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新产生的金融需求,甚至部分存款机构出现了资金来源萎缩、信用降低、盈利下降等情况。美国监管当局为了使传统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放松了要求,正是这次监管的调整,给了影子银行扩张和的机会,但影子银行真正的被大众所熟知还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不能单一的归结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与美国经济环境和金融体系的关系也不简单的是诱因的关系,不能简单的概括为因果关系。影子银行顺应市场的需求,在资产的供需中架起了资产流动的桥梁,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监管制度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保驾护航,影子银行的存在放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为金融体系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而且在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传染性和期限错配等特性的影响下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影子银行的存在不断的在优化金融创新的部分。但由于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和受到的监管不全面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性行、不透明性和易产生期限错配的特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和网络化,影子银行体系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内容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从影子银行进入公众视野的美国经济危机入手,介绍了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影子银行风险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影子银行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给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定一个理论基础,同时也对影子银行的构成、特征和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三部分是影子银行的风险识别。这一章是本文的研究的基础,分别阐述了影子银行风险因素的选取、选取的原则及影子银行风险因素的识别,并设立了外部环境风险因素和内部运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设计,对所选取的因素进行不同方面的详细的说明,采用二级的层次分析法,在外部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中选择了宏观金融风险、金融体系运行风险和国际经济风险等2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在内部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了对在本文研究的影子银行口径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影响较大的信用风险、监管套利风险和流动性风险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是影子银行的风险测量。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有效性,选取了2006-2016年的200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在选取的数据后,将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采用熵值法设定权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评价研究,按照设定的分数标准作出安全或者危险的风险评级,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
.........................
2影子银行风险的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尽管,影子银行规模的计算口径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本文在下文的研究中采用的是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2012)将影子银行界定为由窄到宽的四种口径:分为最窄口径、较窄口径、较宽口径和最宽口径。如图1-1
.........................
2.2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的风险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经济和金融的环境,和影子银行内部自身的风险情况,在外部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中,主要涉及宏观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稳定、政治风险等外部风险,对影子银行的宏观影响因素十分繁杂,本文就不在此一一赘述。本文主要介绍影子银行运营中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往往因为投融资双方存在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上升一一投资者往往出于对资本的趋利性,选择更高收益率的长期影子银行产品,而融资者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同时还有商业银行吸纳资金的激烈竞争推波助澜,将会选择成本更高的理财产品。为稳定高收益率以吸纳更多资金流,商业银行可能选择发新产品还旧产品来缓解因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兑付危机,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用风险。国内的影子银行系统相关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高于一般存款数倍的收益率,但影子银行产品却不一定基于高质量的稳定收益项目,一旦投资项目出现亏损,将无法如约偿还本金和承诺的利息。根据2016年末的信托业资金投向统计,目前我国信托产品除证券、基金外,各种实业和服务业。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走势表明,信托产品的行业投向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强周期性。企业尤其是采矿业和制造业企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利用率的持续走低必然给这些行业带来利润的下降,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相关信托产品无法按时还本付息,造成违约风险;另一方面是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强周期性行业,地产价格泡沫带来的“虚假繁荣”可能会吸引信托产品投资者短期投机对可能出现的周期性回落缺乏警惕。
........................
3.1影子银行风险因素的选取............13
3.2影子银行风险因素选取的原则..............13
4影子银行的风险测置.............19
4.1影子银行外部环境风险测量研究...........19
4.1.1数据的收集.............19
4.1.2数据的预处理...........20
5影子银行风险预警研究...........31
5.1.1回归估计与判定结果分析...........31
5.1.2决定性因素分析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34
5影子银行风险预瞀研究
5.1回归估计与判定结果分析
.......................
结论
通过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
第一,通过2006年到2016年影子银行业务外部环境风险测量研究可以看出,最终造成E的总分之间的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宏观经济金融风险,而其中,造成分数过低的原因来自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E13、存款增长率E14和贷款增长率E15这三个指标。其它指标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的不断扩张带来的潜在的金融风险积累不容忽视,影子银行抵抗外部环境风险的能力也应进一步提高。
第二,通过206年到2016年内部运营风险测量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影子银行业务的内部运营风险状况整体好于2006年到2009年,表明监管当局近几年已经开始重视对于影子银行业务内部运营的风险控制。对评分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显示,总分的增长趋势和信用风险得分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所以最终造成总分之间的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信用风险。其中,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率和拨备覆盖率都呈逐年较好的趋势,说明影子银行业务信用风险指标整体乐观,信用风险转移风险目前也在可控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