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使得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也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各国竞相追求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借此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 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 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 320 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虽然中国当前服务贸易逆差有所缩减,与服务贸易强国美国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少,但是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多年出现逆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迫切需要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不仅仅是为了缩减服务贸易逆差或者转变为服务贸易顺差,而是通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而使得中国不仅是“服务贸易大国”,而且还能是“服务贸易强国”。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 2013 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WorldInvestment Report)》①中,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认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其中的缘由是中间产品贸易以及服务贸易呈现出了“片段化”,以及国际生产分割使得中间产品贸易以及服务贸易表现为国际化的分散生产。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延伸,服务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两大发展态势。第一,服务外包将迎来飞速发展时期。2004 年 UNCTAD 估计,到 2020 年全球离岸外包将会达到 1.65 万亿美元~1.8 万亿美元。第二,在商品生产中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所占的比例将会有所提升。由于物化的服务附加在商品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服务可贸易化。Giarin(i1994)研究发现,大多数产品最终价格的 20%~30%来自于“纯粹”制造成本,而其余大部分则来自于服务的投入成本。Grube(l1987)指出,服务贸易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服务跨境流动,而且还能够带动商品(此类商品有着服务价值附加)跨境流动。BOP 服务贸易统计下,在全球净出口中服务出口占比为 20%左右,但是在全球出口增加值中服务部门占比为 46%左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大多数的出口制成品的生产中都有着服务作为中间投入(UNCTAD,2013)。
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服务业能够为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的“连接”起到“粘合”作用,并且能够为制造业生产的连续性起到保障性作用。现代服务业不仅能够提升全球价值链中不同阶段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够提高相应阶段的增加值。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现代服务业还能够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起到促进作用,推动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向高层次以及高水平方向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这些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以及重构传统制造业价值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转型起到促进作用。
............................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的缺陷
当前,全球化程度不断地加深,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转变为产业内贸易,并且国际贸易垂直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然而传统贸易核算方法并不能够对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专业化进行适应和反映,这也是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产生一个背景。由于增加值核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产业内贸易,并且能够对垂直专业化进行测算,使得这一核算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并应用到当前的贸易核算中。综合当前一些学者的研究,能够发现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有着如下的缺陷。
(1)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中的重复计算所呈现出的“统计假象”。 Andreas &Christophe(2012)研究发现,2008 年中美贸易运用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得到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 2850 亿美元,而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得到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减少到 1650 亿美元,缩减幅度高达 58%。邓军(2014)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相关研究,发现运用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得到贸易额与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得到贸易额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前者数据显著大于后者,进而导致了“统计假象”的出现。Rainer &Andreas(2015)研究表明,BOP 统计只考虑到了直接跨境服务,未将隐含与商品贸易中物化的服务纳入到统计中,如果对物化的服务进行考虑,那么在全球出口总增加值中服务出口增加值所占的比例将达到 40%。
(2)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会出现贸易情况误判和政策制定的错位。由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中的重复计算会呈现出“统计假象”,这使得真实的贸易情况会被“掩盖”,进而对于政策的制定产生干扰,导致政策制定的错位。徐清军(2013)研究表明,对于双边贸易平衡、比较优势、出口结构和有效汇率的研究,如果运用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会使得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出现偏离,进而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郭晶和刘菲菲(2015)认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参与制造业加工贸易都有来自于国外的中间投入,在传统服务贸易统计中忽略了来自于国外的中间投入的影响,会使得一国的跨境服务流动的规模被高估,进而使得该国服务出口竞争力也会被高估。
.............................
2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演进
全球价值链理论源于“价值链”概念,这一概念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公司竞争优势与行为的研究中提出。在迈克尔·波特之后,众多学者对“价值链”的研究进行了不断地扩充,逐步形成了价值链理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相关研究,后续研究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扩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从价值链开始,中间经历了价值增值链和全球商品链。
(1)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通过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来实现价值创造,并且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这些活动之间相互链接,从而形成企业内部价值创造链条,即价值链(见图 2-1)。
价值链不仅仅只存在于企业内部,波特将研究并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会使得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他企业的价值链进行链接,众多企业之间的价值链相互链接进而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见图 2-2)。波特认为,在价值体系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价值链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的竞争,而是企业价值链整体上的竞争,企业价值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才能带动企业竞争的提升。
............................
2.2 全球价值链治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施行进口替代政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各地直接投资新建子公司的方式拓展其经营范围。然而到了20 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出口导向政策而不再是进口替代政策,在这一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尤其是消费品领域的跨国公司,对其经营和生产体系进行垂直解构。跨国公司对经营和生产体系进行垂直解构,使得发展中国家离岸供应商有效地提升了其产业能力,这也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价值链形成,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出现了巨大的赤字,这使得全球价值链治理成为全球价值链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主题。以 Gereffi & Humphrey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 21 世纪初就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治理问题,他们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问题从总体上分为三类:企业治理、产业治理、市场治理。Humphrey & Schmitz(2001)对为何要关注全球价值链治理,为何需要全球价值链治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全球价值链治理进行了定义。其将全球价值链治理定义为全球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参与者通过关系安排和制度机制对不同环节的参与者之间的经济活动进行协调。
Gereffi,Humphrey & Sturgeon(2005)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生产网络、技术能力这三个方面文献,定义了交易的复杂性、识别交易的能力和供应商能力三个变量用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研究(如表 2-1)。基于以上定义的三个变量将全球价值链治理分为五种模式(如图 2-3),分别是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层级型。
..........................
3 中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出口测算 ·············· 20
3.1 增加值出口测算理论模型 ················· 20
3.2 增加值出口测算数据来源 ············ 23····· 28
4 中国现代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 28
4.1 中国现代服务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 28
4.1.1 新显示性优势指数测算方法 ··················· 28
4.1.2 中国现代服务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数据来源 ············· 29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45
5.1 研究结论 ·················· 45
5.2 政策建议 ···················· 46
4 中国现代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现代服务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4.1.1 中国现代服务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1)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测算得到 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如表 4-1 所示。图 4-1 呈现了 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动趋势。
从图 4-1 可以看出,1995—2011 年中国金融媒介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一直处于低位,并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国金融媒介在样本时期内国际竞争力不断下滑,并且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教育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变动为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教育行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有升有降,却一直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经历一次大幅度的上升(1997—1998 年)后,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表明中国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的非比较优势地位在样本时期内并未得到改变。1995—2011 年内陆运输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并且在整个样本时期内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水上运输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先小幅度下降,后大幅度上升(由非比较优势地位变为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地位),之后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每一年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 1。1995—2011 年中国航空运输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先小幅度下降(由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地位变为非比较优势地位),后呈直线上升(由非比较优势地位变为具有现实性比较优势地位),之后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且每一年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 1。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 Wang, Wei & Zhu(2013)以及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2015)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出口进行了测算,之后运用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及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将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 14 个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 1995—2009年中国现代服务业行业面板数据并采用两步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从资本深化程度、人力资本、中间投入国内供给水平、劳动生产率以及出口市场份额五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借此找到影响中国现代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及细分行业增加值出口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样本国家中,中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出口排名有较大提升,并且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出口年度增长率均值最大。
(2)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中内陆运输、金融媒介、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教育均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水上运输经历了由非比较优势地位变为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航空运输经历了由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地位变为非比较优势地位,之后又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地位。1995—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之间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差距被拉大。
(3)中国现代服务业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样本时期内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年度均值仅为 0.50(在样本国家中排名最后一位)。2011 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出口在总量上虽然处于样本国家中的第三位,而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排名却处于样本国家的末位,表明中国现代服务业存在着出口总量较大而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4)样本时期内,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中内陆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教育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样本国家中的排名均处于中下游,而中国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金融媒介在样本国家中的排名均处于下游。中国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同处于样本国家中排名靠前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不同行业虽然有所差异,但是不同细分行业与排名靠前国家之间差距都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略)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现代服务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贸
- 人民币ODI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升级国际贸易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广东省产业国际贸易结构影
- 山东省外资企业区位贸易选择研究——基于县
- 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国际贸易动力机制
-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 陕西省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国际贸易
-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 P2P 网络借贷信用国际贸
- 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10篇
- 珠三角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国际贸易路径研
- 生产链长度、技能分布与国际贸易出口复杂度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国际贸易影响—
- 国际贸易论文2018优秀范文10篇
-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对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
- 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
-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