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其关键词为“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及“和谐发展”。作为多民族国家社会,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民族平等关系的形成;各民族之间一体化社会联系的形成;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形成(张立军、曲铁华,2011)。56 个民族共同生活、和谐相处,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认同,是促进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安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普遍面临着民族文化重组和文化认同等的共同话题。社会变迁和西部大开发引发的民族认同感的加剧与重组,必然引起相关研究者对民族群体的关注(张宝成,2010)。
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云南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民族群体和认同,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要把云南建设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这要求我们要加大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关注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促进我省少数民族教育稳步发展、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民族认同现状更是值得探讨。同时,在云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学习使用汉语,那么,少数民族语言在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演变? 少数民族能否独立地、稳定地保持母语的使用?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汉语外,还学习英语。在双语和多语(包括双方言和多方言)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通常称为语言态度。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主观态度在其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行为的作用。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态度这种社会心理因素必然会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它会对人们的语言习得、语言选择、语言使用、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王远新,2002:89-90)。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及语言发展。同时,我国《宪法》第四条明确指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那么,90 后的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后,民族语水平是否有所变化,是否经常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呢?在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他们会选择使用哪种语言?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持什么样的语言态度?语言态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它作为双语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宏观的角度看,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群体成员的双语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看,也会对个体成员的心理状态和语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的阶段,但也是最不稳定的阶段,对处于汉族文化这种强势文化包围之下的他们而言,自然容易遇到因文化冲突和来自语言方面的态度变化,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民族认同。由此可见,语言态度和民族认同之间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引入语言态度调查,其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也能为云南建设和谐社会、和谐语言生态提供参考和启示,对云南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国内有不少研究都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如,王亚鹏,2002;喇维新,2003;史慧颖,2007),也有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邬美丽,2007),还有学者研究语言与民族认同,语言态度与民族身份(高梅,2006;陈新仁,2009)。但是对于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的关系分析还比较少,也未能基于两者关系探究来发现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制定的启示。
1.2选题缘由
本研究选取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调查他们的民族认同、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的现状,探索影响他们的因素,并对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的关系进行探究,并尝试构建两种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最后根据调查结论,并结合云南民族语言教育现状,尝试从语言教学、语言政策制定等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对如何有效提高云南少数民族民族认同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设云南和谐的语言生态及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工具,它不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且帮助塑造了人自身。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它使人们得以将客观事实进行分类、记忆、思维和总结。语言又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人们借此传播信息、介绍经验,表达感情。而民族语言的认同又是各个民族集团最有特征的行为,因而经常成为分辨不同民族的基本标志。自人类社会形成民族以后,民族语言就成为保持民族一体感和认同感的标志。在族际交往的环境中,语言的认同自然要更多的表现出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高梅,2006)。由此可见,语言与民族认同关系密切,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云南是中国西南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省份,除回族外,其余 24 个人口数量在 5000 人以上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全省有藏、彝、哈尼、壮、白、傈僳族等 12 个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同时自教育部 2001 年开始在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除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汉语外,还要学习英语,从而拥有三语学习的经历。他们多种语言的学习是否会影响其对本民族的认同?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语言变体的选择是否有所改变?事实上,他们依据不同的社交场合,会选择不同的语言,而语言选择的背后透视着他们对某一语言或方言的评价,也就是他们对某一语言或方言的语言态度。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对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开展研究,首先需要对其理论基础、概念等进行说明和界定,然后对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结构进行解析,特别是构成要素、结构形式等,进而把握民族认同总体特性,弄清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系统分析理论基础、民族认同及语言态度的理论以及民族认同内涵分析构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
2.2 民族认同、语言态度概念界定及结构
2.2.1 民族认同概念界定及结构
2.2.1.1 认同的概念
从洛克时代开始,认同才和哲学的认识主体问题发生关联,在哲学范畴中的“认同”是两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问题”。(Phinney, 1990) 而在心理学范畴中的认同则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认同的过程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则是有意识的(费惠宇、张潘仕,1988:45)。现代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是由 James 和精神分析学派大师 Sigmund Freud 提出来的,James 曾用“性格”一词表示他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Freud 则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人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梁丽萍,2004:12) 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车文博,1988:375)。
第三章 研究设计....69
3.1 引言....... 69
3.2 研究问题..... 69
3.3 研究对象..... 70
3.3.1 调查对象...... 70
3.3.2 被调查主要少数民族基本概况 ...... 70
3.4 研究工具..... 73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76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讨论 ....79
4.1 引言 ....... 79
4.2 研究问题一 ........ 79
4.3 研究问题二 ........ 97
4.3.1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 97
4.3.2大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讨论 ...... 108
4.4 研究问题三 ..... 110
4.5 研究问题四 ..... 159
第五章 结语与启示 ....171
5.1 研究结果与发现 ......... 171
5.2 研究启示 ......... 174
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82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82
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有四,一是调查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本论文研究范畴中的民族认同主要限定在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方面;二是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三是调查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情况,主要包括对本民族语、汉语和英语的态度;四是分析探究他们语言态度、民族认同的关系,并基于研究结果,探讨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启示及加强民族认同的策略。基于论文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对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进行界定,并最终完成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的调查问卷的编制,预测及最终确定工作。本研究选取了昆明市三所高校和玉溪市 1 所高校的 592名云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他们的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调查现状,并通过相关、结构方程等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构建呈现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的开展,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程度较高,有着明确而又积极的民族认同,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有着高度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紧紧相联。性别、年级、家庭生活背景、父亲民族、母亲文化程度、上大学前学习模式及少数民族朋友的多少都影响其民族认同。具体情况是:性别:云南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方面存在差异,而且是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得分。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Verkuyten & Wolf, 2002;王亚鹏,2002;史慧颖,2007)结果不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没有发现性别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但是有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在民族认同上更加积极 (Phinney, 1990)。本研究结果与后者结论相似,同时由于女性在情感方面比男性更加细腻而又强烈,所以她们的民族认同程度也会更高。年级:民族认同基本情况是大四学生认同最高,研究生认同最低,大一和大三学生认同居中,大一学生认同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认同高于大二学生。由此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探究维度的发展趋势是先低后高再下降。这一结论与其他研究也有所差别。Phinney(1992)以美国少数民族学生为被试做的研究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生。而王亚鹏(2002)的研究结果发现,就读年级只能预测积极的民族认同,其余的方面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Blackledge, A. & Pavlenko, A.(2001). Negotiation of http://sblunwen.com/mzyyxlw/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5(3), 243-257.
2Carla, J., & Reginald, J.(1998).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6(2), 98-108.
3Aboud, F.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J.Phinney & M. Rotheram (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development(pp.32-55). Newbury Park,CA:Sage.
4Adamson, B. & Feng, A.W.(2009). A comparison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policies for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Education, 39(3),321-333.
5Alipuria, L. & Phinney, J.S.(1988). Ethnic identity in mixed-ethnic college students intwo setting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 April, Burlingame, CA.
6Anthony, D. S. (1991).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USA Inc.
6Aune, V. & Karu, K. (2001). Ethnic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5),583-601.
7Berry, J.W.(1990).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In J.Berman(Ed.), Nebraska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37).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8Billie, P.T.(2005). The impact of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on theself-esteem and parenting attitudes of African American fathers. BestPractices in Mental Health, 1(1) ,354-357.
9Birman,D. (1994). Biculturalism and ethnic identity: An integrated model.Notes fromthe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Ethnic Minority Issues, 8(1),9-11•
10Birman, D., Trickett, E. J. & Vinokurov, A.(2002).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ofsoviet Jewish refugee adolescents: Predictions of adjustment across lifedomai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0 (5),58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