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1.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东亚问题,特别是东亚的一体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国外研究文献相比,国内学者对东亚问题的研究视角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国内的学者多是从中国的角度去审视东亚的区域合作问题,这一出发点决定了国内学者对东亚问题的研究常常更具体些,得出的结论也明显带有一定的偏好。而且,国内对东亚问题的研究文献“大多是 1997~1998 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出现的,约占 91%,而在此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约占 9%”(杨贵言,2004)。
概括地说,国内学者对东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层面:
1.1.1 理论方面的探索
辽宁大学王厚双教授(王厚双,2000)在总结了瓦伊纳(J. Viner,1950,1953)、米德(J. Meade,1955)和李普西(R. G. Lipsey,1961)的关税同盟理论,西托夫斯基(T. Scitovsky,1958)和德纽(J. F. Deniau,1960)的大市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以及小岛清(K. Kojima,1978)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等区域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补论”。王教授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后天发展形成的既存差异”,使东北亚各经济体之间“在集团化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一种‘互补’关系” 。“互补”包括五大方面:生产要素互补、产业结构互补、市场互补、体制互补和制度互补等。互补源于差异性,贸易一体化是实现互补的中介。这正符合东亚的实际,东亚的差异性和贸易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将实现东亚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补,使各经济体获得贸易利益,最终增进各自的福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刘秀莲(2003)等人的研究表明,东亚地区国家(或地区)间相互贸易的比重已经从 1980 年的 25%上升到 2004 年的 60%以上,这一指标还将继续增长。但东亚地区内自由贸易区(FTA)的发展进程出现了极大的反差:一方面是迅速并顺利发展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另一方面,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东南亚,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共同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刘秀莲又指出,东北亚地区的总产值已经占世界总和的20%,对外贸易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34%上升到 2003 年的 58%,这一比例虽低于欧盟的 65%,但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 55%;同时,这一地区的GDP 在过去 20 年中增长了 4 倍,区域内出口和贸易增长了 26 倍和 8 倍。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来看,这一现象显然无法用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进行解释。遗憾的是,文章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和阐释。
1.2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在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关于东亚一体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
1.2.1 未能对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一体化进行理性区分
在所能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仅有较少的学者或研究人员涉及到贸易一体化(Integration of Trade 或 Trade Integration①)的范畴,但几乎无一例外都将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一体化的概念不加区分,混为一谈。这一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了传统的贸易自由化理论以及经典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在解释东亚贸易的实践时遇到了困惑。
1.2.2 忽视了专业化分工在贸易一体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东亚各经济体之间迥异的贸易格局,反映出各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同地位。即贸易格局的背后是各经济体之间产业结构的不同,而产业结构差异的背后是各国(或地区)在世界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定位造成的。
因此,本文作者提出,专业化分工是东亚进行贸易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分工是实现东亚贸易一体化的途径和手段。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文献都将分工视为既定变量,忽视了专业化分工在贸易一体化中的基础性作用。作者认为,东亚各经济体之间建立合理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则出现多赢,盲目竞争则出现俱伤。
1.2.3 忽视了制度性安排在东亚贸易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正如论文中所述及的,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东亚已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市场驱动的区域(一体)化。但是区域主义——各国间更为正式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安排与协定还是十分有限的(Kathie Krumn, Homi Kharas,2004)。
本文提出,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进行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体现为一种从市场推动的区域化向制度协调的区域主义的演进过程。
本文同时指出,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协调是东亚贸易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支撑因素。其中,分工是贸易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是贸易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是手段;制度协调是实现贸易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芽可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1843 年,北德、中德和南德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可看作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池元吉,2003)。美国学者 D. A. 斯奈德在《国际经济学导论》(第四版)中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可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原型”,二战后才发展出比它结合程度低或高的其他类型。
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欧洲的区域一体化为背景建立的一体化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为研究人员更为简洁的描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同时在解释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现实世界中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合作动机和目的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合作甚至超出了“区域”的范畴。
区域一体化的实践和东亚贸易合作的现实表明,以欧盟这个“同质”(homogeneous)成员结构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理论框架仅仅为研究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事实上,不同的一体化组织有着不同的特点、形成条件、形成机制以及最终目标。换句话说,欧盟的一体化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东亚这个“异质”(heterogeneous)成员结构组成的一体化的实践,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和组织模式亟待补充和完善!但是理论的完善和创新不能脱离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架构和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对于加深理解区域一体化理论产生的背景,进而为接下来贸易一体化理论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组织形式
2.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渊源
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计量经济学家 J.丁伯根(Jan Tinbergen)在 1952年其著作《论经济政策理论》(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中首次提出的。丁伯根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54 年,丁伯根在其《国际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论著中更加详尽和系统地阐释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并将经济一体化区分为消极经济一体化(negative economic integration)和积极经济一体化(positive economic integration)。其中,消极一体化是指消除贸易壁垒(to remove trade barriers)的各种努力;积极一体化可以导致“协调集中的政策制订的新制度(new institutions for coordinated and centralized policy-making)”的诞生。
需要指出的是,丁伯根(Tinbergen,1954)所说的区域贸易协定(RTA)的前三个层次: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以及关税同盟,通过其所谓的“消极一体化”安排,即所参与的经济体之间贸易障碍(trade impediments)的削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作为一国贸易政策的简单延伸,这些安排不必通过国际间或经济体间的变革即可实现。当然,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等安排一旦开始运作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可能是实质性的。因此通常设立一个转换的时期(过渡期)以允许各经济体逐渐调整自己的贸易政策以适应新的贸易形式。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就设立了15 年的过渡期,此间主要贸易壁垒被逐步消除。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协定有着如下几种组织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PTA);(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CU);(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CM);(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EU);(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又称政治经济联盟,Political and Economic Union,PEU),见图 2-1。
2.2 关于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发展脉络
专业化和分工的思路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 380 年,苏格拉底(Socrates)的学生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 427~348)就论述了专业化、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并认为市场和货币的基础是分工。柏拉图认为,“由于存在着个人需求多样化与人们天赋技巧不平等的矛盾,所以,只有通过分工和互助来解决。同时,如果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与他性情相近的事,那么,产品必然既多又好”。
而几乎是同一时期,苏格拉底的另一位弟子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 430~354)在《经济论》一书中也提到了劳动分工问题。色诺芬说:“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这种观点在他的另一本书《居鲁士的教育》中阐述得更加明白: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大城市中,一个人只要从事一种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有时甚至还不用做一种手工业的全部。只做一种最简单工作的人,当然会把工作做得很好。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引证了这段话,并作了这样的评述:“色诺芬在此只注意使用价值的品质,虽然他已经知道分工的程度是依存于市场范围”。
2.2.1 古典学派对专业化分工和贸易的论述
在古典学派之前,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都对分工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论述,在此先对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对分工的论述和贡献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梳理。
2.2.1.1 重商主义(1500~1776 年)学派对分工的论述和贡献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渐被新兴的商业资本主义所取代。中世纪逐渐兴起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更加广泛。西半球金矿的发现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增长,激发了关于贵重金属理论的产生。航海技术发展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拓展了贸易的范围。生产规模虽然较小,却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周旋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民族国家正在兴起,其中最强大的国家都在攫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所以一个拥护民族主义,赋予商人尊贵和重要地位,为经济和军事扩张进行辩护的学派逐渐形成,并渐渐取代了封建观念,这一学派便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学派。
3 贸易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 61
3.1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61
3.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 66
4 贸易一体化模型的经验检验.....................113
4.1 欧盟:一个较为理想的一体化模型 ..................114
5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困难.............. 131
7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福利模拟
一个运转良好的区域贸易集团(Regional Trade Bloc,RTB)可以促进其成员方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提高,因为它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增加生产者所面临的竞争。关税壁垒的降低可以使市场扩大,这通常会给更多有效率的生产商进入一国市场的机会,而此前他们的产品因承受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而价格高昂。
但贸易集团在增加贸易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效率扭曲。贸易集团通常会增加成员方之间的贸易量,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该贸易集团是在“创造”贸易(允许来自集团内其他成员方的便宜产品替代本国生产的价格更高的产品),还是在“转移”贸易(集团内进口对面临同等关税时价格更低的集团外产品的替代)。
7.1 次区域 FTA 的效果模拟——基于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Gravitation Model)最初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定律,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通过一系列研究将引力模型修改后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
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首先用“冰山”模型讨论运输成本对贸易量的影响。Anderson(1979),Helpman(1987),Bergstrand(1985,1987)以及 Anderson和 Van Wincoop(2001)将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相结合研究了引力模型,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 GDP 之积成正比,而与交易费用成反比。
本文将采用引力模型分析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对区域内、外经济体贸易流量的影响。作为研究需要,作者首先对引力模型及其理论进展进行一下梳理。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Krugman and Venables,1990)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说。在这一学说中,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将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壁垒作为地理因素予以考虑,贸易壁垒变量考虑了产业集中和人口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这一模型的核心是说明由于生产结构和收入差距的增大,区域一体化给某些成员国带来危害的可能性(与贸易壁垒的减少程度有关)。
结论
东亚是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提并论的世界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东亚的区域主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东亚贸易的实践难以用传统的贸易自由化理论以及以欧盟为代表的“同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进行解释,相反,基于贸易一体化的“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模式的框架却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东亚各经济体目前的贸易实践是一种基于垂直专业化和区域生产网络的“异质”结构成员间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阶段之一,即贸易一体化阶段。
同时,本文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如下一些基本结论:
◆专业化分工几乎是所有区域一体化合作进程的前提。分工体现在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新兴古典学派的思想之中。不同经济学流派都对专业化分工对贸易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论述。分工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理由是,分工能导致不同经济体之间交易费用的降低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是基于欧盟这个“同质”成员结构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得出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一体化的路径模式会适用于像北美或东亚这样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一体化实践。不同经济体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动机和目的有着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超出了“区域”的范畴。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不同 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的特点、形成条件、形成机制以及最终目标等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提出,按成员结构的不同,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划分为“同质”结构成员间的一体化和“异质”结构成员间的一体化,这是对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基于欧盟的一体化经验和东亚的一体化实践,作者提出:和欧盟这个“同质”成员结构的一体化组织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一体化)有所不同,东亚的一体化路径要经历如下的发展阶段:贸易一体化(包括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基于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货币安排为代表的经济联盟以及共同体安排等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作者认为,“异质”结构成员间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并非是“同质”结构成员间的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而是一种共同体制度安排,这是“异质”结构成员间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最终归宿;
◆首次把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按成员结构的“同质”或“异质”作了不同的划分。这是对区域一体化理论研究的补充、完善和创新;
◆对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以及东盟(ASEAN)等典型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进行的经验检验表明,贸易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一体化理论架构基本上可以合理的解释“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现象;
◆即使都是“异质”成员结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也由于区域的规模(成员经济体的数目、市场容量的大小)、“异质”的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距、社会制度差异、文化背景、民族偏好、宗教等)的不同而使贸易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参考文献(略)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