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框架碳金融体系运行之体制设计与政策安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50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之一,始终严格对待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快实现粗放经济向环保型经济发展的转变。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一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又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当中经济增速位列第一的,经济运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并不是单纯的工业化改革问题,重中之重的应该是“发展方式”和“怎么发展”的问题,绝不应该单纯地追求 GDP 的增长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目前仍然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传统能源在中国发展经济过程中占据能源消耗的 80%以上,高耗能、高放排、高污染、低效率的情况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对于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低碳经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降低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的使用数量,而是更应该注重如何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的问题。所以,换一种视角审视中国的经济运行方式,探索适合中国低碳经济的推进架构已迫在眉睫。而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赖于低碳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更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不仅由于技术层面上的不完善,传统资源之所以从建国起始终占有中国工业产量绝大部分比例,更根源的问题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碳金融秩序与结构安排的支撑体系。中国虽然占据着相当充足和极富发展能力的新型低碳排放能源和低碳排放市场,可在研究与发展碳金融和碳资本的方向上却几乎停滞不前。目前全球主要的四个碳交易平台(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英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美国芝加哥环交所、澳洲国立信贷委托)都是发达国家引导。因此,系统研究和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架构下的碳金融支撑构架,不单单有利于在根源处令中国甚至全球的环保难题得以解决,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转变经济运行模式的进程,提高和改善中国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水平,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综上,本论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迄今为止“碳金融”始终没有一致定义。世界银行组织金融部将其定义为泛指通过购买减排量的途径对可以造成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活动提供资金来源。虽然国际气候峰会以及世界银行会议对碳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和描述,但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发展背景与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对碳金融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如罗伯茨和加西亚(2008)在《碳金融—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市场解决方案》中,认为碳金融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其交易市场包括两类新型产品,即碳配额以及与之相关的类似产品;二是碳金融与“投资”息息相关,而风险投资与清洁能源的投资,则是其中两大组成部分;三是碳金融成为评估企业生产能力的新型标准之一,这种标准会影响他们在碳市场中的投资运行①。虽然两位经济学者对碳金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这些概念的界定只局限于碳金融在市场中的操作层面,对其本质及意义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因而,这种定义也是比较片面的。全世界唯一一本关于环境金融的刊物(Environmental Finance Magazine)对环境改变问题所涉及的金融问题叫做碳金融,因此碳金融包含:气候风险管理、可再生能源证书、碳排放市场和“绿色”投资等部分。2007 年,罗得尼•怀特(R.R.White)和索尼亚•拉巴特(Sonia Labatt)发表的《碳金融:环境变化的经济对策》作为全世界最早的一部系统地对碳金融进行阐述的著作,认为碳金融的概念涵盖:①构成环境金融的一个旁系;②研究和碳抵制经济相关的经济风险和收益;③探究能够产生对应的市场基础上的衍生品,用来转嫁气候风险和实现环境成果②。
…………


第 2 章 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理论考察


2.1 低碳经济学理论
低碳经济学从属于环境经济学,而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间关系的学科,界于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地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问题急剧加速,使得经济学家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不得不质疑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于是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环境与经济问题,将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之中,建立了一门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在环境学科学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分析的内容,使得环境科学的内容得以扩充;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学融入环境科学,使得经济学也变得更加现实及客观,因此经济学对现实世界中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能力也得以增强。20 世纪 70 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虽然环境经济学在中国引进时间较晚,但是其基础理论以及前沿研究成果都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将环境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使得其在中国取得重大的进步。在中国,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路径有以下两个方向:一是独立发展,即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理论研究和教育完善;二是结合发展,即与中国经济、环境相关政策相结合,使得环境经济学具有现实意义。环境经济学无论是单独发展亦或是结合发展都体现了其鲜明的特点:将经济学融入环境学中,将环境问题经济学化,分析相关环境问题的经济内涵,提出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环境发展政策。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及环境经济手段等理论构成。
………………


2.2 低碳经济的碳金融支持理论
根据戈德史密斯的定义,一国的金融结构是由该国现有的金融工具以及该国的金融结构共同组成,包括各种现存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以及金融集中度等②。金融结构理论讨论了金融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戈德史密斯考察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这两者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1969)中,戈德史密斯首次提到以金融相关比率为主的存量和流量指标,用于对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结构进行衡量。其中金融相关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③。他对 35 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金融结构和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金融相关比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就越高,从而经济增长率就越高”的基本结论。他提出经济增长伴随着金融增长,所以经济增长越快,相应的金融发展也就越快④。戈德史密斯提出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是金融市场有效性差,资金配给方式不完善,使得政府干预取代了市场配置。
…………


第 3 章 国外碳金融发展实践及其经验和启示......... 44
3.1 美国碳金融发展实践及启示 ....... 45
3.1.1 美国碳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 45
3.1.2 美国碳金融发展的机制建设 ..... 45
3.1.3 美国碳金融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 ......... 49
3.2 欧盟碳金融发展实践及启示 ....... 49
3.2.1 欧盟碳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 49
3.2.2 欧盟碳金融发展的机制构筑 ..... 50
3.2.3 欧盟碳金融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 ......... 54
3.3 日本碳金融发展实践及启示 ....... 56
3.4 印度碳金融发展实践及启示 ....... 60
第 4 章 中国碳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实践......... 65
4.1 中国碳金融的产生 ..... 65
4.2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 ..... 67
4.3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滞后性 ..... 74
4.4 中国碳金融完善发展的可能的路径构思..... 81
第 5 章 中国碳金融体系运行的机制设计..... 83
5.1 碳金融框架下银行业运行机制研究....... 85
5.2 碳金融框架下保险业运行机制研究..... 105
5.3 碳金融框架下证券业运行机制研究..... 115
5.4 碳金融框架下其他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研究..... 122
5.5 碳金融框架下碳市场运行机制 ....... 131


第 8 章 中国碳金融实施的配套政策安排


现代市场经济实践表明,市场机制能够在各经济主体之间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在某些条件下(如涉及代际公平时)市场机制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市场调节通过多个参与人共同决策达到最终调节结果而实现的均衡具有滞后性,从而导致经济循环性的震荡及总量上的不协调。近年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带来的碳排放的增加,进而导致的气候恶化就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破坏环境而不分担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行为。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低碳经济就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仅靠市场化机制难以实现公共品的供给,也难以提高投资者发展低碳经济的意愿。针对“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有形的手”来影响市场,使资源配置渐次达到最合理的状态。就像 1970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讲:“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①”。


…………


结论


国内外的低碳技术合作还处于低级合作状态。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先进国家有责任为欠发达国家给予科学技术,然而客观发展状况同公约要求截然不同,同时“清洁发展机制”方案对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也相对不足。很多时候中国唯有在国际技术市场上通过购买才能引进。实践表明,只有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才是唯一出路。除上述产业制约因素外,碳金融自身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由于碳金融是新生事物,其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当前产业政策的制定还没有专门针对碳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缺少产业关注度。这一领域的空白不利于整个碳金融产业的深度发展。虽然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来看,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但是产业结构是与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达国家在充分工业化之后,以“外购”的形式,把高能耗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由第三产业—服务业来主导国内国民经济。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