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于 1999 年已达到 10%,这标志我国进入老龄化①行列。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2018 年末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 17.9%②,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应对、对养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构建以及对于医养结合的推进,说明国家对养老服务问题的重视。但在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并进入未富先老的状态时,当前农村老人主要靠家庭养老。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青壮劳动人口涌向城镇,使得城乡老龄化呈现倒置的特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为 18.47%,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4.34%,农村比城镇高出 4.14 个百分点③。在农村公共养老服务缺失的情况下,城镇化也使得农村老人与其子女之间的代际空间距离拉大从而弱化了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对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负面影响④。
对农村养老服务问题的分析不能局限于表面,应更深入研究存在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尽管我国一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2018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8228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9251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 14617 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比为 2.69:1⑤。城乡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⑥,与城市不断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相比,农村不仅家庭养老弱化并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⑦,养老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在老龄化、城镇化以及二元社会结构的三重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问题凸显。农村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特征,在养老服务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养老服务供给的适应性调整却明显滞后。如何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实践开展不算晚,但是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制约,农村的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进程缓慢。面对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的矛盾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做出研究,通过整理阅读这些文献发现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及其选择
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社会性的资源和设施,整合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力量,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健康等必要养老服务的方式②。目前研究关于养老服务模式的分类尚未统一,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划分方式。姚兆余(2014)根据老年人居住方式将养老服务模式划分为机构养老服务模式、集中居住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③;高和荣(2002)根据养老经济来源角度,将养老模式划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杨康(2018)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完善该模式的建议①。
杜鹃(2018)认为家庭养老是结合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地点、服务、资金等的养老方式②。郭佳丽(2018)认为农村在传统时候是以家庭为主导的一元化的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离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面临着子女不孝、老人独立生活、老人患病率高等诸多挑战③。舒奋(2019)认为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将是中国农村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选择④,但是常亚轻(2019)认为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更适合我国的老年人群体⑤,王素素(2018)也认为在未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养老仍然居于重要的核心位置。
李凯鹏(2019)认为社区养老方式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新思路,需要从各方面去推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和改善⑥。同时郑吉友、李兆友(2017)提出需要加大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王增文(2015)通过调查数据和经验分析,认为应该构筑出政府、社会、宗族网络和家庭的多元社会养老服务模式。
......................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养老服务界定
养老服务的概念是本研究的基础。随时代发展养老服务的内容不断变化,其定义也模糊不清。在准备阶段发现现有的文献资料并未对养老服务概念做出明确的规定,现有的很多研究混淆了养老和养老服务的概念,将养老服务直接界定为养老,将经济供养和社会保障也包含其中,这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对养老服务概念进行理解和区分。在阅读大量文献并结合实地研究中的切实感悟后,认为可做以下理解:养老服务是养老和服务两个词的结合,首先需要对养老和服务两词的含义进行清晰解读。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14 条,要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第 15 条要求应当使患病的老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第 72 条要求开展老人适宜的群众性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第 73 条要求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学者黄俊辉认为养老服务是在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的一种需要①。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将养老的内容概括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和文化娱乐五方面。服务是指“给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获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劳动,它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②,因此养老服务中不包括金钱。综上所述,本文将养老服务界定为:为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发展需求,维持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权利,由家庭、政府、市场和社区等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各种非实物形式服务的活动,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方面服务内容。
表 3-1 G 自然村老人基本情况
2.2 理论基础
2.2.1 供给侧改革理论
在经济领域出现的供给侧改革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现实而做出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是应对有效供给不足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②。学界认为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理论所倡导的供给思想并非是照搬西方供给学派,而是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③。供给侧改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改革的方法对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要。
供给侧改革理论虽然源于经济领域,但其所强调的以需求为导向、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扩大有效供给等理念,对于农村养老服务的完善同样适用。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供给侧改革理论强调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导向应该是养老服务需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大多按照上层政策安排,没有真正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要了解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情况必须了解其需求情况,关注农村老人的真实声音。其次,供给侧改革理论强调结构性调整。面对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农村养老服务在供给结构中存哪些问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真实现状如何,亟需深入了解。有了解养老服务供给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对策思考,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可以使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得以增强,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推互动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
图 3-1:农村老人对不同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
3.G 村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17
3.1 研究对象 ..................................17
3.2 不同类型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 ..................18
4.G 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23
4.1 家庭养老服务 ........................23
4.1.1 供给状况 .........................23
4.1.2 供给成员压力 ..........................26
5.G 村养老服务供给侧困境....................32
5.1 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 .......................32
5.1.1 供给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32
5.1.2 供给主体缺位 ...........................32
5.G 村养老服务供给侧困境
5.1 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
5.1.1 供给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G 村老人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需求外,还存在着医疗卫生、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目前村内老人所获得的养老服务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活照料缺失。很多农村老年人和配偶生活或单独生活,生活起居也都是配偶照顾或自己照顾,但是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对照料自己渐感无力;其次是医疗护理不足。老年人的心结就是患病无钱医治和无人照料,并担心自己成为家人的生活负担。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满足老人患病治疗。养老机构里面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较高的康复护理服务床位较少,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短缺。再次是精神慰藉缺失,农村地区空巢现象普遍,老人孤独感遗弃感倍增。最后就是文化娱乐活动缺失。农村田地普遍承包出去,农村老人干农活时间减少,缺乏休闲活动又增加了其孤独感,易导致心理问题。同时由于地方经济水平状况差,农村地区缺乏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休闲等基础设施。因此,在提供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时,应该认清老人养老需求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哪种或哪几种养老服务是当前农村老人需要和乐意接受的,哪几种养老服务是农村老人当前最迫切需求的,这些都应该成为是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
6.结语
6.1 研究结论
我国不可逆转的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使得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问题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了解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困境,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之下尤具现实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得出,G 村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有但是不够清晰和具体,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生活水平低、日常生活照料缺失、精神生活匮乏和医疗服务欠缺等问题,总结其困境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养老服务供给内容与农村老人养老需求不匹配,供给主体缺位和供给模式单一,另外就是农村养老服务供需不对称:农村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养老服务形式宣传不足和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没有充分挖掘。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各负责单位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一定可以使得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数量同时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