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期女性个人化写作之困境与反思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31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绪 论

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当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压抑、被忽视的地位,是男性把玩、戏谑的对象,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和评论也很有限。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我国女性文学从“空白之页”到 20 世纪 20、30 年代逐渐“浮出历史地表”,再到 80、90 年代“万众欢腾”,从文学的隐性逐渐成为显性,尤其是在 1995 年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女性文学更是蔚为大观,呈现出一派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林白、陈染等为代表的女性“个人化写作”,或者说女性“私人化写作”,其先锋性的写作观念和狂欢式的话语实践,来时汹汹,去时匆匆,给 90 年代当代文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声势,同时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同口异声的反应,成为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文学现象之一。它的独特性、复杂性、多质性也与其他的文学写作或者女性文学写作产生区别,并且具有了一定的价值意义。其实,对于 90 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研究成果很多。如南帆的《想象的盛宴》、乔以钢的《中国女性与文学》、陈慧芬的《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研究》、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等。贺桂梅的《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戴锦华的《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王晓明的《九十年代的女性———个人写作》、王纪人的《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简论 90 年代的文学写作》、陶东风的《“私人化写作”重识》、李洁非《“她们”的小说》、葛红兵的《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当下处境》、徐坤的《重重帘幕密遮灯——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等。《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徐群英,江西师范大学,2010 年硕士论文)、《九十年代女性写作》(赵淼,东北师范大学,2003 年硕士论文)、《张扬与遮蔽——20 世纪 90 年代女性写作反思》(尹秋群,中南大学,2008 年硕士论文)、《论陈染的个人化创作》(吉喆,吉林大学,2010 年硕士论文)、《论林白的创作及其创作转型》(林娟,华中科技大学,2008 年硕士论文)等。虽然作品颇丰,但是这些研究或者单纯从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基本特征和写作内容,或者从“五四”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或者从文学延伸至文化领域,以女性视角或超性别视角关注女性的心理和生活,或者从某个作家的写作情况入手来概述这一文学写作等等。普遍来说,对于女性个人化写作存在的问题虽有涉及,也只是只言片语;或者单纯就从女性文学这一范畴来分析,略显不够深入;或者持绝对赞扬或批评的立场,对问题把握不够全面等。
在本论文中,有几个方面相比较以往是有所突破的。首先,从“人”的解放角度入手。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当中,非人——人——女人——个人的发展历程,“人”的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的认同,是一个极为明显并且极为重要的发展主线,同时也是女性文学由文学的空白迅速发展成为文学热点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但是,也正因为对“人”的解放的过度张扬,以至于在面对 90 年代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社会转型重组的形势下,女性个人化写作片面认为只有身体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自我从而就得到充分的自由,实现了真正的“个人”,殊不知,一味对抗男性,封闭自我,最终的结果不是颠覆男性传统权威,而是被商业社会所利用,满足了男性窥视的欲望,陷入了“被看”的尴尬境地之中。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新生作”也被批评为“妓女写作”、“下半身写作”。其次,重点分析启蒙思潮对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影响。启蒙思潮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新时期的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回避的联系。其重要话语资源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和西方 19 世纪人道主义理论提倡反封建、人性解放,人性尊严,新时期文学就是以呼唤人性复归为起点的。一定程度上来说,启蒙思潮就是有关“人”的解放这一问题。当 80年代中后期以“现代”的名义引进西方文化,身体写作开始出现,90 年代启蒙思潮无法解决现实社的问题,其二元对立思维仍反映在女性写作的男/女两性对抗之中,身体写作、颠覆男权文化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再次,从“纯文学”的角度切入。女性个人化写作沉溺于个人的内心和情绪,疏离社会宏大叙事,追求最自我、最纯粹的文学,和 80 年代盛行的“纯文学”有着极为相似之处,90 年代文学界展开的“纯文学”反思,也是批评界看到了女性个人化写作在当前所呈现出的种种问题之后而进行的。从“纯文学”和“底层”,以及后现代主义进一步反思女性个人化写作,是较为合理而且较为入的。本论文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分析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表象,而是通过分析这一写作的来路和去向,厘清其思想资源,总结其困境的表现和原因,在对这一写作有了较为清晰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进而试图提出几种走出困境的思路。距离这段历史将近 20 年时间的今天,当我们再以一种更为客观的眼光来回望那一时期的创作和批评,清理写作中所
贯穿的写作思维,探寻历史沉淀的影响的焦虑,反思这一写作的意义和今后的方向,并非没有意义。第一章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特征及问题随着女性作家个体解放、独立意识不断增强,90 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一派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以崭新的面貌给世人一个惊人的亮相,达到了“众神狂欢”的景象。在 90年代文坛众声喧哗的合唱中,女性个人化写作或者说私人化写作无疑是合唱声中最为尖锐和嘹亮的一支高音。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阅读、批评兴奋点的转移,围绕女性个人化写作的争执话语也逐渐变得纷繁和暧昧。其中显露出的迷思还未得到完全清醒,存在的问题还未得到完全整理,女性个人化写作便已成为明日黄花,又迅速地败落一地,湮没在新的热点和景象之中了。

目 录
第二章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前世及今生................................................................................17
2.1 女性文学:从“人”到“个人” ........................................................................................ 17
2.1.1 女性意识的重建..................................................................................................... 18
2.1.2 身体写作的肇始..................................................................................................... 19
2.2 启蒙思潮:重要的思想资源 ....................................................................................... 22
2.2.1 思想催化剂............................................................................................................. 23
2.2.2 “人”的解放 .............................................................................................................. 25
2.3 个人化写作:偏离的“个人”........................................................................................ 27
2.3.1 形而下的欲望叙事................................................................................................. 27
2.3.2 重落“被看”陷阱 ..................................................................................................... 28
第三章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反思及突围................................................................................31
3.1 “纯文学”窠臼中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31
3.1.1 纯粹性:回归个人的文学..................................................................................... 32
3.1.3 “底层”:另一种写作可能 ...................................................................................... 35
3.2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女性个人化写作批判 ............................................................... 36
3.2.1 否定宏大叙事......................................................................................................... 37
3.2.2 解构男性权威......................................................................................................... 38
3.2.3 崇尚消费享受......................................................................................................... 39
3.3 困境中的飞翔 ............................................................................................................... 41
3.3.1 关注底层女性......................................................................................................... 41
3.3.2 回归宏大历史......................................................................................................... 42
3.3.3 突破性别藩篱......................................................................................................... 44
3.1.2 不及物:文学与现实的隔膜................................................................................. 34
3.1.3 “底层”:另一种写作可能 ...................................................................................... 35
3.2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女性个人化写作批判 ............................................................... 36
3.2.1 否定宏大叙事......................................................................................................... 37
3.2.2 解构男性权威......................................................................................................... 38
3.2.3 崇尚消费享受......................................................................................................... 39
3.3 困境中的飞翔 ............................................................................................................... 41
3.3.1 关注底层女性......................................................................................................... 41
3.3.2 回归宏大历史......................................................................................................... 42
3.3.3 突破性别藩篱......................................................................................................... 44
.....................................

结 语
无论是 80 年代的女性文学还是 90 年代的女性个人化写作,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就是“人”的讨论,人的解放问题,从认识到“人”的意义到认识到“女人”的意义,再到女性个人价值与尊严的认识与获得。90 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中女性欲望的合理性与节制性的问题,个人与他们、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都是女性文学围绕“人”这一生命主体而展开的。女性文学所引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女性的解放,人——女人——个人,女性对于自身的探索是一个在矛盾中不断前行的历程,女性文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形态,而是一个开放的运作,不仅仅是一种性别文学,更与现实的女性生活和人类境遇相贴近,新时期女性文学与个性、同人性同行,“人”的深层发现,启蒙的逐渐深入将是其不断地追求和目标。女性文学不仅是在写女人,同时也反映了男人的问题,更反映了共同人类的问题。自父权制社会以来,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决定了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女性文学的发展,从依靠男性——鄙弃男性——抛弃男性,到了 90 年代,刻意描绘一个柏拉图式的男性缺席的世界。颠覆或者消解男性中心的机制,是不是解决两性关系问题的终极目标呢?什么才是真正的“启蒙”的人?90 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封闭自我,展览隐私,这并未达到女性解放,个人主体性的获得的原初目的。

参考文献
[1](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2] 孟悦、黛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 吕晴飞.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4] 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盛英,乔以钢.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7] 林白.静夜独白,德沃尔的月光[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8] 戴锦华.犹在镜中[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
[9] 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林白文集 4[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