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决定了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的程度与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空间维度的非均衡性和时间维度的阶段性特点,进而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类似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准确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阶段特点,对于协调区域内各经济体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收敛性与溢出性是金融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通过验证某一区域内部及区域间金融发展是否存在收敛性和溢出性,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该区域金融发展所处的阶段。总体来看,收敛性是长期趋势,随着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经济体之间金融发展差异逐渐缩小,整个区域金融发展趋同;溢出性是阶段性产物,当区域内一个或数个经济体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无法支撑金融发展速度,于是,具有高流动特性的金融资源逐渐转移到区域内其他经济体以寻求超额回报,即产生溢出效应。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性是收敛性的实现手段,通过溢出性,区域内金融资源、人才、信息技术在各经济体之间进行有效流动,缩小了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并最终导致趋同;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是溢出性的最终结果,随着区域内金融发展的进程,收敛性逐渐增强,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发展差异逐渐减小,金融资源由单性流动逐渐转变为平稳的双向流动,溢出性逐渐减弱,并最终保持稳定。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源自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伴随 Veble、Gerschenkro、Abramovitz 等学者对经济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得以发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对区域金融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Goldsmith(1969)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角度对多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他认为随着一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相关比率呈现渐进式上升的趋势,但存在发展极限,当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金融相关比率就不再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中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收敛性或趋同性。张杰(1995)对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内涵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和总体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逐渐缩小,总体表现出收敛的特点。他认为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是由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引起的,因此区域金融的发展轨迹也会呈现出“威廉姆斯倒 U”形状,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发展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李敬(2007)将金融交易效率、商品交易效率、生产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纳效率模型验证并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经历了政府干预期、市场化趋异期、市场化趋同期、效率差异稳定期四个阶段。在区域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干预较多,区域金融差异总体较低,并伴随一定程度的收敛趋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金融发展开始出现差异并存在逐步扩大的趋势。当这种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金融发展的趋同趋势开始逐渐显现,并最终达到稳定。
……………
2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与溢出性相关理论
2.1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
金融收敛性的概念来源于经济收敛性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索洛(Solow)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表明,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率递减,任何一个经济体在长期内都会逐渐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路径。Mankiw(199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条件收敛,即经济发展的收敛性是有条件的。Galor(1996)又在上述条件收敛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俱乐部收敛概念。学者们根据经济收敛理论的研究发现,经济意义上的收敛在金融领域同样适用。Goldsmith(1994)认为当金融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敛性。进一步,他指出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主要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金融系统的增长速度与初始的静态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沿用黄桂良(2011)所给出的定义,即“随着区域经济增长趋于收敛,各经济体的金融发展趋于一个稳态,落后经济体金融发展速度高于发达经济体,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的倾向,金融发展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具体来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收敛体现在各经济体金融发展水平的收敛、金融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是区域经济系统自我发展的内在属性,反应了不同经济体之间金融发展的动态趋势。
…………
2.2 区域金融发展溢出性的相关理论
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溢出可以分为知识溢出和资本溢出。Myrdal(1957)阐述了溢出效应的“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机制。在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金融集聚论和金融中心论。根据金融集聚理论和金融中心论的观点,区域金融发展溢出性是伴随着金融集聚所产生的,是金融集聚的必然结果。孙晶(2013)指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金融发展也同样存在非均衡的特点。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区域内不同经济体在金融资产规模、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活动强度的差异。金融活动强的地区会形成较“密”或较“厚”的金融空间;金融活动能力较弱的地区会形成较“疏”或“薄”的金融空间。由于资本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创新能力强、资本流动性高等诸多优势,金融资源会逐渐在金融活动强的地区出现集中趋势,并形成区域金融增长点,即产生金融集聚效应。但这种趋势并不会无限的持续下去,当集中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集聚地金融供给超过金融需求时,金融机构间竞争逐渐加剧,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逐渐下降,追逐利润的金融资源会在一定地域范围向周边地区转移,即产生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特性。
…………
3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概况 .........18
3.1 甘肃省金融发展的总体概况 .......18
3.1.1 金融发展水平较低......18
3.1.2 金融业产值较小,但增加态势明显 .........19
3.1.3 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主体......19
3.1.4 融资渠道以间接融资为主......20
3.2 甘肃省金融发展的区域概况 .......21
4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与溢出性的实证检验....26
4.1 研究设计 .....26
4.2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的实证检验 .........27
4.2.1 检验方法 .......27
4.2.2 检验结果 .......28
4.3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溢出性的实证检验 .........30
4.3.1 检验方法 .......30
4.3.2 检验结果 .......34
4.4 小结 ........36
5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与溢出性的原因分析....37
5.1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的原因分析 .........37
5.2 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溢出性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38
6 推动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兰州地区金融集聚力度
兰州不仅仅是甘肃省省会城市,也是西北最大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网络、商贸中心,随着经济金融发展的外部条件得以逐步改善,应当紧紧把握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兰州地区金融集聚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以发达的金融带动经济繁荣,实现甘肃省经济金融全面发展。一方面,省政府应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合理引导和鼓励具有较大规模和资金实力的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特别是要加速诸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在内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兰州-白银核心区设立其相应的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另一方面,加快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推进地方金融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改组改造,强化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华龙证券、华龙期货等本土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能力,充分发挥各家机构现有的特色优势,大力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地方带动地方、金融支持中小的甘肃特色金融机构体系。此外,应当进一步鼓励甘肃省内重点企业在兰州地区设立总部,充分发挥兰州地区的总部集聚效应,降低相关金融交易成本,进而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兰州,促进核心地区金融业发展的主体规模。
……………
结论
本文立足甘肃省金融发展实际,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在对甘肃省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甘肃金融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初步判断。以此为基础,本文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甘肃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本文提出了提升甘肃省金融发展阶段的对策建议。本文形成的结论主要有:现阶段甘肃区域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趋势,全省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逐步增大,与此同时,也未出现十分显著的溢出效应,兰州-白银核心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根据区域金融演进理论,能够判断当下甘肃省尚处在金融发展的集聚阶段。因此,为提升甘肃省金融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兰州地区的金融溢出效应,缩小省内各区域间得金融发展差异,在加强兰州地区的金融集聚力度的同时,要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加快省内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最终达到全省经济金融协调有序发展。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