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05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可见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还有约 6 亿多农村人口,要实现我国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国人民全面富裕,种种理想都离不开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让我国 6 亿多农民真正富起来,如何让我国农村经济真正发展起来。虽然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总体说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是具体来看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都与城市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明显。虽然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推出各种惠农、助农政策,可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为我国农村基本生产制度已经实行了近 40 年之久,改革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情况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比如因为经济发展的人口转移、社会环境文化的变化,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激励模式只能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和生存问题,并不能完全使其过上富裕的生活。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应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许多地区而言,农业发展应该是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这些方式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个农民是无法完成这样的模式转型,政府虽然能支持少部分地区进行农业产业升级,但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足够的财政支持这一事业,这时必然要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过程的转型。再谈到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从农民变为城市居民。从户口本上看这也许仅仅是概念的变更,但事实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有高额的成本,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金融支持。另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比如购物、旅游、教育投资等开销越来越接近城市消费水平,由此对于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有广泛和迫切的金融需求,用以支持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

.........

1.2 研究意义

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面对农村旺盛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明显不足,如何让农村和农民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激发农村金融的活力,使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作为农村金融的发动机。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的关键还在于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顺利进行起来,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铺平道路。一个方面土地流转进行起来,从前的“小田”变成“大田”,大型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才有用武之地,另一个方面农民在“大田”进行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水平与效率,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土地流转也有着广泛的金融需求,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支持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顺利具有实践意义。目前农民只是拥有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进行耕作生产,取得基本收益。土地作为农民的重要资产,目前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金融价值。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莫大浪费。农民应该围绕着土地开展一系列的金融活动,有理有据的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在存分的金融供给下,才能促进农民的生产力发展、消费水平提高、个人发展意愿实现,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因此本文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

第 2 章 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理论研究

农地金融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体系,所涉及的理论与基础概念较多,而我国国情与相关制度特殊,对于基础概念的界定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对农地金融整体把握非常的重要与关键。这个部分列举本文所涉及的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1978 年开始我们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所拥有的产权并不是完整的土地产权,具体来说农民并没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体农民拥有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收益权及不完整的土地处置权。因此,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来说,我国的土地流转的含义指的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也就是在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让渡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我党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政策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调整和改变,2008 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开始表示:农民可以流转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发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的经营,并提出了流转的五种主要形式:转包、互换、出租、转让、股份合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法人主体进行规模经营。2013 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在坚持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和主体以及承包关系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赋予农民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以及适当合法地使用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担保等权利。

...........

2.2 相关基础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歌德史密斯等多位经济学家通过 100 多年来有关 30 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该研究理论认为,金融活动越活跃越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越完善,金融活动越丰富,金融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来看,例如金融能够提高储蓄率,储蓄能增加投资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金融资本、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与动力,金融业一旦发展不良,或者出现危机,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出现融资困难,实体经济萎缩,经济增加变慢甚至出现倒退[17]。具体谈到农村金融发育与农村经济的关系,金融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K,L,M,A)可知,在劳动力 L、土地 M、农业技术 A 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业资本 K 的投入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产出,农业资本 K 投入越多,农业产出就越多而金融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资本 K 的投入[18]。总的来说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同样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

..........

第 3 章 我国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11

3.1 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历史回顾.........11

3.1.1 建国后我国特色农地制度发展........11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分析........12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现状...........12

3.2.1 我国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概况.........12

3.2.2 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13

3.2.3 诸多地区进行农地金融试点............13

3.3 我国农地流转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14

第 4 章 德国农地金融体系成功经验借鉴....19

4.1 德国农地金融体系的概况.......19

4.2 德国农地金融体系的主要特点.........20

4.3 德国农地金融体系的经验启示.........22

第 5 章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调研......23

5.1 湘潭市雨湖区地区概况..........23

5.2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的概况........25

5.3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概况............28

5.4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的 SWOT 分析.........30

5.5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调研启示........33

第 5 章 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调研

为了更好的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农地流转金融支持这一问题。作者对湘潭市雨湖区农地流转金融支持情况做了相关调研,拜访了湘潭市雨湖区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实地了解了湘潭市雨湖区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有关情况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5.1 湘潭市雨湖区地区概况

5.1.1 地理自然情况

雨湖区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古名胜“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以及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截止 2015 年,雨湖区辖总面积 451.39 平方公里,12 个街道、4 个镇、2 个乡,2013 年总人口 528824 人。截至 2013 年,雨湖区辖 12 个街道、4 个镇、2 个乡;分别为:城正街街道、平政路街道、云塘街道、雨湖路街道、中山路街道、窑湾街道、广场街道、羊牯塘街道、和平街道、昭潭街道、先锋街道、护潭街道 12 个街道;鹤岭镇、楠竹山镇、姜畲镇、响塘镇 4 个镇;长城乡、响水乡2 个乡。湘潭市雨湖区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地形东低西高,中部低南北部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阳光充足、气候适宜居住,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7.2 摄氏度,年均降水量 1320 毫米,无霜期 273 天。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夏秋较干。境内地貌多样,多为丘陵,资源较丰富,其中鹤岭镇的锰矿探明储量为全国第一,有“中国锰都”的美誉,雨湖区主要林木有 62 科 266 种,常见树种有樟树、杉树、枫树,珍贵树有银杏等。全区动物资源 216 中,其中禽畜有猪、牛、兔、鸡、鸭、鹅等 16 种,野生动物 80 中,鱼类资源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等,贝壳类有螺、蚌等。

........

结论

通过前文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已经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与现状,并尝试着从组织原则、组织架构、产品架构、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基本的结论:第一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不管是对照国外其他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情况,还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都不难得出这个基本结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表象集中在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上,这也是本文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不能简单的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农村金融也在随着发展,实际情况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滞后已经明显抑制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各界应该冷静的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实际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激活农村金融的活力。第二我国农地金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复杂性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是理论的复杂性,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广,涉及到的理论众多,许多理论交叉在一起让这个问题的研究变得复杂。其次是历史的复杂性,我国的国情特殊,有关农地制度的变迁历史也较为复杂,许多制度也是特有的,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一定要参考历史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的对照国外的发展情况,也不能简单的根据现状得出结论。还有是现实的复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的经济政策也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讨论农地金融问题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能机械的套用别的地区的经验,应该因地制宜、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第三我国农地金融发展还有较长的过程,相比较于国外农地金融的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也不够完善,加之我国较为复杂的国情,任何的改革都不能冒进,可以想见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发展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应该保持耐心,细致的去分析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尝试性的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