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在货币政策的传递过程中,金融体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通过金融体系传导到实体经济的,因此,金融体系的存在影响着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范围与程度。金融体系的变化,尤其是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货币政策。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演进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在社会资金配置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候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金融机构影响力微弱,财政直接调控划拨给实体经济的资金数量,对产出的影响直接而有效。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金融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商业银行剥离了原先的政策职能向根据市场变化经营资产和负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成为了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扮演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柱角色。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人民银行剥离了商业银行业务,专司中央银行职能,其独立性与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这一阶段,真正的货币政策开始出现了,中央银行开始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十分明显。及至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并营业在随后十几年间的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中小板创业板创立等举措陆续实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筹措资金。同一时间,我国债券市场由以场外柜台交易为主转变为以交易所交易为主,交易品种与交易方式都得到了极大丰富。但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除银行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发展都较为缓慢银行贷款仍然长期占据着社会融资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整个社会的融资规模也主要体现在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上,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只要能控制住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就能调控整个社会的融资规模,进而影响到产出水平,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力显著。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社会融资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而且这些社会融资结构的相关研究往往与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研究联系起来。
较早研究社会融资结构相关概念的是德拉克里夫报告。世纪年代,英国的“货币系统运行研究委员会”在对英国货币与信用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的情况下,形成了《德拉克里夫报告》。该报告形成了所谓的“整体流动性”理论,该理论是以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信用渠道多样化趋势及其所引起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为切入点,给货币当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货币政策思路。该理论认为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我们过去所认知的货币供给因素了,而是包含了货币供给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也不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唯一金融机构了,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巳经由原先的银行系统扩大到了包括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整个金融系统;所以货币当局应该控制的就不仅仅是货币供给了,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简单来说,该《报告》把货币只看做很多资产中的一种,把商业银行只看做很多金融机构中的一种,把货币控制也只看做金融政策的一个方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利与肖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在该理论的阐述中,他们将金融中介区分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并且认为在信用创造方面,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并不在于这个创造了而那个没创造,而在于各自创造了独特形式的债务”,也就是说他们创造的债权类型可能不同,但其信用创造的本质却是一样的。同时,货币与非银行金融中介掌握的金融债权凭证可以相互取代。所以,格利和肖认为,“在一个提供各种金融资产的复杂的金融结构中,……单纯对货币的控制作为一种管理可贷资金的流动和商品与劳务消费的方法,其效率是不断下降的”。那么如果中央银行可以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良好控制商业银行的存与负债,也能同时控制好社会上那些非货币金融资产的供给量,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就不会被较大的削弱了。此后,托宾等学者也进一步发展金融中介理论,论证了各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类同性,以及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所具有的同一性。从金融机构方面看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都是资金借贷的中介,从金融资产方面看,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都是信用工具。所以,托宾等认为借款者的市场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同一个信用工具也不是只为一种金融机构使用,而许多借款者具有灵活多变的负债形式,所以,就借款者借入资金来看,各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具有替代性。此外,还有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各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诸多文献。
第二章社会融资结构分析
社会融资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情况。所以,我们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就要知道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然后去分析它的结构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
本章节作为本论文的起点,主要围绕社会融资规模基本内涵和社会融资结构的演变进行阐述,统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第二个部分阐述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历史进程,第三个部分介绍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现状。
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构成
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与理论创新,它脱胎于较为成熟的经济理论,如《拉德克利夫报告》中的“整体流动性”理论,格利与肖的金融中介理论等等,它更成长于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机构、新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顺应了金融经济发展与金融宏观政策调控的需要。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我们采用了学术界认可度较高的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表述,社会融资规模,又称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意为整体金融,涵盖了不同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以及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从金融市场看,它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间业务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金融市场。从金融中介机构看,他既包括商业银行,也包括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这一定义,目前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等十项指标。
按照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它所包含的十项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它包括本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投资性房地产与保险公司的赔偿等。二是实体经济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的金融市场上所筹措的资金。它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的净发行和非金融企业发行股票筹资等。三是其他融资工具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信贷、典当行融资、产业基金投资等。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内容是不断在扩展的。如私募股权基金等新增融资渠道,在未来条件成熟时,也可能会计入到社会融资规模中。
二、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历史演进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即社会融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与此同时,社会融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财政主导资金分配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全局,统筹资金分配,因此,这一阶段的社会融资结构集中表现为以财政投融资占绝对的比例;二是以银行为主导的社会融资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也开始发挥了其融通资金的作用,尤其是银行这一中介机构在变迁中承担起了社会上绝大部分资金的融通职责。因此这一阶段表现出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融资结构;三是多元化融资方式共同发展的市场导向型阶段。在这一时期,银行贷款仍然在很长时间占据着社会融资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社会融资方式发展缓慢,直到21世纪初,银行信贷占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才开始下滑,其他社会融资方式的比例快速上升,因此,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重要性下降以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考虑到论文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分析讨论的是第三阶段中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财政主导资金分配阶段(1956年一1978年)
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变经济金融体制以前,我国实行的都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随之而表现出的就是财政主导资金分配的社会融资形式。在这一时期,国家财政通过统一收缴企业的税收和绝大部分的利润形成强制性储蓄,再通过统一拨款来实现几乎全社会的投融资需求。当时实体经济‘所需的主要资金,即企业经营中的流动资金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就是来源于这部分财政拨款。金融在社会融资中的作用则显得十分微弱,民间高利贷活动、商业信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被明令禁止,国家债券也被暂停发行,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存在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的投融资形式——银行信贷,也被大大限制了提供实体经济资金的功能,而只能用于解决商品流动的资金需求,比如对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工业消费品的收购等。
这种财政主导资金分配的社会融资结构适应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效的支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长久以来发挥巨大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了限制生产力发展的阻力。因此,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思想,随着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财政主导资金分配的社会融资结构也逐步向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
第三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20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外延.......20
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特点.......24
三、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分析.......25
第四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29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本概念及其选择标准........29
二、中介目标的比较及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历程.......30
第五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40
一、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基本理论.....40
(一)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概述......40
(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概述.......43
第五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传导到企业和居民影响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最终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这一流程按照货币政策的变量来表示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属于货币政策的内部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工具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传递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阶段,即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递阶段。由于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产生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第二阶段所以本部分主要就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机制展开讨论。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从各自的理论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包括信贷渠道理论、利率渠道理论、资产价格渠道理论、汇率渠道理论等。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就社会融资结构对几个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展开分析讨论。
一、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基本理论
(一)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概述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不完善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银行信贷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重要项目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进而影响了投资和消费需求。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着重强调了银行信贷在金融市场上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实行的整个传导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最经典的理论为伯南克提出的,他把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分为银行贷款渠道与资产负债表渠道。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针对结论给予我国中央银行在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背景下提高货币政策效力的建议。
一、结论
本文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分析了这一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由以银行为主导的阶段向以多元化融资方式共同发展的阶段加速转化。在过去,实体经济所获得的资金除了自身的积累,基本就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以银行为主导的社会融资结构在我国持续了很长时间,到20世纪90年代,其他融资方式开始出现,但发展仍然十分缓慢,直到进入21世纪,除银行外的多种融资方式迅速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持续快速下降,其他融资方式大幅上升。银行不再是金融市场上“唯一”掌控融资工具的中介机构,银行贷款也不再是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了。这些变化都会对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降低了过去中央银行专注于调控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效力。本文主要是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加以分析。从货币政策工具看,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降低了主要作用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效力;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看,贷款规模已经不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了;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看,信贷传导渠道的效力是下降的。所以,总的来说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降低了过去中央银行专注于调控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效力。
最后,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给予了我国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新的启示。从货币政策工具看,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常用工具的效力下降了,但公开市场业务开始发挥作用;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看,虽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效力都下降了,但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可以作为补充,考虑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看,虽然信贷渠道的效力下降了,但利率渠道的作用开始凸显出来。这些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背景下货币政策各部分的新变化都给予我国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