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ODI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升级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0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ODI 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对一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思想,旨在推动沿线各国经济合作。2013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报明确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2016 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将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因此,是否能够以人民币 ODI 为载体,实现我国边际产业转移,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带动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是当今必须要厘清的重要任务。
1.1.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在理论方面,本课题具有学科领域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人民币 ODI 对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到底是否存在贡献,贡献度多大,以及如何评估其贡献度,这些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正是以这种学术背景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议题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若能将相关理论转化为实证研究的模型,对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学,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在现实方面,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全新的发展模式,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经济要稳中求进,调整产业结构,尽量突破低附加值的枷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跨越到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因此,大力发展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既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保持经济稳健发展,是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中国梦”。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各国学者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对于ODI 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学术研究也颇为丰富,但关于人民币 ODI 推动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面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对于动态比较优势的研究较为全面,研究结果较为成熟。国内外学者对于 ODI 与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居多,认为 ODI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双向促进作用。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 Ohlin)的要素赋理论为基础的静态分析框架,分别从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国现存资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优贸易模式。伴随世界经济水平的深度优化,若继续以原有的比较优势来指导国际贸易活动,不仅不能实现福利效应的提升,反而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水平的进程。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于1987 年研究了技术进步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其模型证明了一国的技术进步对其贸易模式的影响取决于要素在该产业间的转移情况以及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情况。随后,克鲁格曼、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 Lucas,Jr.)、保罗·罗默(Paul M. Romer)以及阿林·杨格(AlwynYoung)结合贸易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分别研究了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技术的进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国内产业自身的“干中学”、对研究开放投入而得到的“技术革新”以及国外技术溢出。杨格认为规模效应可使一国技术水平的增长率上升,当落后国家的人口规模扩大产生较强的规模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从而达到均衡状态。杨小凯(2003)认为合适的政策条件可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推动专业化分工,促使技术进步,最后达到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目的。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论文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同的研究机构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给出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根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本国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国的居民实体在其本国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国家商务部所发布的 ODI 的含义是指我国境内的团体和企业以获取外国企业实际管理和控制权为目的,在港澳台地区以及境外进行的实物和现金等资产的经济投资活动。
从上面的两种表述中可以看到,在 ODI 的含义表述上,中国与国际的说法基本相同,但是,在数据来源上,我国的 ODI 数据同国际相比有所差别,本文中所涉及的中国 ODI 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国家商务部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1983 年)在发表的文章《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提出“技术地方化理论”。以印度的跨国公司为研究标的物,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虽然主要使用的是标准化技术,但其中也包含了技术创新,即实现了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何在,更注重强调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这对于国际竞争优势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难能可贵。在拉奥看来,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条件和企业特有的学习活动的直接影响。与威尔斯(Louis J.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技术地方化理论注重的是技术引进后的再生过程,欠发达国家对引进的技术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其消化、创新,正是这种技术的再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虽然技术地方化理论把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研究方向引入微观层面,证明欠发达国家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
...........................

2.2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础
2.2.1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1)大卫·李嘉图的成本学说
早在 17、18 世纪的欧洲地区,重商主义经济学实为流行,重商主义学者主张通过扩大出口缩小进口来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亚当·斯密(Adam Smith)[56]在《国富论》中严厉的批评了重商主义学派,指出只有实现生产力水平最大化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根本,在改善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实现全体福利最大化,亚当·斯密用绝对优势说明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根本原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补充,更好的诠释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缘由,即两国的贸易往来基础是两国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但只要在劳动投入上有所不同,就可以继续进行贸易。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很好的补充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两国可以通过国际分工更好的利用自身的生产要素进行两国贸易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为世界贸易理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迄今为止仍然是现代贸易理论的根基。其缺陷在于,李嘉图的理论设定条件较多较为严谨,在现实生活的贸易往来中,很难达到这样的设定条件。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又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理论提出新想法,认为要素禀赋差异是引起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别,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国间比较优势的差别。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各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本国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产品并进行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与那些本国要素禀赋缺乏的产品进行交换。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发挥了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进行贸易,这是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时所必须考虑到的。要素禀赋学说提出了比较优势的现实决定因素与贸易条件,通过对要素价格的等价分析比对,揭示了资源配置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缺陷,华西里·里昂惕夫(Leontief WW.)于 1951 年利用 1947 年美国数据对要素禀赋学说进行了检验,其结果显示: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要素密度要高于美国出口替代品的要素密集度,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在经济史上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
第 3 章 人民币 ODI 及动态比较优势发展现状分析 .....................20
3.1 人民币 ODI 发展现状分析 .......................20
3.1.1 人民币 ODI 发展历史阶段 ..................20
3.1.2 人民币 ODI 的主要区域 .....................23
第 4 章 人民币 ODI 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互动机理......................30
4.1 原理分析.......................30
4.2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 ....................30
第 5 章 人民币 ODI 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实证分析......................35
5.1 确立指标并构建模型 ........................35
5.1.1 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35
5.1.2 选取变量和设定模型...................38

第 6 章 推动人民币 ODI 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政策建议

6.1 日本推动比较优势动态升级与赶超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由于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日本入不敷出,经济跌落谷底。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日本竭力寻求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最终找到突破口,以奇迹般的速度恢复经济创伤,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投资国。其对外直接投资量稳步攀升,进入 90 年代后,ODI 流量连续几年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日本利用对外投资实现了本地边际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打破了当时只有发达国家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先例,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通过对外投资,转移劣势产业,提升其他产业的比较优势,增加贸易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水平,发挥福利效应,加速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而加速扩张对外直接投资,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其理论支撑就是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边际扩张理论”是典型的日本式投资,该理论填补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空缺,对于其他同类后发国家而言,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对于我国而言,可以借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再结合我国自身状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道路。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从内部经济环境,还是外部经济环境,对外直接投资早已被认为是通往发达经济体的必经路程。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ODI 对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化升级的影响,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对该议题进行逐步分析,分别得出以下结论。
7.1.1 定性分析结论
(1)我国 ODI 主要面向亚洲的发展经济体,利用海外市场的分支机构,进行成本分摊,减少本地市场的成本,同时合理避税。因此,我国 ODI 的 70%投资额都是面向亚洲的发展经济体,其中占比最大的为中国香港。
(2)我国 ODI 在技术研究创新方面投入较少,难以实现技术溢出效应,无法有效带动本国企业的技术研发。根据 2015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 2015 年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对外投资仅占所有 ODI 的 3%左右,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技术获取型 ODI 的重视程度不够。
(3)结合图5.2 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层级系数逐年增长,从DR=1不断转向 DR=2,且未来有望继续向 DR=3 发展。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从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味着我国固有的比较优势已发生动态变化,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这类技术含量低,资源需求高的产业;而是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
7.2.2 定量分析结论
(1)从长期来看,人民币 ODI 对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层级系数存在正向影响。在定量分析环节中,首先进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检验显示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即确定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其次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人民币 ODI 与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层级系数有正向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人民币 ODI 是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的格兰杰因。
(2)从短期来看,人民币 ODI 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层级系数存在相关关系。首先基于 VAR 模型,确定变量平稳;其次利用脉冲响应回归分析,确定变量间的短期相关关系,其影响效应在未来 3 期内产生,且在第 2 期达到峰值,于第 3期回落至无效应。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