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研究对象、目的及性质
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包括:1、对兰司铁本人及其进行的科学考察和录音活动进行相关调杏和梳理_!:作,试图探索1909年兰司铁的录制过程,确定录音的缘起和动机目的;2、将录音置于整个民族音乐学学科历史背景下,从音响档案的角度看其背后所蕴含的学术特点,分析当时(1909年)的学科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3、将录音内容,即其所录制的蒙古族民歌还原至生存背景中去理解,并以此来探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这些民歌认识的意义;4、对录音资料的文本进行相关的考证和译释,并对其中的民歌音乐形态进行分析和记谱,同时梳理相关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本论题属于对历史录音的个案研究,采用的音响史料及其记录文本辨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亦可看作是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交叉的跨学科选题。
二、相关研究回溯
1、国内。从笔者目前的检索情况来看,人陆学界对历史录音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中多数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包括两篇硕十论文),时间大部分出现在2000年以后,从这个时间看,这些成果都是基于音乐研究所参与国际音响档案机构的合作交流后(如1998年的中、奥联合考察,1999年的认SA年会)产生的。
《田野采录与民间音乐保护—记中奥音乐学者的一次联合考察》(1998)和萧梅在《音响的记忆—田野录音与民间音乐档案》(2001)两篇文章中对1998年中奥联合进行的田野考察和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音响的记忆—田野录音与民间音乐档案》一文中,作者基于中西学者在田野录音所遇到的技术和方法的分歧与问题,提出“整体档案”的概念并揭示其中的学术视角的转换,即是“着眼于资料具有相对现实米说的充分的完整性”,提出整体档案的“实质是关注参与活动与人的主体性”(萧梅,2001:112)。《录与民间音乐保护—记中奥音乐学者的一次联合考察》一文则对中奥联合考察的工作方式和采录内容进行了论述。而她在最近(2008年)的《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视角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藏音响档案》一文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一批音响档案资料进行的考察,从物质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背后的所隐含的大陆学者的录音藏品的观念,即其“节日倾向”。并认为音响档案不仅是作为存放在档案馆中的“物”,更是作为了解档案背后人与人、人与历史关系的桥梁,音响档案本身具有“历史场所”的意义。
另有两篇硕十论文,一篇为《录音在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中的桥接角色》(王珠,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十论文,2007),是以四个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录音作为案例,把“录音”作为连接田野与档案的桥梁来剖析这一技术手段对于民族音乐学学科中转换“音响的发生现场”至“转储载体”的重大意义。作者通过探讨民族音乐学田野采录发展中的人文及技术))j程,揭示田野中录音技术所体现的学科观念和方法。另一篇为《中国民族音乐音响档案的历史与现状》(张燕群,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十论,2007),作者将其音响档案定义为“口碑文化”中的心间音乐资料,对中国民歌集成和二所音乐院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音响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情况进行了个案考察,对中外音响档案作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以此来揭示音响档案在民族音乐中的传承作用。
台湾地区的王樱芬做了一系列关于台湾音乐的历史录音研究。该研究以两位日本音乐学者—田边尚雄和黑泽隆朝在1922年及1943年于台湾所进行的音乐调杳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历史录音资料),试图重建其调杳过程、评估其调查成果,并分析他们进行调杳的动机、日的、所持有的学术观点和意识形态,以及与当时日台政治环境与国际音乐学界学术思潮的互动,以此对台湾音乐研究的学科历史做初步探索。其论文成果包括《黑泽隆朝台湾音乐调杏之再研究》(1994)、《日治时期日本音乐学者对于台湾音乐的调查研究—以田边尚雄及黑泽隆朝为例》(2002)《一九四二年“台湾民族音乐调卉团”的调杳经过与方法》(2005)、《听见台湾:试论古伦美亚唱片在台湾音乐史上的意义》(2008),《听见殖民地》(2008)。
第二章从音响档案看比较音乐学时期的学科特点.... ..............16
第一节科学实证主义—音响档案的记录范式. .............. 21
第二节音响档案与比较音乐学的关系........ .............. 21
第二节殖民主义—非音乐人士的资料采集... ..............25
第三章关于录音中民歌的田野考察及其问题. ..............28
第一节蒙古族民歌分类问题.. .............. 28
第二节蒙古族民歌的风格色彩与演唱方法. .............. 32
第二节歌的故事..............36
第四章兰司铁1909年录音文本内容分析..............45
第一节录音文本译释. ..............46
第二节民歌音乐形态分析及记谱...............53
结语
笔者在论文中也强调对于历史录音的语境的探索是将白己置于当代民族音乐学背景下的结果和认识。比较音乐学作为学科的一个历史阶段,白身也经过了不断的反思和发展。因而,文中对格拉弗1974年以止手录音资料为基础的研究的评述,是在肯定其历史价值的同时,也设问田野考察的方法是否能为录音文献中的民歌理解提供更人空间?笔者在第二章中论述了白己从田野考察中获得的认识,这些认识显示了蒙一占族民歌与其共生环境的关系,比如民间的歌曲分类问题即是以演唱的场合米区分的,体现了歌曲的仪式性功能,而以时间为分类依据的“一占老的歌”和“新歌”,则显示了民歌产生的历史。又如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区和演唱方法,即是经过局内的体验才能感受得到的。而歌中的故事,则是民间口头传承的51))J史的回声:1909年蒙古族历史录音研究结语一部分,本身就书写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笔者将亲身经历的田野考察而得到的收获与结果与格拉弗的研究相对比,目的并非是去评判二者的利弊,而更多是想说明田野考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意义。因为,比较音乐学时期的实证主义方法,是以音乐形态作为其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注重文本本身的研究,而田野调查的目的则是对音乐现象做文化阐释,两者并无根本的矛盾性,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自觉选择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然而,田野考察与案头的文本分析并非无关。笔者在第四章中梳理了不同的学者所进行的蒙古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不仅是想揭示其与研究身份和背景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笔者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对录音中民歌的音乐形态获得了白己的认识。这些认识止是其独特性所石:,比如蒙一占族民歌的腔词关系和押韵规律,长调的上下句式结构。另外,笔者也在历时方面,即民歌的音乐形态在过去(即录音)以及在当下进行了部分比较。在总结了白己对民歌一音乐形态的分析和记谱的困难和问题后,笔者对历史录音的文本和属性,对蒙一占族民歌和其研究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笔者认为一于历史录音文献的研究价值在于:其一,录音所记录的历史内容,为当代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文本和探索依据。在音乐研究领域中,早期的录音资料,特别是西方人的收录采集,比如兰司铁所录制的蒙古族民歌,对于人理解近代蒙古音乐的人来说,是尤其珍贵的。其二,录音本身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体现了记录者对于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及其学术倾向性。本文是通过历史录音的研究,去探索学科历史中的某些特点,因为这些构筑历史内容的载体本身,必然带有时代及观念方法的烙印。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阿尔伯特•贝茨•洛德【美】《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1弓局,2004。
3.埃利斯【英】:《论各民族的音阶》(方克、孙一玄龄译),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油
印本),1983。
4.安波、许直:《东蒙民歌选》,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5.包•达尔汗:“蒙古音乐术语urt'uindaguu(鸟尔汀哆)辨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6.包•达尔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博特乐图(杨玉成):“蒙古族宴礼与与宴歌演唱习俗”,昆明:《民族艺术》,2007(1)。
8.博特乐图(杨玉成):《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十后研究工作报告(复印本),2008。
9.蔡良玉、乔建中:《人类的声音世界的记忆—IASA年会暨奥地利科学院音档馆成立100年庆典侧记》,北京:《人民音乐》,2000(4)。
10.蔡良玉:“有关音档的两份参考资料”,北京:《音乐学术信息》,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