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1研究内容
不管是基于公平正义,还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都应得到重点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但是长期以来,受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的缺失、金融产沉,的特殊性以及金融交易双方地位的不对等等因素制约,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困难重重。截至目前,我国仍无一部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内容、要素,以及权利、义务、救济途径等尚无明确的法律界定。另外,我国也未建立专门从事金融消费领域维权的组织机构等,从而份致金融消费的“维权尴尬”。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国际消费者联合会副会长比耶内•彼得森就曾经指出,对消费者给朴有效、明确的保护理应成为解决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核心内容。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深刻反思了本国在开展金融管制、维护余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问题或困难,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实施一了一系列改革对策、措施。以关国为例,2009年3月,美国财政部发布了《金融管制改革白皮一伟》,在进一步健全和强化金融监贵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应逐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防止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2009年6月17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了《金融监营改苹一新攀础:重建金融监管》,进一步细化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关改革措施。2009年12月1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其中有两章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说,国外部分国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研究、探讨己山学术性分析、交流为国家立法、行政措施的制定。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仍以学术研究、立法论证为主,但还是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尝试。如中国人民银行在安徽省宁.阳市中心支行试点设立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受理消费者在账户营理、银行卡、征信、人民币收付、贷款卡审批及年审、个人外汇服务等领域的投诉、举报,并聘请有关报社记者担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监督员,从而鼓大程度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比如,中国银监会先后公布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在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的幕础上,指出应关注一并重点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因此,我国如何借鉴国外部分国家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成功经验做法,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明确规定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等的权利、义务,以及救济途径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切实保护金触消费者权益,推动我国金融业平稳健康运行,就成为我们而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2主要观点
本文从界定“金融消费者”概念及介绍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入手,分析当前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以及可以采取的救济途径等,着重指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或难点。在介绍国外部分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情沉的摹础上,分析、总结适合我国国情,及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做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我国金融消费一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一些建议或对策。总体而言,木文的主要观点在于: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是实施金融创新和增强金融管制的应有之义,是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推动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为达到上述的,首先,要从法律层而进一步完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其次,要从运行机制上进步完善,建立相应的权益保护机构:第二,要从保护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构建便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各项制度;第四,要从工作措施上进一步完善,采取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鉴于此,本文依据上述观点开展写作,结合作实践,综合达用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在论述上有据、在分析上有理、在建议上可行,从而在文章写作上有所创新,为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基本框架
本文主要是通过总结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分析国外部分国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做出积极有益的启迪。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一般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一般要观点,以及基木框架。第章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琴本权利,一界定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详细论述了其应卒有的八项攀本权利。第二章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及典型事例,介绍了当前我国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表现形式、典型事例,以期从中得经验、启示。第四章金融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利弊,介绍了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维权的六种主要方式以及存在的一些弊端。第五章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难点分析,要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四个层而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难点、困难或问题。第六章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路径选择,木章是木文的重点。针对上章中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_益保护难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在木章中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一再成为梦想。第七章结束语,高度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全面总结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观点,并提炼了文章的对策、建议。
2.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基本权利
2.1概念研究
金融消费者一权益保护问题,需要首先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及范围,准确定义其概念。在我国,虽然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逐渐地被提出并广泛使用,但它还不是个法律概念,不具有法律意义,公众仍习惯于依据涉及金融领域的不同而赋子其相应的称谓,用于表明其在金触交易中所处的位置。以银行业为例,公众办理存款业务时称为“存款人”,办理贷款业务时称为“贷款人”,办理中间业务则笼统的称为“客户”等。另外,在保险、证券行业还有“保险相对人”、“投保人”、“投资人”、“投资客户”、“理赔人”等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称谓。在国外,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1999年)把金融消费者定义为:为了自身、家庭成员,或者是家务目的,而在金融机构购买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个人’。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2000年)则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的细致划分,把“贷款人”、“存款人”、“投保人”、“保险相对人”、“投资客户”、“理赔人”等全部参与余融活动的自然人统称为“金融消费者”。当前,我国虽然没有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定义,但却有对“消费者”的法律定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悦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木法保护”。显而易见,因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社会个体成员(自然人),都可以称之为“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领域的特殊类型,是“消费者”这•概念、行为在金融业领域的拓展。结合“消费者”的概念,推等出“金融消费者”就是于旨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而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生活成员(自然人)。简言之,购买金触产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消费者”。但有四个因素必须垂点加以考虑,否则无法准确定义“金融消费者”。
3. 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 20-28
3.1 侵犯安全权的表现形式............20-22
3.2 侵犯知悉权的表现形式............ 22-23
3.3 侵犯自主选择权的表现形式............ 23-24
3.4 侵犯公平交易权的表现形式............ 24-25
3.5 侵犯求偿权的表现形式............25-26
3.6 侵犯监督权的表现形式............26
3.7 侵犯受尊重权的表现形式............26-28
4. 金融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利弊 ............28-36
4.1 与当事金融机构协商解决 ............28-29
4.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29-30
4.3 向有关部门申诉 ............30-33
4.3.1.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30-31
4.3.2. 向行业监管部门申诉............31-33
4.4 向金融行业协会投诉 ............33-34
4.5 借助新闻媒体表达诉求............ 34-35
4.6 司法诉讼解决纠纷 ............35-36
5.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难点分析............ 36-42
5.1 法律法规体系有缺陷 ............36-38
5.2 组织机构建设不健全 ............38-39
5.3 金融机构垄断性强............ 39-40
5.3.1 金融机构与消费者地位不对等............ 39
5.3.2 业务操作不合规............ 39-40
5.3.3 行业自律机制作用发挥有限............ 40
5.4 消费者弱势性突出 ............40-42
结论
重点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四个方而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而临的难点或困难。最后,通过对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具有较为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的红乳织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对我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机制的建立具有积极地借鉴意义。在此蒸础上,论文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初步设想和建议:一是推进金触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笨木法,修改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明确职责。三是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进一步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诉解决制度、金融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制度等。四是采取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协会的作用,进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调机制建设和有效提高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北大法律信启网,2010年7月J51:1。
2.齐爱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探析,中国工报,2010年3月22日。
3.李震,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上海金融报,2008年3月21日。
4丁克基,应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财网,2009年8月11日。
5.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6.罗斌,美国现行法对掠夺性放贷的规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法苑》总第78期,中国余融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7.巴曙松,金融消费者保护:全球金融监节改革重点,《资本市场》2010年第4期。
8.李春燕,个人金融消费,《金融博览》2010年第4期。
9,孟龙,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指引,金融出版社2008年6月。
10.安徽银监局课题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缺陷及改进建议,《银行家》2010年1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