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模态逻辑特别是模态谓词逻辑在发展初期遇到了许多哲学或技术的难题,一些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如蒯因(W.V.Quine)、柏格曼(G.Bergmann)等人由此对模态逻辑的“合法性”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其中尤以蒯因为甚。为了应对蒯因等人的诘难,克里普克(S.Kripke)、蒙太古(Richard Montague)、斯科特(Dana Scoot)、欣迪卡(Jaakko Hintikka)等人受莱布尼茨可能世界(possibleworlds)理论的启发,发展出一种新的模态语义理论即可能世界语义学(possibleworlds semantics),其不仅为可能世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语义方法,还使得模态逻辑站住了脚跟,从而把逻辑与哲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如今,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框架合理性已经得到了逻辑学界公认,但是关于可能世界框架的合法性却存在着许多争论,例如,可能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能否给可能世界下一个近乎完整的定义?可能世界是一种思维的想象呢?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可能的个体(possiblia)是否能够被跨界识别?如果能够被识别,那么要用什么标准识别呢?等等。上述每一个问题都试图在将可能世界理论推向绝境的深渊。因此,解决可能世界所引发的相关哲学难题意义十分重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选择“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着重解答以下问题:如何给可能世界一个完全同一的定义?能否使学界在可能世界本体论地位问题上达成一致?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可能世界认识论问题?等等。
总之,研究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是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的。研习可能世界的相关理论,进而界定可能世界的概念理论及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推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够解许多由来已久的哲学争论问题,例如:信念与知识的本质,可能与现实究竟何为本体,恶的辨别,似规律陈述的本性,因果性概念,虚构性话语的本性,以及心身问题,等等。具体地说,本文基于对新温和实在论的借鉴,对国内外理论成果作综合性梳理,澄清所引发的混淆和误解,合理借鉴仿本理论和专名指称理论及同一理论的合理成分,进而在现有逻辑层面上对跨界问题的实质进行科学分析和解答。......................
.............................
第 2 章 模态逻辑的现发表展与可能世界
2.1 模态逻辑概述
模态逻辑作为 20 世纪的产物,是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之上,考虑模态词和含模态词的命题,并加入一些和模态命题相关的推理规则而形成的逻辑。模态逻辑最初是作为非经典逻辑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在逻辑上被称之为“模态词”,是指对事物个体或认识的必然可能不可能等性质的描述,在思维中反映出特定的模态概念,分别用算子“□”、“◇”、“﹁◇”表示。因此模态逻辑是指“研究含模态词的命题的逻辑特性及其推理关系的学科。”历史上,最早对模态逻辑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当属逻辑学之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亚氏首次探讨了模态命题及其相互之间的真值关系;在《前分析篇》中,亚氏花了很大篇幅研究模态三段论,并对“可能”“必然”“偶然”等词语和符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工具论》一书中,亚氏构建了模态三段论的相关规则,使得模态逻辑具有了最初的完整形态。亚里士多德之后,麦加拉——斯多葛学派对必然和可能这样的模态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到了中世纪,经院逻辑学家们从自然语言的角度区分了合与分意义下的命题模态与事物模态,在此基础上对主观模态和道义模态进行了初期的研究。他们关于区分两种模态的思想对于现代的模态谓词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来看,上述模态逻辑被称为传统模态逻辑。现代模态逻辑作为 20 世纪的产物,肇端于数理逻辑的实质蕴涵悖论,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是现代模态逻辑产生的最初起因。为了正确刻画日常语言中的条件句,英国逻辑学家麦柯尔(H.MacCall)于 1880 年提出了严格蕴涵(strict implication)概念,美国逻辑学家 C.I.刘易斯则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五个严格蕴含系统(S1’S2’S3’S4’S5 系统),从而成为了现代模态逻辑的创始人。
从语形上看,现代模态逻辑是研究含有模态词“必然”和“可能”的命题及其推理的逻辑学科,是在经典逻辑演算的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分为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谓词逻辑两大类。
正确认识和理解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谓词逻辑是对可能世界哲学问题研究,.....................
.......................
第 3 章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16
3.1 可能世界的定义...................................................................................16
3.2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19
3.2.1 模态实在论 ......................................................................................20
3.2.2 温和实在论 ....................................................................................22
3.3 一种新温和实在论的可能世界观...........................................................25
3.4 本章小结..............................................................................................27
第 4 章 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29
4.1 个体跨界问题的产生............................................................................29
4.2 跨界个体的同一性问题.........................................................................31
4.2.1 跨界个体的同一性问题的产生 ...........................................................31
4.2.2 逻辑学家对跨界个体的同一性的看法 ..............................................32
4.2.3 新温和实在论对跨界个体的同一性的看法 ......................................33
4.3 跨界个体的识别问题.......................................................................35
4.3.1 温和实在论对跨界个体的识别问题的观点 .....................................36
4.3.2 D.刘易斯的仿本理论 ...................................................................36
4.3.3 新温和实在论对跨界识别问题的看法 ............................................37
...........................................................
结 论
在过去的百余年间,模态逻辑已然日趋成为一种构造严谨语义合理并思维缜密的形式系统。“可能世界语义学”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模态逻辑的发展。它不但严密并清晰地解析了许多模态逻辑的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把模态逻辑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并且也为许多逻辑分支、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是一篇以“可能世界”为研究题材的论文,与其他研究论文的差别在于,通过结合新温和实在论的观点,客观的对比评析了可能世界的逻辑哲学问题,现将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首先,在对可能世界概念的定义问题上,虽然把可能世界概念作为初始概念使用会避免出现许多逻辑上的诘难,并且不会影响实际研究中的论证和推理效果,但是逃避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理论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考虑,我们必须对可能世界概念给出一个完全严谨的定义,经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可能世界是能够被人们所想象的,任意依附于客观事物的,不违反逻辑规律不发生逻辑矛盾的,抽象存在着的世界。
其次,在对可能世界的本体论认识上,模态实在论,温和实在论和语言替代论都提出了各自的认识体系和理论依据,虽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无论是哪种本体论认识,其目的都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A、如何处理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间的关系;
B、如何界定可能世界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在对待本体论认识方面,无需对理论本身的合理性进行争论,只需要处理好以上两个问题就足够了,通过对可能世界本体论的研究,笔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可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产物。无论是构造出的可能世界还是设想出的可能世界,都来源于对现实世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2)在宏观意义上,不能割裂可能世界间的关联。在人类实践的认识活动中已经体现出了可能世界存在的意义,但如果否认了可能世界间的关联性,也就等于否认了可能世界存在的意义,那么对可能世界的研究也就失去了价值。从微观的角度来讲,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实现了的可能世界,因此,这一论断也就涵盖了,不能割裂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间的关联。.....
参考文献
[1] 陈波.逻辑哲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4-341.
[2] 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M]. 梅文,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4-19
[3] 刘叶涛.克里普克跨界识别与跨界同一理论辨析[J].晋阳学刊,2011, 01:75-78.
[4] S. Kripke. Naming and Necessity [M].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1980: 73-105.
[5] 张家龙.模态逻辑与哲学[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9-58.
[6] 冯棉.‘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6: 31-37.
[7] 张家龙.可能世界是什么?[J].哲学动态,2002,8: 12-17.
[8] 弓肇祥.可能世界理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7-239.
[9] 李秀敏.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识别问题[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66-168.
[10]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3-240.
[11] D.刘易斯.论可能的世界[M].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1975: 621-637.
[12] 周昌乐.认知逻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14.
[13]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0-94.
[14] 杜国平.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6-78
[15] 贾国恒.情境语义学及其解悖方案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 4-25
论可能世界之哲学问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可能世界,语义学,实在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