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划下的广东省土地安全评价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08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无论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农业耕作还是提升生活质量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幵土地这个载体。土地具有生产功能、空间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等,这些土地功能构成了土地价值的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人口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利用强度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拓展。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从1.22万平方公里增长到2.24万平方公里,增长83.6%;到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4.36万平方公里,又增长94.6%,是1990年的三倍以上。据估算,1997-2008年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处于20%~30%的水平[1],不同区域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有差别2010年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40609.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46.8%,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长期以追求土地的经济价值为目标,致使对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不足,造成土地利用的外部不经济,影响着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土地利用程度达到或者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就会产生,如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以及土壤污染等[3]。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截止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2011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土地生态安全的降低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区域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土地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优化空间格局的重点[6]。2010年国家编制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其目的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7],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土地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系统,开展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研究、维持并不断提高土地生态安全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自1979年占全国6%的生产总值增加到2011年的11.47%,连续23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经济长期集中在珠三角,珠三角9市生产总值比重占到80%以上,粤东、粵西和北部山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占20%。珠三角经济在取得快速扩张的同时,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密集、建设用地比重高,挤压生态用地,区域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威胁。监测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的空气、水、土壤污染程度己接近威胁人类生存的水平,废气、尾气污染严重[8]。为加快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减弱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于全面了解广东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基于以上目的,本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以市为单位,对广东省21个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差异进行评价,对开展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在各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背景下,开展广东主体功能区土地生态安全对策的研究对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相关研究进展

1.2.1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空间分异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地理学的研究主题。自然界中的差异随处可见,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经济、人口等要素在不同区域内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即为地域分异。空间区划研究以认识自然要素区域分异规律为基础,根据各自然要素的分异规律进行自然要素的划分。早在19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Humboldt)首创了世界等温线图,指出了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将气候与植被的分布有机地相结合。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在研究土壤地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综合体学说和自然地带性学说。早期区划划分以单一的自然因素为指标,缺乏对其内在规律的深入分析[9]。此后又相继开展了农业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研究。对于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虽然发端于国外,然而国内对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奠定了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1]。

第二章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9

2.1主体功能与土地生态安全相互作用分析 ................9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

2.3评价指标标准值 ................18

2.4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18

2.5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8

2.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19

2.7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异 ................ 19

第三章实证研究 ................21

3.1研究区概况 ................21

3.2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4

3.3 土地利用概况 ................26

3.4 土地生态环境概况 ................29

3.5广东省土地生态安全测算 ................31

结论

本文在相关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对广东省21个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差异及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稱合关系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具体结论如下:

(1)根据土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特点,采用“压力(Pressure) 一状态(State) —响应(Response)”模型,结合广东实际,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共26项指标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测算,2010年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0.55?0.75之间。湛江、潮州1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55?0.6,等级为风险级;0.6?0.7为敏感级,包括14个城市;0.7-0.75处于良好级,包括5个城市。广东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圈层分布”,即以珠三角核心区、粵东、湛江三区域为安全“低谷”,环绕“低谷”形成了以北部山区城市和珠三角非核心城市为主的呈现圈层分布的安全“高地”。

(2)对导致2010年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产生差异的原因按照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经分析知,经济因素是引起土地生态安全差异的重要原因,从具体指标分析,经济密度、单位土地面积废水负荷、单位土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口密度、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比重、人均水资源量、建成区面积是土地生态安全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60-64

[2]丰雷,魏丽,蒋妍.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10.

[3]李智国,杨子生.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5-12.

[4]王艳.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和体系建设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

[5]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B354-358.

[6]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93-206.

[7]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专项课题组.关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系列之三[J].水利发展研究,2012,(5):21,48.

[8]李曼.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与双转移产业选择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48-54.

[9]张小红.生态经济区区划模型与建设研究一以华容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0]高江波,黄姣,李双成,等.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1):1400-140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