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王志信是我国新时期民歌创作方面成就尤为突出的作曲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他自八十年代以来就默默致力于民族声乐曲的创作。九十年代初期,他将民族声乐曲这种新兴的体裁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作品也在一夜之间传遍千家万户。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努力挖掘,同时也可以探寻到他对西洋作曲技法精髓的应用自如。所精心雕孫的百余首民族声乐作品不仅深深饱含着纯正的民族风格,融合其独特的地方韵味,更重要的是,这类体裁的作品开拓了一条具有新时代风范的民族声乐创新之路,并以其独特魅力续写着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和时代风貌。“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王志信的歌曲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声乐艺术,并拓展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对民族声乐演唱者的演唱嗓音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对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①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中国的民族声乐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可以说,它一直形影不离的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脚步而前行,同时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见证辉煌、改写历史的写照。早在远古黄帝时期,“《吴越春秋》中就记载了相传于黄帝时期所作的一首《弹歌》,歌词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狩猎歌曲成为了中国民间歌曲的开端。经历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演变,这些民族艺术精品历经萍炼又成为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底蕴和积淀。纵观近现代,无论是1945年“山歌社”的兴起,还是延安左翼音乐工作者的“新音乐运动”都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着梳理和总结的作用。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文化科教事业的円新月异和蓬勃发展,特别是党和国家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号召,这为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从此民族声乐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和平台,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在体裁题材方面,还是在作曲技法方面都有着前所未有的鋭变和飞跃。传统艺术理念和现代多角度思维的大胆碰撞;中国古典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技巧的完美融合都被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巧妙捕捉。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不但深刻体现了新时期下的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深刻彰显出这个时代的繁荣与进步。
在作曲家王志信众多的声乐作品当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改编的创作歌曲最受到人们关注,它们的出现不但使歌唱者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演唱技巧,从而在歌唱舞台上一展国人歌者之风采,更重要的是,被改编的传统声乐作品在演绎的过程中必将渗透着时代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延伸,其作用也必然在中国的声乐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些历史题材的改编曲多被声乐教育者们集结起来编入高等艺术院校和普及声乐教育的教材中,供专业声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学习,其中有很多经典作品被多次指定为国家权威声乐大赛、电视大奖赛的必唱曲目。
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研究生,笔者在七年的学习生涯里演唱了多首王志信历史题材的声乐作品,对其中几首经典曲目更是达到了 “曲不离口”的程度,且从中也获得了莫大的裨益。首先,从声音技巧上,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大量的运用了传统戏曲唱腔技巧,并将地方民歌中的诸多音乐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作品中,这大大提升了笔者对各种声乐表现手法的处理能力。其次,从音乐内涵上,由王志信改编的历史题材声乐作品,无论是在创作手法或是思想高度上都注重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特色,这使得笔者在演唱相关题材的作品过程中,能够做到多元化的理解作品内容,多角度的解读人物形象。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笔者在搜集整理论文材料的过程之中发现,虽然有关作曲家王志信的学术专著儿乎凤毛麟角,但是公幵发表的学术论文却并不少见。而在其中却不难发现一些问题:首先,论文的内容单一而局限。它们大多仅仅从王志信的作品风格、创作技法,或美学意义单一的进行论述。诸如此类的学术论文从数量上讲应该说不在少数,但是内容上仅仅集中了王志信作品中的一个层面,没有形成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理论支撑。其次,论文的创新之处不够突出,有些论文仅仅在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做以介绍性的分析,结论不够确切,创新点也并不明显。国内专著方面,目前能够搜集到的资料较少,其中在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张智斌教授所著的《陕北民歌通论》中,对王志信改编创作的陕北民歌《兰花花》提出了独到且更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
总而言之,针对王志信的历史题材声乐作品的学术论文和理论专著,现阶段来讲都缺乏一个比较系统和综合的集结,诸多论文对王志信经典作品的阐释和分析缺乏有效的分类,这导致了其无法更深入的探讨和挖掘此类作品的共性与差异,其研究也只能停留于表层,泛泛而谈。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从全方位的角度,对王志信历史题材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做更为深层次和系统化的研究。
..................................
第二章王志信的生平简介与作品概况
2.1王志信的生平
王志信,是我国家著名的一级作曲家和指挥家,1942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他的出生地乐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民间音乐发源地,素有“冀东民间艺术三朵花”的美称,其中,乐亭影戏和乐亭大鼓是传播于华北大部很有影响力的传统音乐形式,产生一百多年来一直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第二章王志信的生平简介与作品概况2.1王志信的生平王志信,是我国家著名的一级作曲家和指挥家,1942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他的出生地乐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民间音乐发源地,素有“冀东民间艺术三朵花”的美称,其中,乐亭影戏和乐亭大鼓是传播于华北大部很有影响力的传统音乐形式,产生一百多年来一直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1958年对王志信以及他的音乐道路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全国音乐界上下iH在掀起一场振兴民族和地方性音乐的运动,刚刚诞生的中央歌舞团也顺应潮流招收了各地优秀的民歌手,组成多支具有民间特色的合唱团,年仅16岁的王志信凭借着多年演唱民歌的经验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成功的录取为团中的一名声乐演员。在此期间,王志信受到了极其正规和严格的音乐训练,这不仅拓展了他的音乐视野,而且也极大的提高了他的音乐素养。同时,中央歌舞团还邀请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及戏曲艺人为队员们教授民歌、戏曲的歌唱和表演,口传心授的教学点滴都被王志信记在心上,为円后民族声乐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笔者师从于王志信先生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的提及这段令其改变一生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而每一次的提及都令他感慨万分。至此,王志信的音乐之路摆脱了业余化的束缚和局限,进入到了一个科班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1960年,他顺利的考入新成立的中央民族乐团,先后担任声乐演员、钢琴伴奏、指挥、作曲等职务。工作期间他仍然刻苦钻研,曾先后师从于作曲家李焕之和张鲁学习指挥和作曲。在这段兼任钢琴伴奏的时间里,他努力的钻研伴奏技术,先后编配了大量的民歌伴奏,为円后歌曲伴奏编配的专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3年,历经了长时间的历练和沉淀,王志信创作改编了女声合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可以说,这首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开创了属于他己的民族音乐创作之路。
文革开始后,他被下放到天津的一个农场里,艺术创作几乎停滞,在这期间,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对自己以往的创作和学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自学了交响配器法,为日后的作曲理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文革结束以后,他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师从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在这期间,他不但学习了繁复的作曲技法,更进修了和声、复调以及作品分析等课程。可以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的这次经历是他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王志信先生将他纷繁散落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思绪集结起来,使其更加系统化、更加专业化,用他的话说:“自此走上了 一条正规化的创作之路”。
...................................
2.2王志信的歌曲创作概况及影响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精神文明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幵始对新时期的歌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动机和市场。作曲家们开始摆脱单一古板的“样板戏”,寻求中国新的音乐创作元素和道路,他们中的一些应时代之潮流,选择了赴欧美探寻系统的西洋作曲理论,以“洋为中用”为手段开创自己的音乐事业;而另一些作曲家则选择立足国内,在祖国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深度挖掘民族音乐之精髓,在不断的梳理和总结中,幵创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作曲家王志信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精心致力于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和探索,其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多达百余首,其中有很多声乐曲早己传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民族歌曲代表。而这些作品不仅流传于市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的新鲜血液。而且它们中的经典之作同样也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声乐教学意义,成为高等艺术院校及各类艺术考级声乐教材之中的首选,并多次成为重大音乐活动、权威声乐比赛的必唱曲目。
王志信的声乐创作被千家万户熟知始于他与中央电台、北京电台的一次合作,当时两家电台幵设了 “王志信创作歌曲”的专栏,通过权威媒体的推广,王志信的歌曲一夜间被千家万户所传唱。而谈及王志信作品的创作与成就,就不能不提及他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合作,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弘扬民族艺术、发现和推出声乐艺术人才的舞台,才使得王志信能够登高望远般的为更多优秀的选手量身创作合适的作品,选手也通过他的作品被千家万户所熟知。用他的话说,“在特殊的年代通过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推出了人们想听的作品”。
自1988年起,王志信连续担任了多届青歌赛的评委,并积极为歌手量身定制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曲。从作曲家到比赛评委这一角色的转变,使他能够从多元化的视角来思考中国未来民族声乐的发展。他不但要拿捏好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得到评委们的青睐,而且要考虑到如何极大的挖掘和体现演唱选手的水平和能力,最终使参赛选手摘得奖项。更重要的是,他时刻都要思索,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才能通过这样高水平声乐大赛的平台,传达出新时代的社会脉搏和民族精神。
在与青歌赛合作的过程中,王志信不断反思和总结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局限和弊端。当时针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现状,业内达成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那就是:较西方美声唱法的教学理念统一,乐谱教材完善相比,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缺乏系统架构,教材书谱单一而散乱,虽然从数量上讲,我国的民歌多如繁星,但绝大部分的民歌都具有音乐内容单一,传播能力弱,音乐表现力不强的局限。业界内深深的意识到这种局面的延续会直接阻碍民族声乐教育发展,并且也会导致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停滞不前。
在第三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歌手孙丽英凭借着王志信和刘麟精心改编和创作的陕北民歌《兰花花》,获得了民族专业组的二等奖,在界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创新的民歌改编形式也深受歌手们的喜爱,被大量翻唱,演绎出很多经典的版本。1990年,他与刘麟再度合作,创作了《孟姜女》,这首作品由孙丽英首喝,也是凭借了这首作品,她在1991年文化部组织的民族声乐大赛上夺取大奖,同样,这首作品很快传唱于各大艺术院校。这首作品不仅彰显了王志信在民族声乐曲创作方面的特色,而且使这位作曲家对自己未来创作的道路和方向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这成为了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円趋成熟的标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逐渐清楚以后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了”,为此他辞掉了很多有关商业的口水创作,确定了自己创作的定位,从此专心致志的从事民族声乐的创作,经营好他的“民族声乐创作的专营店”。H后,他与刘麟通力合作,以民族和历史题材作为突破口陆续创作了一系列的民族声乐作品,如《牛郎织女》、《木兰从军》和《昭君出塞》等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但使业内掀起了演唱王志信作品的热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这种新兴的民族声乐题材的创作走向了系统化和专业化道路。
......................................
第三章演绎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人物——谈两首作品的分析与演唱....11
3.1作品《孟姜女》的作品分析与演唱技巧......................................11
3.2作品《兰花花》的分析与演唱......................................13
第四章王志信声乐创作的艺术魅力
4.1王志信对传统声乐艺术创作的传承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尤其是近现代的成就较为突出。它不仅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库藏,更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史无前例的突破。毫无疑问的说,传统民歌的改编与加工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前进的最大推动力。1939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了 “民歌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共采集民歌三千余首,挖掘、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西北民歌。四十年代,国统区重庆国立音乐学院组建了进步组织“山歌社”,这个由进步一群青年组建的团体将大量民歌进行了加工和改编,使之更加鲜明生动。著名的改编曲有:陈田鹤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黎英海改编的《走西口》等等,这些改编曲在不改变歌曲原貌的基础上,添加了具有民族风情的四部和声伴奏,使久圄山村的民间精粹走出村寨巷口,跻身成为高雅声乐艺术中的一分子。因而“山歌社”的建立为日后的音乐家们在民族音乐创作以及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上,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导向。
改革开放以后,民族音乐艺术蓬勃发展,尤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也随着这股浪潮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大量有志于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们为这项伟大的事业献出毕生的精力。无论是八十年代末,于学友改编的河北民歌《小白菜》,还是新生代作曲家胡廷江创作的《玛依拉变奏曲》,这些作品都深深的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在众多的创作者之中,王志信先生的音乐创造风格和手法可谓是独树一帜。他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蓝本,创作出了形式各异的民族声乐作品。其作品多以民间故事题材、借物杼情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出现,但最为突出的还是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声乐作品。他走遍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提炼原汁原味的创作养料;他访遍五湖四海的老一辈艺术家,汲取他们身上最闪耀的精华。将中华民族典型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运用到创作中去,经过不断的加工与改编,使其作品既保留传统的地方特色,又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音乐风格。
在笔者与王志信先生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其不止一次的提及有关民族声乐的后续发展,以及自己对民族声乐唱法现状的诸多担忧和疑虑,从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位老者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前途的殚尽竭虑。首先,他认为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技巧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作为根基。中国传统声乐发展始于原始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最早出现的《诗经》、《楚辞》都以歌唱的形式予以传播。在后人不断的创新和系统的归结之下,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了《唱论》,对中国古典声乐的技法理论和审美取向都进行了集大成般的归结。可以说,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渊源和积淀是非常深厚的。所以,他并不赞同民族声乐教育者乐于将美声唱法作为声乐学习基础的做法,这种做法无形中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声乐理论积淀,某种程度上阻隔了我国声乐学习者对于传统声乐文化的继承弘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更难谈及日后对于传统声乐文化的发展创新。当代女高音歌唱家张权曾说过:“各国歌手都学习意大利的发声方法,但却有法国学派!德国学派…我们中国当然也可以有中国学派,可见,在借鉴西洋美声发声方法的同时,以发扬中国民族特点为基础,是我们学习民族声乐演唱的首要出发点,学习传统民族民间歌曲是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①
其次,他也对声乐学习者的声音塑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指出,很多老一辈有成就的歌唱家之所以艺术之树常青,无不依靠其独特的声音魅力来征服听众,而现如今民族声乐界却出现了 “千人一声”的尴尬局面,用王志信老师诙谐的语言归结为“不一样的猪,出了同样的罐头”。而这种局面的延续所带来的影响将会产生致命的连锁反应,“千人一声”的背景之下,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当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使作曲家的创意和激情陷于囹圄之地。同时,也必将导致广大听众产生审美疲劳,以及受众群体规模的大量萎缩,最后等待民族声乐的必将是衰落和消亡。在音乐的发展进程中,这并非是个轻松的话题,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意大利歌剧是否真的如今FI灿烂夺目,有可能依然像高卢圣咏一般被束之高阁。所以王志信老师更加主张挖掘声乐学习者本质的音色特点,反对盲目的模仿和功利的“赶时髦”。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艺术之树常青的歌唱家,才能创作出经久不衰的作品,才能使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之路更为坦荡和光明。
.............................................
结语
作曲家王志信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民族声乐作曲家,他的历史题材声乐作品不但代表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也反映出了近代作曲家创作民族声乐的基本方向。广义上讲,他既关心着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又思考着民族音乐教育的方向与未来。他既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肥沃土壤,又借鉴于国外先进的作曲理念。可以这样说,正是基于他对民族声乐创作和民族声乐教育的专注,才使得他取得了业界一致的好评;也正是他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挖掘,才使得他的作品能够在民族声乐的浩海之中熠熠发光。
本文通过对王志信的作品创作的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深入探究,结合其两首经典作品的演唱分析,试图用全新视角去分析和解读王志信的历史题材作品,以便给更多的演唱者在演唱和研究时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和更加系统的参考。基于笔者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局限,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望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
从历史类民族声乐作品看王志信创作之艺术魅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王志信,历史题材,演唱分析,艺术魅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