先前在象牙塔内安然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的惬意一去不复返,抗战给梁实秋提供了一个走进民间,体认现实艰辛生存环境的契机。特别是对于梁实秋这样一个带有文学贵族精神的知识分子来说,抗战不仅中断了他的文学研究之路,也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先前文学观的机会。在抗战这一环境中,现实的生存环境和人的精神面貌使读者对文学产生了新的要求——从先前关注外国文学的各种思潮以及社会启蒙转变为走向民间、贴近抗战这一历史事件的需要。作为坚持文学是“少数人的专利品”,要求文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文学创作要用理性节制情感的梁实秋而言,面对这一文学环境的转变,先前那种“新人文主义”的文学观与抗战环境对文学的要求有很大的冲突。在抗战这一背景下,文学应该怎样表现抗战?不同的作家先后做出了一些文学探索,全国性的抗战文艺团体“文协”团结了一批先前持有不同文学观念的作家,他们为了抗战的需要分别对自己的创作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创作了一大批抗战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一些战地诗歌、战地通讯、报告文学、活报剧等直接表现抗战内容的文章,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泄着抗战的激情,文学的功利性较为突出,艺术性较为欠缺。面对这种情况,梁实秋更多的还是保留了先前对文学所持有的观点,对战时文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关于文学应该怎样表现抗战的论争。本章则是聚焦于梁实秋在抗战爆发之后的文学活动以及文学论争,从他本人的文学观角度来分析抗战之后梁实秋文学观念的流变。

....................

第三章 梁实秋对抗战间接表达的实践——以《雅舍小品》为例 ............ 32

一、抗战环境中的随遇而安与冷静反思 ..................... 34

1.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对侵略者无声地抵抗 ............... 34

2.抗战背景下的冷静审视——对传统社会的反思 ....... 36

第三章 梁实秋对抗战间接表达的实践——以《雅舍小品》为例

一、抗战环境中的随遇而安与冷静反思

抗战文学对“抗战”这一主题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左翼文学家们表现抗战这一时代主题大多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方式。他们的作品洋溢着一种大时代变动中风起云涌的感情色彩,大多具有宏大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格局。但是梁实秋在这样一种文学环境中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在《雅舍小品》中对抗战这一内容的表现大多是从具体的人、日常的人际关系等琐碎细小的角度切入,在平常化的叙述中寄托着自己在抗战中对人性以及社会伦理关系的反思。在《雅舍小品》中,梁实秋用轻松、闲适、幽默的话语向读者传递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战争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在“言必抗战”的文学环境中,那些带有“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的直接表现战争的文学作品难免会带来审美疲劳,客观上加重了民众的心理焦虑。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以其幽默但不失反思色彩的文字为抗战文坛注入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式,无疑是对战时高度紧张的社会氛围的一次有力反拨,客观上起到了稳定人心的效果,并且梁实秋的文字还揭示了抗战时期社会中的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推动了抗战时期的社会反思与进步。这即是属于梁实秋的“抗战文学”表达方式。

....................

结语

抗战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战争以一种外力的形式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文学的思想启蒙主题以及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的革命文学主题被迫中断,抗战成为文学的新主题。抗战爆发后,全国性的作家团体——文协应时而生,文协汇聚了不同派别的作家,把作家们统一起来,组织作家深入民间、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直接表现抗战的文学作品。在这种文学“大合唱”的背景下,仍然有一些作家坚持带有个人化风格的文学创作。与那些文协作家的抗战作品相比,他们在抗战期间的文学作品与战争并未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在当时的文坛上,这些作家的文学观点和文学创作受到了主流文学的批判。他们被认为是与抗战精神相背离进而遭到主流文学界的冷遇。梁实秋就是抗战期间坚持个人化创作的作家之一。

对于抗战这一新的时代特征,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于对文学艺术性的坚持,梁实秋没有盲目地创作一批应时性的文学作品,降低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但是抗战的文学环境呈现出一种紧张且复杂的局面,梁实秋在《平明》副刊中发表的《编者的话》一文的部分内容被主流文学界解读为他在鼓励创作与“抗战无关”的文学作品而大受批判。这种批判是在当时语境下的一种误解。其实梁实秋的意思并不是要鼓励大量创作与抗战无关的文学作品,而是提醒大家要遵循文学的真实与流畅的原则,坚持文学性,提高抗战文学的创作水平,避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

梁实秋在抗战期间创作的《雅舍小品》以其幽默、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承载着他对于战时社会人间万象的思考。他以随遇而安的人生信条观察着周围的人以及生活中的琐碎事情,聚焦于社会与人性问题,写出了具有文化反思意味的《雅舍小品》。梁实秋在抗战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里依然找寻着平常生活的趣味,沉下心来观察周围环境中带有的一些人际关系和人性问题,他对抗战的书写是间接的。雅致的生活情趣、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幽默但又不失深刻的文字便是在那个年代里对侵略者的一种抵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对抗战的间接表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