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谈判方的增多以及议题范围的扩大,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的灵活性和效率大大降低,各利益方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一些核心关切上都不愿意妥协,致使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困境”,表现在多哈回合曾多次被迫中止,重启后又陷入无休止的胶着、停滞状态。在此背景下,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转向参与成员相对较少、开放水平更高且更易达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上来,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1 世纪以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主要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开始遍及全球所有地区,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提到与多边贸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并就此制定了国家战略,如美国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日本的“全球化战略”、新加坡的“扩大腹地战略”、智利的“叠加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墨西哥的“全方位自由贸易区战略”等。1上述国家通过这些战略对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国的原则、目标、标准和步骤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而有效指导了本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也充分认识到参与其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予以落实。在 2001 年发布的“十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中国官方文件中首次明确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2004 年修订的《外贸法》总则中明确要“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这就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
21 世纪初,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快速融入世界市场的新形势下开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不仅发展迅速,而且规模得到很大扩展。加入亚太贸易协定开启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大门,由此中国先后与东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经济体达成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使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开始突破周边,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上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在中国扩大对外贸易量、促进与贸易伙伴相互投资和服务、扩展经济发展空间及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并且其重要性日益增加。尽管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纵观其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发现我国自由贸易区当前的格局基本上还属于“零散”的、“不自觉”的布局,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和规划仍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已不能适应和指导当前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局势,迫切需要改变。具体表现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实践中表现出目标模糊及被动应变特征;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行动内敛,缺乏主动及创新意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目标定位层次较低,利益诉求局限于经济收益;区域经济合作伙伴选择范围偏小且未能反映中国外贸实际发展情况;中国已建立自由贸易区表现出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的特征。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形势与中国渐趋落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现实要求中国适时而变。2006 年,中国商务部开始提出将自由贸易区提高到国家战略的构想,并陆续展开相关研究。2007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有关今后经济发展任务部分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由此,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1 年 12月,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经过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竞争力日趋增强。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同样面临着诸多国际市场风险,突出表现为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制约,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部分产业面临升级转型,国内产业结构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期。长期以来坚持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使我国一直存在过快的投资和较低的消费之间的矛盾,产能过剩而消费不足就必然导致过度依赖出口,从而增加了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另外,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维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国内产能不足导致能源缺口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构建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网络。
2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多边贸易体制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伴随着 WTO 成员的增加以及新一轮多边自由贸易谈判难度的加大,与会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部分谈判领域的分歧日益扩大,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最终进入艰难的调整期,并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以自由贸易协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却蓬勃发展起来。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我们首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当前,“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词频繁出现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但目前国内外对其尚无统一定义,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其含义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本文在谈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之前,首先从理论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并界定本文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具体内涵。我国学界广泛使用的“一体化”一词源自英文中的“integration”,有“整合”、“统一”之意,该词运用于经济范畴则构成“经济一体化”。自“一体化”一词被引入经济学范畴以来,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一体化”做了不同的解释。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Tinbergen Jan)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32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Meade)则认为:“一体化是达到一种联盟状态的过程……不仅要消除各成员体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而且要形成和实施协调的和共同的政策,其范围应足以保证实现主要的经济与福利目标。”33赵儒煜等认为:“所谓经济一体化,是指各国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推动下,由经济往来走向经济合作直至经济融合的过程。”34徐宝华等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通过预定的方式和手段,有步骤、分阶段地消除它们之间所存在的经济政策的差别待遇,最终建立一个更大的经济区域或空间的活动。”
3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原因分析 ...... 35
3.1 亚洲生产网络的局限性....... 35
3.1.1 贸易增长机制缺陷....... 35
3.1.2 组织管理机制缺失....... 38
3.2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40
3.2.1 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 40
3.2.2 亚洲经济一体化演变动因 ..... 41
3.2.3 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 42
3.3 主要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43
3.4 中国在亚洲生产网络中面临的挑战... 52
3.4.1 地位及发展现状 ..... 52
3.4.2 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56
3.5 本章小结 .... 57
4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基础分析 ...... 58
4.1 新区域主义浪潮兴起 ..... 58
4.2 “亚洲工厂”发展壮大 ...... 72
4.2.1 亚洲生产网络概况....... 72
4.2.2 亚洲工厂初具规模....... 74
4.3 中国成为亚洲工厂核心平台 .... 76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6
4.3.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7
4.3.3 研究结论....... 83
4.4 本章小结 .... 85
5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伙伴选择分析 ...... 86
5.1 模型构建 .... 86
5.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89
5.2.1 基于贸易依存度的检验 .... 89
5.2.2 基于贸易密集度的检验 .... 97
5.2.3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检验 ... 101
5.3 战略伙伴确定..... 104
5.3.1 依据标准..... 104
5.3.2 结果及分类 ...... 107
5.4 本章小结 ....... 108
结论
21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势头强劲,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提到与多边贸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优先的地位,并相继提出本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为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有效占领市场、能源,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投资,以及为了战略安全考虑,各主要经济体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网络的竞赛。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本文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及建设进程,发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布局及推进路径已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已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中国产业安全更是对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本文提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问题研究。
(2)本文第三章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笔者认为在内外压力的威胁下,为有效保障中国国际市场、能源供应、外来投资、技术支持等发展资源,中国有必要尽快构建起本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本文第四章对新区域主义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的兴起、亚洲工厂发展概况以及中国在其间所处的地位与所起作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中国当前已具备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坚实基础。
(3)本文第五章基于“天然贸易伙伴假设”从全球众多经济体中初选出中国 63大贸易伙伴,并通过引入贸易依存度指数、贸易密集度指数以及贸易引力模型,对上述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伙伴进行系统测算,从而得出中国与这些经济体间的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贸易潜力值,明确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
文章初选出的 63 个中国潜在经济一体化伙伴中,亚洲地区占 25 个,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以及西亚和南亚。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亚洲工厂”主要成员(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和油气资源丰富经济体(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欧洲地区占 19 个,主要为欧盟成员国,这也与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情况相符。美洲地区有 10 个,包括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以及加拿大、巴西等资源大国。非洲有 7 个,包括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矿产、油气资源丰富国家。大洋洲 2个,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体来看,上述贸易伙伴基本可以分为中国主要消费品出口市场、资金和技术来源地、零部件来源地、能源及矿产进口市场等。按中国对其依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看,中国对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的贸易依存度最高;其次为与中国同属亚洲生产网络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再次,中国对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沙特、伊朗、阿联酋、南非等资源大国依存度也很高,还有就是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欧盟成员。总的来看,这些国家和地区涵盖了消费品市场、资金和技术来源地、零部件供应地、矿产和能源地等范围。
参考文献
[1]Guillaume Gaulier, Fran oise Lemoine, Deniz http://sblunwen.com/jjjclw/ ünal-Kesenci.China’s Integration in EastAsia: Production Sharing, FDI & High-Tech Trade [J]. Economic Change andRestructuring, June 2007, Volume 40, Issue 1-2, pp.27-63.
[2]Alan G. Ahearne,John G. Fernald,Prakash Loungani,John W. Schindler.Flying Geese orSitting Ducks: China's Impact on the Trading Fortunes of Other Asian Economies.FRB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 No. 887,February 28, 2007.
[3]Ando, M. and Kimura, F.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Networks in East Asia.” In: T. Ito and A. Rose, eds., International Trade (NBER-EastAsia Seminar on Economics, Volume 1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4]Borrus, M. The resurgence of US electronics: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rise ofWintelism. In: Borrus M., Ernst D. & Haggard S. (ed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Networks in Asia: rivalry or riches? London, Routledge 2000,pp.57-79.
[5]David L. Hummels ,Dana Rapoport ,Kei-Mu Yi.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J].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 4, No. 2,June 1998.
[6]Dean,Judith M.,K.C.Fung,and Zhi Wang.Measuring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in Chinese Trade.Office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2007 A,U.S.InternationalTrade Commission,2007.
[7]Deardorff.Fragmentation in simple trade models[J].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Economics and Finance,2001( 12) .
[8]Dieter Ernst & Paolo Guerrieri.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changing tradepatterns in East Asia: The case 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J].Oxford Agrarian Studies,Volume 26, Issue 2, 1998.
[9]Draft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Developments in Asian Trade Policy and Integration’, Centre for Research on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 (GEP),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th -21st February,2013, Kuala Lumpur.
[10]Francis Ng, Alexander Yeats."Production Sharing in East Asia: who does what forwhom, and why?" In:Leonard Kwok-Hon Cheng,Henryk Kierzkowski.Global Productionand Trade in East Asia[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