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基于创新能力和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5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立足于我国创新的实际情况,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源依赖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我国沪深两市 A股市场上市公司在 2014-2016 年发布公告的创新投入行为为样本,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帮助企业在全球科学技术的竞争和行业发展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企业的良好声誉,使企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创业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放眼世界来看,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企业都高度重视自己的创新工作,并且都有数量庞大且技术含量极高的创新成果。在全球 2018 年的统计中,世界创新 1000 强的企业创新研发费用高达 7820 亿美元,1000 强企业的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4.5 个百分点,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统计局现有的数据来看,近 20 年来国家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前所未有,其中企业已经成为其中的主力军。2018 年创新人员全时当量 438.1 万人,是1999 年的 5.33 倍。2018 年创新投入总量为 19677.9 亿元,占当年 GDP 的 2.19%,是 2004 年的 10 倍,是 1978 年的 372 倍,其中企业创新投入 15079.3 亿元,占当年创新投入的 77%,比 2004 年时的 65%增长了近 10%。如表 1.1、1.2 所示。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中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一)事件研究法
本文以企业发布创新公告为事件,研究企业进行创新项目投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即反映在公司的股价异常波动中)。根据之前的文献,选用了事件当天及前后各 3 天为事件窗口,前 180 天为估计窗口来研究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文献研究法
通过知网搜索大量前人的高质量文献,研究国内外关于企业价值已有的研究成果,基于创新公告发布的情况,寻找能够对减弱企业创新投入短期内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损害,并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减弱创新投入后在短期内对企业价值的损害找到好的办法。
(三)实证研究法
本文通过 CSMAR 数据库和 WIND 数据库搜集相关数据,通过 EXCEL 进行统计筛选,并剔除了其中数据不全的样本,利用 STATA15.1 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分析,回归分析,检验以证明本研究的有效性,准确性。
二、技术路线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已有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创新投入对比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选择创新项目公告发布为事件,研究企业短时间内市场价值变动。并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产业性质是否会对于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之间产生影响。重点分析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以及创新能力和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最早是由 LouisBachelier在 1990 年提出的,之后引起了 Working、Cowles 和 Jones 等人的研究,但都未获得极大的关注,直到 1970 年 Fama 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有效市场假说这一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首先假设了一个有效的市场,在这个有效市场中需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没有交易费用、税收以及除交易标的外其他的费用;二是信息能够完全畅通、准确、及时流转的,投资者和企业所掌握的信息是一样的;三是市场的交易者都平等的参与交易,都是独立的个体且个体无法影响市场;四是投资者不存在偏好,是理性的进行交易并追求效益。那么在这个市场中,股票的价格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的价格(即体现股票市场中企业现在价格也能够反应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两者是一致的),除非这个市场被操控,否则投资者无法获得高于市场收益率的超额利润。即他认为市场有效的含义在于股票价格总是能够充分反映所有的信息,如果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市场是有效的。
Robert 在 1967 年首先提出将有效市场分为弱式市场价格、半强式市场价格、强式市场价格。1970 年,Fama 在 Robert 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证券市场,将其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weakFormefficiency),在这个市场中企业的股票价格包含了全部的历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股票每次交易的价格、数量,买卖双方的收益等信息),在这个市场中通过任何分析手段预测股票历史价格信息的行为都是为无效的,都无法使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在这个市场中可以通过分析股票的其他基本信息(如财务公开信息)获得对超额收益。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创新投入研究现状
(一)创新投入的概念
要研究创新投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新,创新是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 1912年,是由当时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 Schumpeter 提出的,在他《经济发展概论》中第一次出现了“Innovntion”一词。他提出创新是企业基于目前拥有的资源,重新组合到新的生产体系之中,以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因此,创新投入即在创新过程中投入的资产、设备、原材料、人员等一系列的支出。
张福志(2016)提出创新研发活动所需要各项费用支出都可以看作投入的一部分,这些支出本质上都是企业的资金投入。
林慧婷、王茂林(2014)分析了创新投入的特性,他们认为它不同于一般投资,创新结果极具不确定性。
Afuah(1998)认为创新投入能够获得将新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创新投入的结果可以是新的共识,也可能是一项或多项新的技术。因此,在描述创新投入不能拘泥于一种行为或概念,它也可以是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服务、新的共识,也可能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Freeman(1982)、Roberts(1988)提出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可以进行创新投入的范围不应当仅仅包含产品的创新,同时还应当涵盖一个行业或者市场的创新,或者说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Shrivastava、Souder(1987)提出创新投入的内涵应该比一般的投入更为广泛,主要包括七种情形:一是现有的两个及以上事物通过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给人以从未有过的体验。二是一个全新概念的产生到最终产生增值一系列过程。三是新方法的从产生到最终被使用的过程。四是利用新的改变社会的能力。五是新的创意或者从未有过的想法、概念。六是新的组织架构和社会结构。七是任何从未被发现、出现、产生过的事物。这些都是创新投入的范围。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学者都试图从不同内涵和外延定义创新投入,但是他们的观点中都明确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创新投入是企业为了进行创新所支出的所有费用的总和,同时创新投入也是有风险的。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22
第一节 研究假设....................................22
一、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的关系.......................22
二、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23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30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30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30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39
第一节 研究结论..........................39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39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 A 股为研究样本,剔除 ST 企业。在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企业累计超常收益率进行计算时,剔除无法满足事件窗口与估计窗口的企业及相关变量缺失的企业。
本文的企业创新公告数据来自 WIND 数据库,WIND 数据库资讯是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企业,其中的公告信息详尽,能够满足本文研究的需要,根据2014-2016 年企业发布的所有创新公告,逐一详细阅读公告内容,选择与企业发布创新活动相关的公告,排除因分红、重组等可能会影响股价波动的样本。
创新投入、股票价格、专利数量、产权性质等数据来自 CSMAR 数据库,CSMAR 数据库是我国目前相对来说规模较大、数据也比较全面的经济金融研究型数据库,能够满足本文对于企业相应指标的数据要求。
最终通过WIND数据库及CSMAR数据库收集到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共460个。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我国创新的实际情况,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源依赖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我国沪深两市 A股市场上市公司在 2014-2016 年发布公告的创新投入行为为样本,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的短期的市场价值有负向影响。这表明投资者会出于对企业创新短期内无法收到回报以及风险大、周期长的等特点,在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后的短期内降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
二是在创新能力对创新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调节方面,主要通过对企业发明专利的研究,同时兼顾专利总数、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来进行分析,创新能力对创新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这表明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专利数量越多(尤其是发明专利),投资者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就越认可,从而能够降低对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的低估。因此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三是在产权性质对创新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的调节方面,因此根据本研究样本回归得到结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创新投入后降低企业短期市场价值是有差异的,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拥有丰富的资源,在行业内也往往具有垄断地位,投资者对于国企的信心远高于非国有企业,而且从实证回归结果上来看两者结果也并不一致。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