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首先,本文是基于大量的区域利益冲突案例的文本内容进行研究,虽然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保证研究具有可靠的信度与效度,然而由于对于案例的文本内容的收集多来源于学术研究以及主流门户网站等二手资料数据库,相对原始的一手数据资料比较难以获取,加之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主观认知影响,故难以确保对现实客观情况完全真实准确反映。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得以摆脱不适宜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利益结构得到深刻调整,人们的利益诉求也日益丰富多样。然而,以往被经济快速发展所掩盖起来的各种利益矛盾关系在社会价值关系持续不断地调整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1]。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进入转型期,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社会既有结构性矛盾、就业、收入、福利和不平衡不充分等社会经济问题愈加凸显。近年来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频繁产生正是此现实问题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与长远的进步,尤其是以高铁为主大型铁路设施项目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陆续展开,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推动了城市的飞速发展。由于高铁项目本身较高的利益价值能够给当地带来极高的社会效益,一些区域的人们便希望在自己居住点就近的空间建设高铁设施项目以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于是积极地争夺高铁站建设的机会。由于社会公众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相对不足、利益表达渠道有限[2],诉诸于情感共振的抗争方式往往成为了他们在空间价值博弈中的重要途径,在道德层面上往往处于制高点的地位,牢牢掌握着话语主动权,矛盾冲突的化解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特别是,如果忽视民众这种对发展的需求与渴望,它们在不公平感的影响下会动员区域空间内所有与之利益相关的主体,形成巨大冲突集聚,最终产生群体性冲突事件,影响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以及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本质上来说,“高铁争夺战”爆发的背后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其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我国基层治理中的实际体现,意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区域利益冲突的策略逻辑,即相关主体在区域利益冲突中采取的行为及其机理为何?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界定相关概念,了解国内外对区域利益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文章的研究核心主题——区域利益冲突主体行为策略逻辑的扎实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为了解区域利益冲突事件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在研究对象范围之内使用网络数据采集工具的方式构建了近年来可供研究的高铁争夺事件案例数据库,并且从时序排布、地域分异以及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概括案例,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进而,使用在文本内容质性研究领域常用的实用分析软件工具NVivo12.6对区域利益冲突案例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以研究区域利益冲突的策略逻辑,并构建理论解释模型框架。最后,根据现实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辩证施策、对症下药,希望提出预防优化解决措施建议,以期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顽疾提供一定研讨思路(见图1-1)。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由于概念内涵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问题研究场景的适用程度,所以在研究开始之前,有必要理清区域利益冲突的内涵外延。
2.1.1 区域利益
目前区域利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而从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应当可以认为,区域利益与附着在地方区域空间之上的利益价值息息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期,价值利益被强化到中央政府的国家整体利益体系中,其他的各个地方区域自然也就是比较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利益价值体系[6]。然而应当注意到的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所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后,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利益关系方面的调整以及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的复杂化,各个地方区域便也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利益。应当认识到,地方区域它作为这么一个代表了所在地方的本地方的综合利益和地方区域范围内大部分主体的利益综合的概念体,它确确实实的会具有它自己的利益目标诉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我们国家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体制下,各个地方所追求的区域利益也就自然可以被这么认为是在国家行政区域管辖空间划分的范围之内的社会公众为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所呼吁的利益资源。程必定(1988)对区域利益进行了一个朴素的分类,他根据区域利益所包括的范围、涵盖的内容的大小将区域利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所代表的利益范围比较大,它表示一个地方区域包括许许多多各个方面所有的利益,如果从对象范围角度来划分的话那么其实就包括经济这一方面的利益,这是比较重要也是比较基础的。另外的话当然也会包含政治、社会等这些方面的利益,这些方面的利益一般来说的他们最终还是由经济的基础利益所决定和控制的;如果说要说到另外一个范围比较小一点的概念定义的话那么也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区域利益就只是仅仅包括地方区域当中的经济利益,毕竟经济利益应当可以说是区域利益当中最为基础的利益[7]。这里所说到的地方区域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内涵比较那么丰富的概念,首先应当提到的那自然就是经济利益当中比较明显一点的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所慢慢集聚发展起来的直接就可以获得的利益,例如地方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人们的收入水平等等方面的比较直观的体验;另外也包括由直接利益所能够产生的利益价值所能够带来的其他的利益,因为这种利益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经过了其他媒介的中介,所以这种利益也被称作是间接利益,比如说一个区域的资源吸引能力这些就属于比较间接的利益,因为资源吸引能力还是由其他的利益关系带来的,就比如说由于这个区域的生产总值水平比较高,因此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也就是可以被描述为是这个区域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了这个区域的资源吸引水平的提高。
.......................
2.2 文献梳理
在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界有比较多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学科、理论视角对区域利益冲突展开了研究,既有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利益冲突参与主体的行为动机、区域利益冲突实践中社会公众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以及回应诉求的未来径向。
2.2.1 利益争夺:行为主体的动机归因
对区域利益的争夺是冲突萌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沃尔顿(JohnWalton,1998)认为,大型基础设施具有极高利益价值,当社会公众及地方政府在感知到这种空间价值时会受“经济人”假设的驱使,对关乎自身切实利益的设施项目具有较高的追逐动机,为了确保自身能够稳定地获得这种增益,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较为激烈的争夺性的行为以求达到自身的诉求,但具体的项目选址权力却掌握在设施项目规划部门手里[22]。稀缺性加剧了这种对利益的争夺,加图拉克(GatluakRuonJal,2014)在对吉凯恩努尔与卢努尔跨界冲突的研究中发现,诸如牧草、土地和水产等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匮乏是吉凯恩努尔与卢努尔跨界冲突爆发的根源[23]。张彪(2014)对社会上发生的抗争冲突行为为什么经常会表现为以群体性事件的这么一种形式出现作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分析与解释,他有说到,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通常是当社会冲突参与主体感知到与自己有密切关联的利益受到损失,并且自己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之后,情感的刺激就会呈现为日趋激烈的这么一个状态,由于他们个体的资源相对有限,所以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的这么一种一致性将会促使他们尝试改变以往单独行动中社会聚焦注意力不足的局面,在情感共振的推动下转而互相结成“同盟”,进行群体性的集体抗争[24]。丛培影(2016)指出,随着集体抗争行为的不断发展升级,集体抗争行为的原生逻辑已经愈来愈难以把握其本来面目,加之个人因素与利益因素的交合融汇影响,民众参与群体性行为的动机有可能逐渐偏离了初始目的,有可能吸引了抱有其他目的者的参与,加大了重大设施项目的社会风险[25]。
........................
第三章 区域利益冲突行为策略逻辑分析框架.........................17
3.1 分析框架的架构.................... 17
3.1.1 情感嵌入.................. 17
3.1.2 空间动员.......................... 19
第四章 情感嵌入、空间动员与利益冲突....................................31
4.1 制度供给不足:利益冲突的现实困境............................. 31
4.1.1 信息不透明.................. 31
4.1.2 执行不规范............................ 33
第五章 诉求回应:回应型治理模式的构建................................47
5.1 平衡资源布局,拓宽发展途径...................... 47
5.2 公开征集民意,科学民主决策..................... 48
第五章 诉求回应:回应型治理模式的构建
5.1 平衡资源布局,拓宽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发展,社会的不断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利益矛盾关系深刻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给整个国家社会都带来深刻影响。实质上,区域利益争夺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反映,也体现了在总体资源仍不富足的情况下,地方区域所面临的发展渠道单一的现实困境,日益尖锐的现实矛盾对新时代我国资源协调配置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众所周知,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量资源总是有限的,然而消费的需求欲望却是无限的,因此资源的这种稀缺性就要求对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适用的地方以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水平[83]。资源配置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所遵循的资源配置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于社会主义劳动分配原则当中。具体而言,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外一方面,公平是效率提高的保证。这就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社会资源布局再分配过程当中应切实做到平衡资源布局,拓宽发展途径。
......................
结论
区域利益冲突背后实质上反映的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日益尖锐的现实矛盾要求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水平尽快得到有效提升。这就意味着区域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意,区域均衡发展必然伴随着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更新与建设,对于很多关乎利益分配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而言,如何既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原则又满足大众的期待是政府今后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因此,如何治理区域利益冲突仍然是也继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主题。
从现有区域利益冲突研究现状来看,区域利益冲突是全球问题。各国对于关乎重大利益分配的社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布局因不同国家环境与文化不同等原因,在某些程度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别,另外在区域主体的争取形式与表现路径上也存有所不同。言而总之,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区域利益冲突是在多种复杂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施加下产生的。包括社会公众与地方政府的行为主体斗争理由主要是基于其自身的发展诉求,发展诉求一部分来源于设施项目的高价值吸引,一部分来自与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主体一方的相对剥夺感久而久之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公平感上升演变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社会公众将利益诉求诉诸于情感表述,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引起强烈共振。相关部门在回应利益相关受众的诉求时所产生的问题又直接强化了其情感冲突,秉承发挥“经济人”假设的原则,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选择进行社会动员,其实社会动员也是利益诉求扩散的一个过程。由此形成了以发展诉求为核心,围绕涉及价值利益分配的社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问题产生情感抗争,在空间动员下爆发区域利益冲突。通过区域利益冲突策略逻辑的分析,更好的认识了我国当前现实社会中区域利益分配中所存在的问题,辩证施策、对症下药以求提出预防优化解决措施建议,以期让精细化的措施建议能够具有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略)
情感嵌入、空间动员与区域利益冲突——基于国内“高铁争夺事件”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MPA论文,情感嵌入,空间动员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MPA论文文章
- “报喜”抑或“报忧”:地方政府教育履职绩效
-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下教育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
- 社会判断理论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风险认知差
- 哈尔滨市政务新媒体发展问题范文研究
-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及干预对策范文
- 我国农村改革的渐进式推进路径研究——基于
- 上海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的“两社联动”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海洋生态政策的完善研究
- “全面二孩”背景下促进女性就业的政府策略
- 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及消解路径研究
- 冕宁县彝区“德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
- 新社会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 网络直播平台监管模式范文研究
- 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范文——
- 放管服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范文研究
-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