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采用两种不同的竞争力测算方法,测算 2003—2014 年 5 个服务业的竞争力指数,并根据本文数据可得性及研究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此来研究服务贸易政策对 5 个代表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本文还将行业工资成本、行业中间投入、行业投入产出比、外商投资使用比例及出口市场占有率纳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依据相关检验方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的稳健性检验上,本文将因变量的滞后一期纳入模型,采用动态的面板数据 GMM 估计方法,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定性。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差距收敛视角下强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研究》(13CJY096)。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更强的自由化和开放性,这个发展趋势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十分迅猛。2005 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约为 832 亿美元,同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约为 739 亿美元,逆差约为 93亿美元。到了 2017 年,服务贸易逆差总额上升到了 2415 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约为 2299 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约为 4714 亿美元。从服务贸易具体的行业来分析,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行业:它们分别是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而保险业、金融业、专利与特许权在整个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十分突出。因此,当前中国需要全面提升各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以此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单单是简单的缩小逆差,而是通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让中国成为真正的“服务贸易强国”,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服务贸易大国”。下面将用图 1.1 表明了我国 2003—2017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服务贸易政策的文献研究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其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不明确性,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政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部分服务行业。Adlung(2015)探究出口贸易政策与服务贸易总协定之间的联系,以 GATS 和 WTO 相关条款为依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设计出相应的评估体系。Gomtsyan(2016)探究服务贸易政策界限对服务贸易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苏格兰和英国兰两个地区服务行业的进出口总额,来判断服务贸易政策的影响结果。Hoekman(2017)通过研究服务业生产力与贸易政策对制造业的影响,发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生产率存在相应的关系,服务业生产率提高 10%,制造业生产率会提高 0.3%。此外,还发现服务贸易限制政策对制造业出口存在负面影响,主要影响的渠道是外国直接投资。Cosimo(2017)研究服务贸易政策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发现服务贸易政策限制程度的降低对将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制造业具有积极的影响,最终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发展作用。Matteo(2018)对服务贸易政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当经济发展水平或质量足够高时,对服务贸易领域和投资的开放会使得金融,信息通信技术和运输服务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这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国内学者对服务贸易政策的研究更偏向于对服务贸易限制政策的研究及服务贸易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王爽(2016)以全球价值链为研究背景,指出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应该及时改变调整对外的开放形式,有选择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程度,继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外包的融合发展。戴翔(2016)研究发现应该继续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改革程度,提升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最终向价值链顶端攀升。蒋庚华、张曙霄(2016)分析服务贸易政策壁垒对中国离岸货物外包的影响,提出不同模式的服务贸易壁垒对离岸外包影响不同,但其影响都为负相关。张皞(2017)使用 Hoekman 频度分析法得出不同协定开放度排序存在一定差异,协定的开放度也并没有随签署时间的顺序而变化,例如签署晚的协定反而开放的早。冯宗宪等(2018)分析了服务贸易限制政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限制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国家政府治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贸易限制越低,政府治理水平高的国家的制造业生产率显著提高。齐俊妍、高明(2018)利用 OECD-STRI 数据库,按照服务贸易政策的分类,梳理出四种评估框架。结果表明美国在新兴服务行业重点限制自然人流动,在竞争领域存在较少障碍,重视使用国民待遇方面的限制等政策值得中国借鉴。
.........................
第 2 章 服务贸易政策对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封闭经济条件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服务供求分析
2.1.1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服务供求分析
我们首先假设建立一个简单的封闭经济模型,描述其自给自足均衡状态。在封闭条件下长期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居民和政府的需求等于市场的供给,也就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下面考虑在此条件下市场均衡情况,具体见图 2.1。
我们可以从图 2.1 中看出,当在封闭条件下,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交于0E ,均衡状态下的价格与数量分别为0P 和0Q 。此时该状态就是封闭经济条件下,表示产品自给自足的均衡状态。在封闭经济状态下,由于没有存在外国供应商,市场上的供给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均衡状态的价格和数量也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当然,我们在这里只考察在简单的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状态。
........................
2.2 存在服务贸易政策下的服务供求比较静态分析
现在假设本国实行新的服务贸易政策,本文以服务贸易限制政策为例。借用图 2.3 对服务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静态分析。虽然服务贸易政策不像货物贸易政策那样,直接对货物的价格和数量产生影响,但是服务贸易政策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服务产品的价格或者数量来进行传导,最终再传导给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图 2.3 中,假设有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在未实行服务贸易政策时(这里以服务贸易限制政策为例),曲线0S 与曲线D相交于0E ,此时提供的总供给曲线为t1S ,相应的价格和数量分部为0P 和0q 。由于未实行服务贸易限制政策,此时服务产品的国内和国外的供给会增加,曲线0S 会往右移至曲线1S ,此时曲线1S 与曲线D相较于最新的均衡点1E ,相应的价格和数量则变为1P 和1q 。现在假设其中一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实行服务贸易限制政策,相应的均衡点会重新发生变化。由于实行了限制性的服务贸易政策,此时曲线0S 会往左移到曲线2S ,相应的均衡点转移至2E ,此时新的价格和数量分部为2P 和2q 。由于实行了限制性的服务贸易政策,出口国的供给曲线由t1S 左移至t2S ,这也是进口国供给曲线由0S 左移至2S 的重要原因。另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实行限制性的服务贸易政策时,产出由0q 减少至2q ,这说明限制性的服务贸易政策是具有负的贸易效应。
..............................
第 3 章 服务贸易政策的量化及竞争力测度......................19
3.1 行业分类与指标量化.........................19
3.2 服务贸易政策的量化..............................21
第 4 章 服务贸易政策对服务行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实证分析......................30
4.1 模型建立.....................30
4.2 数据说明及变量选择....................30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7
5.1 研究结论...............................37
5.2 政策建议...................38
第 4 章 服务贸易政策对服务行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实证分析
4.1 模型建立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发现对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面:从行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来看有行业的成本、行业的技术创新以及行业的资源投入等。从行业的竞争力潜力因素来看,主要有技术投入比较优势等。从行业竞争的环境因素来看,主要是有贸易环境、技术环境、相关产业政策等。基于本文相关指标的数据可得性,以及借鉴相关学者采用的模型,例如国内学者林祺(2015)、李昕等(2018)研究采用的模型,本文将构建一个服务贸易政策限制对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计量模型: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相关服务业为研究视角,参考中国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及中国外商产业投资指导目录,采用改良的频度分析法,测算出 2003—2014 年 5 个代表性服务业的服务贸易政策限制指数。同时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中的中国数据,采用两种不同的竞争力测算方法,测算 2003—2014 年 5 个服务业的竞争力指数,并根据本文数据可得性及研究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此来研究服务贸易政策对 5 个代表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本文还将行业工资成本、行业中间投入、行业投入产出比、外商投资使用比例及出口市场占有率纳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依据相关检验方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的稳健性检验上,本文将因变量的滞后一期纳入模型,采用动态的面板数据 GMM 估计方法,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定性。基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服务贸易政策限制程度的降低对服务业竞争力有提升作用。
由于考虑了模型的稳健性,变量都做了对数处理。本文服务贸易政策限制指数从 0 到 1,越接近于 1 表示开放程度越高,限制程度越低。从更具体的来看,在模型 4.1 中,服务贸易政策限制程度每降低一个单位,相关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将会提升 0.78%到 0.8%。而在模型 4.2 中,服务贸易政策限制程度每降低一个单位,相关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将会提升 0.51%到 0.54%。虽然数据结果上存在略微偏差,但这并不影响最后结果的一致性。数据存在略微偏差的可能是由于在行业拆分合并的时候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前国内统计口径与国际统计口径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第二,外资使用和行业的中间投入是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之一。
对于行业的中间投入,在模型 4.1 中,行业中间投入每提升一个单位,会使相关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0.055%~0.067%。在模型 4.2 中的出口竞争力提升则是 0.04%~0.05%。这两个模型都表明行业中间投入对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是有提升作用的。对于外资使用比例,在模型 4.1 中,外资使用比例每提升一个单位,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提升范围大概在 1.18%~1.28%,在模型 4.2 中的提升范围大概是 0.8%~0.9%。这表明外资使用比例是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略)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对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国际贸易论文,服务贸易政策,出口竞争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互联网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范文研究——
- 去产能政策对钢铁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
- 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与非沿线国家出
- 双路径视角下农产品微信营销对用户购买意愿
- 通关成本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基于“一带一路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政策对企业的
- 制度距离对中国-东盟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
- 中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范文
-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研究
- 环境规制对我国出口价值变化的影响
-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互补性与潜力范文
- 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品贸易影响
- 基础电信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