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文本解读为切入点,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渐进式推进路径,从中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改革问题的认识,探索其中渐进式推进路径的特征和经验,以期为未来中国农村渐进式改革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的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新型城乡关系的初步明确和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等不同阶段。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农村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改革的过程是从某个单方面的领域逐渐拓展到全方位的,从单个点逐渐辐射到整个面,从试点到不断推广深入的。不可否认,从 1978年至今,中国农村改革已经有了 40 多年的光景,其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于农业方面,我国农村改革大幅度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保证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力的推进;于体制的角度出发,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本形成,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同时,农村改革的各方面政策方针全面推进,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加强了在农村基本设施、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投入,这使得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我国在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颁布与推进上,在城乡关系的处理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与我国农村渐进式改革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也为我国各项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在后续的改革中,我国必须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路径,遵循按部就班、摸着石头过河、以量变实现质变的多个原则,稳步推进改革。不仅如此,我国农村改革工作推行至今,很多容易改革的部分已经努力做到了尽善尽美。自新时代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矛盾与新任务成为了难啃的骨头,必须要从过去的改革实践中汲取经验、获得启示,并且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
本文在研究中就追寻了我国各届三中全会中对农村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在归纳其特点规律的基础上,从中总结了经验,以期为我国各项农村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本文在研究中以农村改革、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三中全会等作为关键词,通过线上与线下等不同路径,查找了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
1.2.1 国外研究综述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农村改革、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等角度入手,对国外学者的现有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从中找到了研究的具体方向。
(1)国外学者关于农村改革的研究
在农村改革的研究上,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紧密相关,分别从本国农村改革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学。例如,Fujimoto L(1992)在研究日本农村改革运动中,就指出该国的农村改革遵守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挖掘农村的特色资源、尊重本国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而推进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构建了一村一品的模式①。从这一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农村改革并没有照搬模式,而是强调了本地资源挖掘的重要性,突出了每一个村的活力。
韩国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则更为重视创新,结合本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诉求,开展了新村运动。学者 Song H N,Go S I,Lee W S(2016)认为这项运动的开展是为了缩小韩国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而这项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保证了韩国农村的高质量发展①。而学者Shuishan L(2012)在研究中指出韩国的新村运动将勤勉、自助、协同这几个关键词融入其中,倡导一种低成本、创新式的模式化改革,发挥了政府在政策颁布、引导创新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韩国的新村运动是配合城市发展的,强调农村的自行治理②。通过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韩国的新村运动以模式化的创新改革为主,稳步推进了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进行。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实践背景
2.1 改革及农村改革
2.1.1 改革的两种路径
改革是对旧机制与旧事物的改变,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改革囊括了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改良革新。改革与传统的革命也有着显著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后者在方式与行为上更为猛烈,需要对原有的进行彻底的推翻;而改革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实施完善改革。而改革目标的差异也使得改革的路径有着明显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改革分为以下两种路径:
渐进式改革。这种路径改革是在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具有连续、稳定、渐进等多方面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的基本路径与东欧国家间存在明显差异,采取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经济,从外围到核心的逐步推进,遵循了先简单后困难的原则。相对于激进式的改革路径,渐进式路径更符合我国改革的要求。一方面,我国本身就具有人口众多、疆域辽阔、民族复杂的特点,渐进式路径能够在稳定的社会基础上推进改革,避免了社会出现大的动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所要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长久且持续的发力,渐进式改革并没有直接地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它更为注重从原有的体制中逐步生成一些新的元素,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循序渐进的完善与改变,不具有爆发性与大的波动性,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民众的理解,消除了改革过程中的阻力;除此之外,渐进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治上的稳定性,避免损害党和政府的权威。由于渐进式还改革考虑了民众的需求与情绪,也更能获得对方的支持,也为政府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政府能够有效控制各种矛盾或冲突,对社会要素进行积极的调动与利用。
.......................
2.2 渐进决策理论
渐进决策是指决策者在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在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连续细微的改变,逐步实现决策目标。这一决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在其发表的《应付局面的科学》中就对公共行政环境决策中确定目标——制定多种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实施的整体程序进行了质疑,认为决策多数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决策最开始的实施目标并不具有清晰性,而是通过一系列递进工作、决策制定与实施逐步找到一个方向上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逐步找准目标,根据各种层出不穷的现实限制因素,而对目标加以修正。在该学者的理论思想中,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按部就班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决策的连续性,因为善于按部就班与修修补补的人,往往更能清醒地认识客观事实,并且能够称为一个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渐变调试原则。渐进决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在行动上较为迟缓,但实际上却是从微小变化的不断积累,从量的改变实现到质的飞跃。在渐进决策中,一点点的变化也是极为关键的。稳中求变的原则。在林德布洛姆的理论思想中,大起大落的政策是不可取的,存在着欲速而不达的问题,会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性。
渐进决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会受到政治、技术以及不可预估因素的影响,这些现实条件都决定决策必须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任何政策往往都难以进行理性化的分析与毫无偏差的预估,其采取的分析方式也多为渐进分析。因此,渐进决策理论模型是以社会的稳定为前提,对各项政策进行变迁。基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型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将决策的运行看作是一个前后衔接、不间断的过程。基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型更注重事物从量到质的变化。它将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修正过程,通过最终的改变来达到政治目的的实现。
..........................
第 3 章 我国农村改革渐进式推进的基本历程..............................16
3.1 我国农村改革渐进式推进的路径图谱.................................17
3.1.1 农村制度建设与发展路径图.........................17
3.1.2 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路径图..........................20
第 4 章 我国农村改革渐进式推进的基本特征.........................32
4.1 农村改革的目标设计:长远与阶段相结合........................32
4.1.1 农村改革目标的长远性.....................32
4.1.2 农村规划的阶段性演变.................................33
第 5 章 我国农村改革渐进式推进的经验总结..................................42
5.1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42
5.1.1 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2
5.1.2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43
第 5 章 我国农村改革渐进式推进的经验总结
5.1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通过本文上述几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从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崎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对改革方向的坚持具体来说,需要从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经验总结。
5.1.1 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回顾改革开放以来 40 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具体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届三中全会都结合不同问题、农村发展现状,制定了关于农村改革的巨大决策。例如,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就逐步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后续的会议中,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国农村改革工作步入正轨。中国共产党在相关会议的召开、政策举措的颁布与农村改革的推进上占据了领导地位。在后续的改革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这样才能帮助我国农村改革工作的开展渡过一道道难关。
.......................
结论与展望
农业丰则国基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党中央通过改革开放助力农村改革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文本解读为切入点,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渐进式推进路径,从中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改革问题的认识,探索其中渐进式推进路径的特征和经验,以期为未来中国农村渐进式改革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推进农村改革的渐进式路径演变,可以总结其特征和经验。首先,历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其相关政策的演变农村改革的渐进式路径上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其次,农村改革政策在其渐进式路径上的演变特征包含继承性和创新性。当农村改革的主要矛盾未发生转变时,注重政策的继承性,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当农村改革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时,则注重政策的创新性,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出台新的针对性政策。最后,农村改革政策在其渐进式路径上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改革政策的导向、重点、布局各不相同,这体现出了阶段性特征。总之,在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文本解读上,研究我国农村改革的渐进式路径,可以为未来农村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下围绕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在今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继续坚持农村改革目标设计的长远与阶段相结合、农村改革领域推进的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以及农村改革方法选择的试点与推广相结合是符合时代要求、人民需要和基本国情的。
参考文献(略)
我国农村改革的渐进式推进路径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农村改革政策解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MPA论文,三中全会,农村改革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MPA论文文章
- 上海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的“两社联动”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海洋生态政策的完善研究
- “全面二孩”背景下促进女性就业的政府策略
- 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运行困境及消解路径研究
- 冕宁县彝区“德古”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
- 新社会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 网络直播平台监管模式范文研究
- 基层政府的卫生治理能力与健康扶贫范文——
- 放管服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范文研究
-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范文
-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供给研究
- 嵌入性视角下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研究
- 公共安全中的危机学习障碍研究——基于特别
- 公益与私利的平衡:社区食堂的治理结构与其发
- 旅游冲突类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范文研究—
-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范文研究-以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