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老龄关怀之道德哲学根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18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关怀是实体的一种表现,作为伦理普遍性的实体,关怀是其呈现自身的一种形式。关怀的对象是个别性,通过家庭、社会、国家各实体的“关怀”现出其普遍性。关怀是一种精神。对人的终极关怀,本质地也是“实体”表现的一种形态。黑格尔认为,回归实体是人的生命的一种普遍现象。当回到实体时,个体就完成了,个体自身就与实体统一。于是,终极关怀就是个体向实体的回归需要,另一方面表现为实体对个体的接纳和包容。这样一个个体生命的实体回归与实体认同即成为“类生命”的关怀的辨证过程,呈现出终极关怀的精神现象学。因此,作为“实体”现象的“关怀”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是一种伦理行为和价值判断,而老龄关怀则表现出慈与孝的生命巡进的现象学意义。
“实体,一面作为普遍的本质和目的,一面作为个别化了的现实”,它是一个家庭、一个市民社会、一个国家。“实体成了一种自身分裂为不同方面的伦理本质,它分裂为一种人的规律和一种神的规律”“神的规律’,创造的作品是家庭,“人的规律”创造的实体是民族。“人的规律”是指在社会生活、伦理生活中的规律;而“神的规律”因为家庭的血缘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建构的,先验或先天的。

人类文明至今所完成的一是把个体从实体中唤醒,二就是人如何重新形成一个个别性。家庭是最直接和自然的实体,黑格尔指出,家庭是在男女、父子等种种不同的意识中形成的一个共体、共同体,它是精神的实体。家庭所肯定的目的是个体本身,个体不能以一种偶然性出现,其伦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实体性的。因此,一种伦理的行为,它就必须既涉及血缘亲属的整个存在,又涉及公民。“因为一个人只作为公民才是现实的和有实体的,所以如果他不是一个公民而是属于家庭,他就仅只是一个非现实的无实体的阴影”。
人类是造就人的实体的主体。“伦者,辈也,类也”,人的类,就是人的实体性的自觉。伦,是那样一种实体、一个整体的个体、那种不可分离的一种关系。
人类文明本是一个实体。古人设想天地未开之前是浑然一体的,而盘古开天劈地,分裂出江河湖海,天地山峦,原本一体的实体分裂了。接着,出于实体关怀(对个体的关怀)的需要,女蜗补天,界射九日,实际是对天下人的一种关怀,由此人类得以安居。但这些尚为神话故事,人类还没有“关怀”的意识。
“类生命”为人所特有。个体的人把诸多个体生命凝聚为统一整体,以内化去转化外部世界的自然,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本质同一,表现了人超越物种限制,把生命变成自在与自为、自我与他我、内存在与外存在、小我与大我统一的“类生命”本性。当人有了“类”的自我意识后,就需要伦理上的教化。教化就是自然存在的异化,自然存在是伦理世界。道德教化就是在他的世界中取得道德的现实性,证明他是一个人。所以,教化即规定,是异化自身的自然状态,在一个共体中肯定自己的个体性,获得有效性与现实性的手段。

人有了自我意识后,他获得了自由,但同时也是失意的,需要得到他者的认同,所以他需要“关怀”这样一个怀抱。“实体”的“关怀”,首先来自于自然关怀,在家庭实体中父母关怀幼儿,二者本为一体,他们本来共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在家庭实体中他对他者的关怀即等同于对自身的关怀,因而并无需学习“关怀”意识,这一阶段的关怀是伦理世界中的关怀。随着成长和社会化,对立于家庭的个体开始独立,他需要在新的环境即社会实体中寻找自己的同一感,也需要重新规定自己以得到社会实体的肯定,进而在更大意义上获得民族的整个实体的认同。于是,他要学习拥有关怀的意识,通过“关怀”获得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社会实体中的肯定,获得其现实性。到了这个阶段,关怀就成为教化的关怀。当他在他的世界中将关怀作为一种德性修养,就实现了道德教化,取得了道德的现实性。证明他成为一个人,实现了“类生命”的规定,其价值和本质便得到发挥。
关怀是当代文明的价值体系中重要和必要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关怀关乎着人类的永恒福扯和生命伦理,它以涉及关注、责任、能力和反应为特征,其含意是关心、照顾、关切、爱护、关爱等。在关怀伦理学的框架中,它被引申为人与人之间赋予人性意味的伦理关系范畴,是针对人性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德性要求。通过这种德性实践,人类将可能为文明的进程发展、为文化精神的树立,进一步发挥和实现自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终极目标的实现。
文明社会的传承和人类世代的交替,是前人开拓奋斗的结果,老年人就是权威和尊严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也是对人生境界和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继续的追求。基于对其在文明进程和人类社会中所拥有的价值的认识和认同,关怀老年人就成为人类的一种肯定的价值判断,它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

老龄关怀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老龄是个体必将经过的末期阶段,是作为一个人回归实体的最终过程,因此,老龄关怀就是关怀人类整体,亦是关怀个体自身,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由于从生命诞生起,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有风险,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老年阶段如何渡过的一种风险。在个体生命及人类整个的生命谱系中,老龄阶段是必要承担的风险。于是,对于老龄人的关怀,实际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敬重。敬重自己的生命,敬重整个“人”的生命。
在人类的生命起始时需要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二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黑格尔认为这是出于“二种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正是从这种情感中产生的”。这种情感即“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以他物为其现实”。子女是一种他物,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他们觉得子女是其夫妇关系的一个现实,是他们“爱的结晶”,这就是慈爱。结晶与现实一致,就是眼见着他物成长为自为存在而不返回到母体。对青年人的慈,实质就是老年人对自己的关怀。这种来自于生命的生长、成长以及成熟过程的体验和体悟,是一种自然属性的关怀,也是“人”的伦理觉悟。
孝则是一种提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对生命的体验,了解和意识到成长即是从父母生命的枯萎中上升。孝就是人类生命本身的一种觉悟,这是关怀的巡进,是上升式的巡进。孝敬是一种自我意识,是对自己作为生命的一种实体,意识到我的生命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于是我对我的生命表示敬重,对我的生命源头敬重,这样才成为孝。

  人类生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一场生动的生命巡进的经历。从婴儿到幼年,从青年期到壮年逐渐进人老年,人类在生命过程中体悟着、学习着由慈到孝,直至相互关怀的一种价值体系的需求和构建。自然世界沧海桑田的变迁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万物演变的历程,在伦理世界和教化世界则是慈与孝的生命巡进,并且向着德性关怀的价值追求演进。老龄关怀将成为一种伦理的力量。如何使用这个“力”?就是关怀的精神要走向伦理、道德,就是要使关怀成为实体性基础,追求其上升为一种价值选择,并由此建构一个关怀的价值体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