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民族风格与音乐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76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作家简介及其音乐创作风格


第一节作家简介、主要代表作品
蔡世贤,广西桂林人,1947年3月出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高校任教近三十年,为国内音乐界培养了大批钢琴才人和音乐教育人才。在任教期间长期担任音乐教育学院院长,是第四、第五、第六届广西音协副主席,担任广西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民族管弦乐、手风琴等学会的名誉会长或顾问等,也曾担任广西高校招生艺术专业考试专家组组长,被广西教育厅特聘为高校教师资格及特技教师的评审专家。蔡世贤教授获得社会及国家音乐界的诸多肯定和赞誉,主要获奖事项如下:获得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广西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和广西艺术学院首届十佳教师称号。论文曾获得国家级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国中央教科所颁发的全国一等奖一项;中西部十七省市师范类高校作曲大赛一等奖两项。另还荣获过两项高教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两项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蔡世贤教授著述等身,其作品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电视台、电台等录播音乐节目中播出近一千件。中央电视台实况直播过他的歌舞作品《拦路酒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蔡世贤教授创作的羊角编钟铜鼓乐《花山祭》。在全国知名音乐类期刊——《音乐创作》中发表过三部作品,曾给《细雨》等电视剧创作过四部音乐作品。他还编写了《钢琴伴奏编配》等五门高校教材;撰写了《音乐论文写作策略》等十三部专著作品;曾主编过十部十二册《音乐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曾应邀赴美国大峡谷大学、亚利桑那学院等讲学交流,也曾担任艺术总监职务率领专业团队到台湾、澳门等地演出,并先后步入广西大学等十一所高校进行讲学。其传略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等大型权威辞书典藏。
………….


第二节蔡世贤的音乐创作风格
我们都知道,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先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同时又要摒弃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在学习和任教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蔡世贤无数次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通过与少数民族人民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历史、风俗、人情,并不断地向他们请教、学习、提高。他扎根在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土壤,既传承了民族音乐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和创作,把全新的作品奉献给世人,强烈的拨动我们的心弦。钢琴艺术舶來我国的时间比较短暂,国人不论在钢琴欣赏还是创作水平上都都处于较低层级,但是蔡世贤教授却创作了喜闻乐见的“土特品”与“洋玩意儿”完美结合的音乐作品用钢琴来演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些作品植根于广西的山山水水,散发着浓厚民族音乐艺术气息。这是前无古人的大胆创新,也是站在具有优秀音乐传统文化的伟大民族的肩膀上,再熟练运用西洋钢琴这一“先进武器”开辟出的一条空前的音乐之路。蔡世贤等音乐人勇敢尝试,为我国民间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可能。蔡世贤教授的音乐作品不仅限于《Do Sol Re——白裤瑶印象》等钢琴曲,还有《花山战鼓》等舞蹈音乐作品、《永远跟党走》等声乐作品和《拦路酒歌》及羊角编钟铜鼓乐《花山祭》等作品,创作体裁相当广泛,全都渗透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及对音乐的虔诚,总能以一种务实上进、平淡从容的心态,用古朴的手法将各种作品精彩演绎。
………….


第二章《刘三姐》简介及改编的音乐体裁


第一节《刘三姐》简介
刘三姐的传说在中国大地上脍炙人口,关于刘三姐的原型及其身世,更是众说纷纭。查考广西天河县县志及其当地刘姓家谱文献中,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刘三姐出生于天河县下里乡的蓝靛村,即今广西罗城下里乡蓝靛村。下里乡距离罗成县很近,记载中说刘三姐经常到县城唱山歌,在解放之前有人就把歌后刘三姐的神像供奉于罗城县的多吉寺里头的后殿正中,当地人都把这个寺庙成为“三姐歌殿”,常常聚集在这里举行对歌活动或是对歌比赛。除了刘三姐的神像,供奉在这里的全都是佛像,将人像与佛像一起供奉,这也是国内所有寺庙中不曾出现过的。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③的创作剧组多番实地调研之后,也认定刘三姐是广西罗城县人。刘三姐的故事,推算发生在唐朝中宗年间,大约是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间。她的原名叫刘三妹,广西地区的壮族姑娘,是广西柳江流域最为出色的民间歌手,这位姑娘在唱山歌时能够即景行怀、出口成歌。传说这位聪慧的壮族姑娘不但善歌,而且相貌出众,可谓是秀外慧中,不论什么东西都能一看就会。在她十七岁时参加当地对歌比赛,认识了一位相貌英俊、善唱山歌的壮族小伙,两人以歌传情,心生爱慕,于是私定终身。可惜命运多舛,当地有一个恶霸老财主也相中了她,发誓要将二人分开把三妹抢来占为己有。在明月高挂的一个晚上,恶霸趁三妹与情郎河边约会赏月的当儿,带众多家丁前来抢人。二人意识到无处可逃,于是他们用眼神互许来生,用浓情的歌声向对方传达爱的交付,最后手牵着手跳进了波涛汹涌的柳河水中。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民间歌唱家,当地居民每年三月三都自发到柳河边上进行对歌比赛,悼念壮族歌后“刘三姐”。


………….


第二节《刘三姐》热潮
梳理关于刘三姐的各种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刘三姐》剧本被多次改编过,而且体裁呈现多样化。彩调剧《刘三姐》是1959年9月份首次在南宁公演的,一夜之间,轰动整个南宁城,引发了文艺界高度关注;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份,广西举行了 “刘三姐”文艺会演,前来观看的观众多达一千二百多万人次。从最初的彩调剧,到歌舞剧,再到后来的影视作品及钢琴作品,《刘三姐》的故事不断被重新演绎,无论是哪一种表演形式,都广受大众好评,特别是电影《刘三姐》更是受到了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民众的喜爱。张艺谋在2004年还推出大型实景音乐剧《印象.刘三姐》,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让这部不朽的作品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此后日本艺术家改编了此剧,经过编排之后演出了日本版的《刘三姐》;漫画家马俊花买回《刘三姐》的拷贝版,引入新加坡放映,一时间很多马來西亚人涌进新加坡观看电影《刘三姐》。《刘三姐》第三次在港澳地区公映是1980年的事,虽然是老电影,可是卖座率却高于前两次;与此同时十家新加坡影院再次上映此剧,接连放映186天。到了 198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内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原因无它,只是旅美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内地、港澳台等)和学者,以及一些华裔及喜爱中国文化的美国朋友一起,联合编排了歌舞剧《刘三姐》再次演出。
……….


第三章蔡世贤改编的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9
第一节《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音乐综述........9
第二节《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音乐分析........10
第四章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演奏探究........15
第一节民族钢琴音乐演奏综述........15
第二节演奏分论........16
第五章结论........20


第四章《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演奏探究


第一节民族钢琴音乐演奏综述
在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时,把握住了音乐的风格便把握住了作品的灵魂,这是在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时至关重要的。民族风格钢琴曲的素材来自民间生活,作品中的风土人情、情感思想等都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及生命力、感染力,因此在演奏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地域特色、方言的声韵特点及音乐的技法等。一般来说,依据民族风格改编的钢琴曲主要运用了变奏衍生的创作手法,釆用以五声音阶为骨干的七声音阶旋律和三音列旋律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在作曲上巧妙地运用装饰性变音以及旋律加花、换头合尾或鱼咬尾等作曲手法来展现浓郁的民族韵味。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民族的角度以及个体研究的角度来分析作品。除了把握作品的风格以外,还要把握作品所应有的音色、速度、力度、装饰性、乐句划分、节奏、织体以及山此而来的触键、呼吸、动律、踏板等技术问题。在演奏民族风格钢琴曲时,如何把握作品的旋律、节奏与和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旋律、节奏与和声的恰当组合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创作的重要特点,实际上对整部作品的演绎起到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來自民问的音乐有独特的民唉及地域特点,比如:六分音符的排列组合模拟笛子清脆的音色;四、五度八分音符的和弦组成、空五度相互交替来模拟芦笙的音色;大二叠加小三度的和弦来实现锣鼓般密雨点的节奏,从而烘托出热闹欢腾的场景;三连音、六连音的自由组合,让演奏者拥有了更多的二度创作空间,在对比的节奏中增添音乐作品的表现力。钢琴-一伟大的西洋乐器,借助中国钢琴作品特有的作曲手法,同样可以达到模拟民乐团演奏的音响效果。比如模仿八度和弦采用雄壮辉煌的齐奏;拉弦独奏的模仿则是钢琴作品表达激情时采用的旋律;打击乐可以用欢腾的和弦加伴奏来达到效果;笛子的脆音、颤音等则可以用平行四、五度和声来模拟演绎。
………….


结论


广西八桂乡壮族歌仙刘三姐的美丽故事流传了千百年,电影《刘三姐》也是全中.国老百姓百看不厌的经典。“唱山歌”的魅力不仅限于国内,并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朋友前往中国,来到广西,争睹刘三姐生活过的地方,实地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绝美景致,亲身体会壮乡歌圩的空前盛会。随着人们对音乐作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刘三姐“唱山歌”旋律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为了满足听众欣赏口味的多元化,于是出现了很多节奏和旋律都很明快的改编作品。蔡世贤教授以原生态的民间歌调《山歌好比春江水》作为素材而创作的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充分发挥了钢琴的各种独特技巧,用刘三姐“唱山歌”的旋律创作了6段钢琴曲it:弓丨子、唱山歌、赶歌圩、春江水、对山歌、传山歌,把刘三姐民歌主题的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超越了以往仅仅用歌声来抒发情感的表演形式。他创作的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追求清晰透明的旋律线条和简洁的曲式结构,曲中深刻地描绘了壮乡人民对歌仙刘三姐的难忘记忆;另一层面也展示了壮族歌圩千百年来壮乡青年男女定期聚会,以唱歌传情达意的一种传统习俗。钢琴曲《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音乐意境和神韵都达到了超尘脱俗的境界,纯朴秀丽的旋律在琴键中流淌着,既有山水的灵性,也有传奇的色彩,真是旋律美、人美、心灵更美。蔡世贤教授的《刘三姐主题幻想曲》无论是作品体裁、思想内容、创作手法、情感,还是演奏技法、演奏表情等方面,无不渗透出浓郁的民族风格。时代在改变,文化在发展,美的音乐能促进世界交流融合,让我们的“刘三姐”走遍千家万户,走出国门,走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让中国更多的“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响遍全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既要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也要不断地以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为营养,注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让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和活力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