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理论中我国高校教育财政投资机制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28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作用,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国提出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也取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增加到230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144.7万人,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充分的政府教育投入。


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也给高等教育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2010年7月29日正式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12年)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一时间,有关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又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从政府包办的高度集权向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分权发展的,这个过程也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下分权程度不断调整的演变过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重新划分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责任上的划分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致使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出现责任越位与缺位并存,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出现责任缺失与过度并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重点分析分税制改革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试图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缺位与越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梳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整体上总结各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发展的特点和弊端,以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发展的因素,揭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把握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现代化的走向。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本文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发展过程,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从财政分权的视角,重点分析分税制改革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现状。目前,我国传统体制下所形成的由国家财政“统包”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已经打破,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上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中央和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缺位与越位并存。
第二,本文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出发,以宏观制度视角和微观改革实践领域为基点,探讨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上的“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中央和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缺位与越位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为优化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以及完善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一方面为确保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为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高等教育的则政投入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


2.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教育的属性及其供给方式
作为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不仅是构建教育财政框架的基本理论,也为政府介入教育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里指出,对于大部分公共服务,当个人不能充分提供时,就必须由政府来提供。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5)在《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中,通过灯塔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政府必须提供某些服务的必要性。萨缪尔森(1954)在其著名的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从“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公共产品做出了比较精确的定义,并指出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提供。总之,亚当•斯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萨缪尔森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来提供。随后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是失灵的,所以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然而,现实中除了存在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外,还存在着不同时具有“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目后,每增加一个人将会减少原来消费者的效用,这为我们探讨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方式提供了前提。


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31-44
3.1 教育财政的"中央统一财权.......................31-34
3.2 教育财政的"分级财政.......................34-37
3.3 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公.......................37-39
3.3.1 多渠道投入形成阶.......................38
3.3.2 多渠道投入拓展阶段....................... 38-39
3.4 不同时期教育财政体制的绩效评价....................... 39-44
3.4.1 国家教育财政体制.......................40-41
3.4.2 分权化教育财政体制....................... 41-42
3.4.3 公共教育财政体制.......................42-44
4. 财政分权下我国高等教育财....................... 44-59
4.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44-55
4.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 55-59
4.2.1 中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责任....................... 55-57
4.2.2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责任....................... 57-59
5. 公共教育财政转型中中央....................... 59-67
5.1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59-62
5.1.1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差异....................... 59-60
5.1.2 各地区间财力差距 .......................60-62
5.2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62-64
5.3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64-67


结论


第一,尽快制定《高等教育投资法》,在法律上对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规范。这不仅可以为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提供最根本的保证,同时也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责任上的法定化,严格规范各级政府的投资行为,并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将高等教育的“财权”和“事权”统一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保障高等教育投资落实到位,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拥有稳定的经费来源,进而真正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尽快修改《捐赠法》一。目前一些高校己经意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在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校友关系吸引社会捐赠,因此,政府应尽快修改《捐赠法》,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基金和实行减税等各种优惠政策来形成诱导机制,充分发挥除财政投入和学杂费以外的多渠道的筹资功能。
第三,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法》。结合我国已制定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法》,明确规定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以及违约责任和有关贷款管理机构的组织方式,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具有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 Jiang Guo, Yuehong Liao, Behzad Parviz. Department of Computerhttp://sblunwen.com/czxlw/ Science. California StateUniversity Los Angeles.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Workshop on Engineering of Computer Based Systems (ECBS’06).2006:1~2
[2] Chen Hao,Ying Shi, Liu Jin, SE4SC: A specific search engine for software componentsProceedings -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 2004, p 863-868, 2004, Proceedings -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T 2004:1
[3] Work . flow Mallatgement Coalition . Workflow Standard Inter-operabifity AbstracaSpecification[M],1 999.
[4] Bartusch M., Mohring R. H.,Radermacher F. J.. Scheduling project networkswith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time window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88, 16: 201-240
[5] Blazewicz J., Lenstra J. K.’ Rinnooy Kan A. H. G.. Scheduling subject to resourceconstraints: classification and complexity[J].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983,5: 11-24
[6] Chrzanowski, E.N. , Jr && Johnston,D.W. Application of linear construction.Journal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SCE, 1986, 112(4): 476-491
[7] Harmelink D. J., Rowings J. E.. Linear scheduling model:development ofcontrolling activity path[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 1998, 124(4): 263-268
[8] Harmelink D. J.. Linear scheduling model:float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1, 127(4): 255-260
[9] Harris, R.B. Scheduling projects with repeating activities. UMCEE Report No.96-26,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ML 1998
[10] Kallantzis A., Lambropoulos S.. Critical path determination by incorporatingminimum and maximum time and distance constraints into linear scheduling[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4, 11(3): 211-2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