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之传导路径和体制整改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75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金融危机也像幽灵一样伴随着左右。自从实施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以来,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日益复杂,发生频率逐渐加快,影响范围也日趋扩大。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中国离金融危机并不遥远:从 1992 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到 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 1998 年和 1999 年爆发的俄罗斯和巴西金融危机,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7 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再次证实了这一点。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并快速突破虚拟经济的范围,波及世界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各国金融机构遭遇严重的经营危机与信用危机,金融信用链条断裂,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增加,大批金融机构陷入倒闭边缘;部分国家因对外依存度高、外汇储备不足而受创,国家陷入财政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急剧萎缩,数以万计的企业纷纷倒闭或减产,以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代表的大量经济实体陷入困境,各国失业率大幅上升,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各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目前的政策效应已逐渐显现,但至今全球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远比起初估计要严重得多,主要表现在出口大幅度下降、通货紧缩、外资投资减少、外企裁员严重等方面,而且金融危机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对投资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2008 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加速下滑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2008 年我国 GDP 比上年增长 9.0%,其中,第四季度增长仅6.8%,增速大大低于第三季度的同比增幅 9%、第二季度的 10.1%和第一季度的 10.6%;全年出口增长 17.2%,第四季度仅增长 4.3%。在这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农业部最近组织调查的统计显示,200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比上年末提高了 0.2 个百分点。2009 年春节前有 15.3%的农民工提前返乡,约 2000多万人因经济危机冲击或经济不景气而失去工作岗位,整体就业形势发生逆转。
这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明确的条件下,中国长期以来利用外需支持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一枝独秀。同其他各国政府一样,中国亦采取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以通过启动内需来吸收外需不足造成的生产过剩,但长期的外需拉动经济模式短期内很难改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尽管现在中国经济已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但经济增长压力依然很大,且不能确定全球经济是否会面临再次探底的危险。为了防止中国经济在今后的金融危机中再受重创,同时探寻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方向,有必要对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以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缺陷,同时为我国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1.1.2 选题意义
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即将建立,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将更受重视。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中,全球各国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均受到严重的冲击,但中国受影响严重的不是金融系统,而是实体经济。这就表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更偏向于“外向”型,具有较大的风险敞口。因此,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模式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研究金融危机向中国经济传导的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1)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全过程进行系统梳理,能够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
(2)通过全面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特别是中国的传导路径,找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脆弱点;
(3)把握美国金融危机传导的实质,为中国有效地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4)有助于解决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力的偏颇问题,为更好的均衡出口、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平稳推动我国经济提供对策支持。


第 2 章 金融危机传导路径和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的内涵
对于金融危机,经济学界有若干的定义。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所有金融指标或某一组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资产(股票、不动产和土地)价格、商业清偿能力等指标产生了不同寻常的、短暂的急剧恶化,以及金融机构倒闭①。”货币主义者迈克尔•博多(Michael•Bordo)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十大因素或十大关系:“预期的变动,对某些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担心,试图将不动产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货币等②。”《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③。”这些指标包括汇率价格、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关于金融危机定义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是实质内容是一样的,均说明了金融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8 年 5 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金融危机可以大概分成几种类型,①货币危机。由于国内出现严重的货币供求失衡、资金信贷失衡、资本市场失衡或国际收支失衡,致使货币汇率被严重高估,从而引发投机性攻击、资本外逃和投资者信心崩溃,加剧国际收支的失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的狂跌,引发货币危机。②银行业危机。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救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某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进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失灵,整个经济活动受到影响。③外债危机。一国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④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上述三种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而现实中发生的危机不存在严格的划分界限,通常由一种危机形式引发并通过金融市场演化成系统性的危机,货币危机是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①。”


第3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路径分析............. 31-45
3.1 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31-35
3.2 美国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路径分析...........35-39
3.2.1 危机在金融市场内部的传导........... 35-37
3.2.2 危机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 37-39
3.3 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路径分析........... 39-44
3.4 小结 ...........44-45
第4章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 45-63
4.1 贸易传导渠道及机制 ...........45-49
4.2 金融传导渠道及机制 ...........49-56
4.2.1 金融危机爆发........... 49-51
4.2.2 金融传导渠道........... 51-55
4.2.3 金融传导机制........... 55-56
4.3 产业联动效应 ...........56-61
4.4 心理预期渠道........... 61-62
4.5 小结 ...........62-63
第5章 中国经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 63-69
5.1 宏观对策建议........... 63-66
5.2 微观对策建议 ...........66-68
5.3 小结........... 68-69


结论


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对旧的金融秩序提出的新挑战。美国金融危机并没有表现出剧烈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它更多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实际上,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使信用风险逐渐累积,进而酿成的信用危机。这场以银行业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提醒美国,也提醒所有的经济体,经济发展要更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非虚拟经济的虚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基础,变得更加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就造成了经济中的泡沫,泡沫一旦被刺破,反过来将严重损害实体经济。
中国面对金融危机,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相结合,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其中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着眼于针对当前的困难,而且着眼于行业长期发展和长期的增长,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过程中,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注重拉动内需。从短期看,这是十分有效的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方法;从长期看,这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恒森, 李连三.论金融危机传染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研究, 2001(11)
[2]许莉, 林宝清.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J].统计与预测, 2002(4)
[3]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 2001(6)
[4]严兵.国际金融危机传递机制初探[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0(1)
[5]姚国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J].南开经济研究, 2003(4)
[6]韩勇, 耿中元, 张超.论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5(2)
[7]易纲.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J].求是, 2008(22)
[8]石丹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货币政策调控[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8(11)
[9]尚福林.金融体系的转型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 2008(12)
[10]易培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 2009(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