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居住偏好实现与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193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结合我国农村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和主观居住偏好的多样化特征,利用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引入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模型中,将居住偏好是否实现引入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析中,在丰富相关文献的同时,还可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一定决策借鉴.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16 年末,全国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已达到 2.31 亿,占总人口的 16.7%①,联合国全球人口发展报告预测,到 2050 年,这一比重将升至 36.5%②。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老年人居住现状如何?如何居住能够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伴随着经济发展,以及过去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大规模人口迁移,我国农村的传统家庭结构不断向现代转型。就代际居住安排而言,主要表现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大幅下降,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的老年人比例不断攀升。1982-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比例显著下降,而独立居住比重大幅提升(胡湛和彭希哲,2014)。2000、2006 和 2010 年三次全国老年人专项调查近十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居住独立性增强,与配偶单独居住已成为中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曲嘉瑶和伍小兰,2013)。2008 年,独自一人或仅与配偶一起居住的农村老年人比例合计达到 41.3%(杨恩艳等,2012)。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孝道伦理所强调的亲子共住、乃至三世或四世同堂,已经不再是所有农村老年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方式。2000 至 2010 年间愿意与子女同住的中国老年人比例从 58%下降至 47%(曲嘉瑶和伍小兰,2013)。张丽萍(2012)基于 2011 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发现,接近三分之二的被访老年人希望自己居住或与配偶同住。在此过程中,与成年子女间的现实居住安排和老年人主观居住偏好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现实中不论有无配偶,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的比例较低,这会对老年人的主观福利产生较大影响(刘西国和刘晓慧,2017)。

能否实现理想居住偏好影响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而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又依赖于他们相对于子女的经济独立性。刘西国和刘晓慧(2017)认为居住模式能否促进老年人福利提升,关键在于老年人的主观居住选择偏好能否得到满足。但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现实居住安排,并非单纯取决于其个人意愿,而更多的是与成年子女讨价还价的结果(Takagi and Silverstein,2011),老年人的现实居住安排是否与其主观偏好一致,则主要取决他们相对于子女的经济独立性,即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家庭内经济独立性会进一步通过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文使用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对农村老年人的现实居住安排、主观居住偏好以及居住偏好实现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采用 logit 计量模型分别考察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和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在丰富相关文献的同时,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满意度提供一定决策借鉴。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设置如下研究内容:
(1)理论分析。通过讨价还价理论与自我差异理论分析老年人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其自身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机理,为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2)农村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主观居住偏好以及居住偏好实现现状分析。主要基于 2013 年 CHARLS 数据,通过统计描述方法从个人层面考察农村老年人与子女间的实际居住安排现状、农村老年人自身居住偏好现状以及不同居住偏好实现情况。
(3)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实证分析。采用 logit模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考察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
(4)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实证分析。主要通过计量模型探讨二分变量居住偏好实现与否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考虑到居住偏好实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程度差异,因此,进一步考察居住偏好实现程度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5)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从现实出发,提出能够促进农村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并进一步达到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

2 文献综述

2.1 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影响研究
相关研究已经发现,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夫妻婚姻幸福、离婚概率以及家庭暴力等存在显著影响。例如,Bertrand et al.(2013)发现,妻子经济独立性相对丈夫更高,更容易造成婚姻满意度和家庭生产力下降,夫妻离婚的可能性也更大。因而,妻子潜在收入高于丈夫时,妻子将不太可能进入劳动市场参与工作,即便参与工作,工资水平也应低于潜在收入水平。Kalmijn et al.(2007)也证实,妻子收入水平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时,夫妻间经济收入差距扩大将提高离婚概率。妻子经济独立性高于丈夫,不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与家庭的稳定发展,而 Eriksson and Stenberg(2015)对瑞典家庭的研究结果并未表明男性应该具有较女性更高的经济独立性。此外,还有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上独立性增强,女性自尊和平等意识上升,与传统的男性权威相抗衡的能力上升,因而女性经济独立性上升对农民工家庭婚姻暴力有显著抑制作用(李成华和靳小怡,2012)。与该研究结论相反,Weitzman(2014)指明,与配偶相比,经济独立性更高的女性将遭受更频繁、更严重的家庭暴力。

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老年人的影响研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陈彩霞(2000)在其文章中指出,老年人年老体衰,经济收入低,而其子女却能依靠体力及其他手段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由此产生的代际收益差别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较低,因此,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是农村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孙鹃娟(2017)也提出,提高老年人的经济独立性而非提倡家庭加大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才是真正保障老年人在经济上老有所养的关键。
老年人在家庭中经济是否独立以及独立的程度会直接影响老年人在家中的话语权,并进一步影响其自身的决策力。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前提下,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能力下降,老年人依靠劳动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不断下降,依靠成年子女给予物质、经济支持的可能性上升,家庭内经济独立性下降,或直接削弱老年人在家中的话语权,从而可能迫使他们在居住安排决策过程中向子女做出妥协。
..........................

2.2 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研究
目前,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并依赖子女养老的现象在中国较为常见,但老年人独居或者只与配偶居住的比例也大幅上升。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老年人居住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其主观居住偏好的多样化。但是,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与主观居住偏好间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近年来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2.2.1 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现状研究
(1)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现状研究

现实居住安排反映了家庭的形成和家庭生活的组织方式,在层次结构上决定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尤其是父代与子代之间的互动(陈皆明和陈奇,2016)。张丽萍(2012)将老年人口现实居住安排定义为老年人所处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联系,即老年人给予与收获的支持。已有研究主要关注老年父母是否与他们的孩子共住,或者是否独居、只与配偶居住(Bian et al,1998;Zhang,2004; Zimmer and Korinek,2010)。相关研究发现,台湾(Chu et al,2011),日本(Takagi and Silverstein,2011),韩国(Kim,2010)老年人共住率较高。Zeng and Xie(2014)发现,三分之二的 65 岁及以上中国老年人与成年孩子居住。印度奥里萨邦数据显示,15%的老年人独居或与配偶居住,85%共居,农村独居比例高于城市(Panigrahi,2010)。Alavi(2011)表示,马来西亚农村地区 92.8%的子女与父母、公婆或岳父母居住,43.1%的城市被访者与父辈同住,36.6%与父辈临近居住。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同住(Zeng and Xie,2014;Panigrahi,2010;Alavi,2011)。但随着家庭孩子数量下降、妇女参与非农劳动、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传统家庭居住模式经历了重大变化。一些研究评估了中国老年人现实居住安排情况,发现共居模式在过去发生了改变(Bian et al.,1998;Chen and Short,2008)。曾毅和王正联(2004)研究表明,转型中的中国家庭规模下降,核心家庭数量上升,老年人独居或只与配偶居住比例上升。孙鹃娟(2013)也发现老年人与子女共住的比例不高,空巢化趋势明显。与子女分开居住有利于避免由观念、爱好和习惯差异导致的两代人间的矛盾。老年人与已婚儿子毗邻而居不影响日常照料,父母与子女共住以及隔代居住的可能性都下降,自己居住或只与伴侣生活可能性增加(张文娟和李树,2004)。子女经常看望、照顾老年父母,并与他们保持联系能够提升老年人效用水平。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既便于子女向老人提供照料,又能尊重个体生活空间,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更加契合,越来越被认可与接纳。也有学者通过 2012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只与配偶同住是我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但,高达 44.6%未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子女居住在省外(唐天源和余佳,2016)。

...........................
3 理论分析.........................................15

3.1 理论基础..........................................15
3.1.1 讨价还价理论...................................16
3.1.2 自我差异理论............................16
4 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21
4.1 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及构成........................21
4.2 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22
5 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32
5.1 模型与变量设置...............................32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34

5 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5.1 模型与变量设置
理论上,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不依赖于他们和成年子女间的居住安排,而更多地取决于居住安排是否与他们的居住偏好相匹配。参照已有研究,我们将居住偏好实现引入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方程,使用二元选择模型考察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地,设定如下 logit 模型: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本文使用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家庭内经济独立性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居住偏好实现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居住偏好实现程度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差异。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农村地区,与成年子女间的现实居住安排和老年人的主观居住偏好存在较大差异,近五成老年人未实现居住偏好。现实居住安排方面,老年人主要与成年子女居住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与成年子女间的居住安排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就主观居住偏好而言,老年人更倾向与成年子女同住或与成年子女同村不同住,希望与成年子女不同村住的老年人比例较低。与成年子女间的现实居住安排和老年人的主观居住偏好内部差异明显,未实现居住偏好的老年人高达 49%。这意味着,大比例老年人居住意愿未得到尊重,其中还包括很大比例可能因与成年子女存在矛盾而不与成年子女同住,以及可能因成年子女外出谋生而与成年子女不同村住的老年人。因此,这部分无法实现居住偏好又无法得到成年子女日常照料的老年人是社会化照料服务机构应重点关注的群体。
(2)实证结果表明,各居住偏好下,家庭内经济独立性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的概率随着其家庭内经济独立性的提高而提高。即老年人收入中来自子女的部分占比越低,老年人在现实居住安排上的讨价还价能力越强,最终实现最偏好的居住方式的可能性也越高。虽然退休金或养老金占比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退休金或养老金占比对农村老年人实现与成年子女共同居住偏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高农村退休金或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水平对降低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程度,增强其讨价还价能力,提高实现居住偏好的概率,最大化其居住效用,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