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文章是基于甘肃省“放管服”改革成效第三方评估课题为背景撰写,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加快甘肃省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稳中向前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甘肃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遏制投资直线下滑强劲、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必然选择,是限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的迫切化需求[1]。甘肃省面对融资难、融资贵,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政府制定实施一系列高效的融资体制改革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甘肃省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标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市场主体日益增加的不同期盼需求而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带来自发的便利,使得企业发挥聚集经济效应[3]。这将需要甘肃省切实落实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内在服务效能,继续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进一步的招商引资、实施重大项目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4]。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文章以政府视角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研究甘肃省营商环境的现状,这些理论为本论文扎实了写作基础。文章探究甘肃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仍存在的堵点问题及原因,能简明扼要对原有理论性研究成果作出汇总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2.2 实践意义
文章旨在给甘肃省营造更加突出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契机增添“宜商暖商”新氛围,针对甘肃省当前的营商环境现状与企业运营面临的重重困境,急需政府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可行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并加强事中事后动态性的监管。研究对象是甘肃省现阶段尚未改革优化透彻的营商环境。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通过初步掌握当前甘肃省的营商环境现状,了解现行的国务院、甘肃省政府制定并执行的有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改革的成效、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从而发现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企业棘手问题和营造良好甘肃营商环境提出有效的建议及对策。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营商环境对于国内而言是各地区经济指标竞争排名的重要依据之一,放眼于国际呈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近期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企业存居发展的整体环境尚可细化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Castrogiovanni(1991)所言,学界可以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细化“环境”一词的内涵、外延、分类、特征等,但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在企业生存中,企业家作出有影响力的战略决策及其后续运营产生的利润都离不开环境这一重要要素[5]。Martmort 认为政府在外部环境中供给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决定着企业流入的意愿,也可能影响着政府寻租现象的滋生性[6]。Murphy 等(1991)曾述政府强调自治中的“善治”,关键应是充分界定权力的边界及合理的授予和下放行政权力,以防不加约束的滥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易滋生寻租、腐败行为[7]。Rajan 等(1998)认为外部环境的公平透明度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这对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增长和融资可获度有重要影响,同时保障企业资金周转整个链条的稳定性[8]。Bergara 等(1998)认为在政策制度环境视角下,政府提供的关于商业交易的自治条例、法案是企业在运营中必须遵循的基础[9]。当然,政府主要在营商环境中扮演着责任主体的角色,制定安排企业所必需的遵循的制度规则。Blonigen(2005)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减少投资者资产无缘由被强制罚没、冻结的风险和无序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高质量制度供给方式将会增加 FDI 直接流入本地市场的占比[10]。但是,Johnson(2002)认为由于在商业交易法治化程度不高的环境中,整个行业弥漫着合同的执行性较低、违约金追偿难度高,这比较容易形成企业坏账[11]。这样的营商环境不仅损害本地企业的利益,也不断磨灭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且会直接的影响外资的直接投入,大企业的入驻都会避开不良风气的营商环境所在地,易于产生行业垄断、市场产品化的单一。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伴随在企业运营整个过程中,企业外部的诸多影响企业运营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影响企业运营的政治要素(political)、经济要素(economic)、社会要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法律要素(law)等[45]。学界将营商环境的内涵又进一步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微观营商环境主要是指诸如企业、消费群体、竞争对手、社会公众等涉及直接介入或影响企业运营的参与者;宏观营商环境泛指会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境遇中的多种相关外部环境条件[46]。
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宏观营商环境,研究聚焦于政府为企业、社会所提供的便利化政务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或贸易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和行为准则等。营商环境可以客观的呈现出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水平、民生改善程度、政府管理水平等。任何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本地区的企业开办、企业运营、企业结束等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及办事服务体验感受;对招商引资的控制,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决策者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对劳动力就业市场资源的扩充和稳定性影响较大[47]。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具备强劲的吸引力、另辟蹊径的创造力、优势性的竞争力[48]。
1.2 放管服改革
放管服改革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49]。主要涉及行政审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资审批改革、减证便民等方面。为了建立高效的、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体系,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速度,有效下放合理的行政审批权限、精简重叠行政审批事项,对于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不足的行政权力予以取消,对于多部门和跨部门重复执行的行政权力予以整合[50]。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力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的透明要求,加强监管体系自上而下的创新与整改,优化投资审批方式、杜绝奇葩证明以及循环证明,旨在不断改进公共服务质量,转变公共服务方式,便于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增添“获得感”,拉动区域经济竞争力,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51]。
..............................
2 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主要是源自于西方传统基础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在诸多以上理论基础的奠基下结合对公共部门自身改革的愿景提出新设想——否定传统官僚制组织模式,它企图转换政府部门滞后于企业发展环境适配的工作管理机制,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市场对政府设计安排制度的需求[54]。
新公共管理着眼于强调职业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管理方式、有明确的考核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55]。目前中国政府服务的管理方式为了更加契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特征,现在更多的是突出呈现精准化、便利化、平台化、数字化、标准化、共享化、信用化管理理念和组织运作模式。新公共管理的政策主张是强调可形成的行政结果[56],基于期望可预期条件下的行政结果目的,“放管服”改革强调办件完成率、实现率、办结率、公开率、办结时限、开办时限、“一网、一门、一窗”等服务要求,迫使政府不断改变已有的运行方式[5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归集强调新公共管理有如下显著特征:第一,转移权威;第二,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第三,发展竞争和选择;第四,提供灵活性;第五,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第六,优化信息技术;第七,改善管理质量;第八,加强中央指导职能[58]。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求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极大的关注自身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效能;通过政府服务一体化平台来减少甚至是避免重复信息资料的提交,改善行政管理质量;基于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助力于信息联通;开通政务服务网、政府服务 APP 及小程序等方式便于企业掌上灵活办事、实时查件;利用双随机的具体实践措施对执法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使得被执法的企业感到执法监管从程序、过程、结果全方位的公平、公正、透明;通过试点将大批监管权限下沉,强调乡镇、街道等基层政府部门的作用,由集权向分级分流办结处理;使用“放管服”政策文件、责任清单等评估、对比、通报省、市、县工作落实情况,敦促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实施绩效考核和连坐制等,达到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制度。这些利民便民的制度、政策都借鉴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
...............................
第三章 甘肃省营商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14
1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体系建立及得分评估..................................14
1.1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体系建立....................14
1.2 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得分评估..............................16
第四章 发达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45
1 长三角地区......................45
1.1 上海.....................................45
1.2 杭州................................46
第五章 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49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49
1.1 承接落实针对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细化的下放、调整..........49
1.2 加快推进各地行政许可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49
第五章 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1 承接落实针对各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细化的下放、调整
整理回顾企业开办、运营时,行政审批事项“卡堵”症结。鉴于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行政批准、驳回、登记变更繁多,甘肃省应不断调整对于行政审批事项的梳理归集[79]。按照梳理脉络讲策略有组织性的进行多次“回头看”检查,及时发现甘肃省各市州基层的“接不住”、“管不好”的审批整改要件事项,组织探究具体案例、卡点、堵点发生的实质性缘由,申请特约专家介入,保障咨询通道畅通,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畅通[80]。
完善行政审批事项“预下放”制度。积极组织各基层部门专员专学,授业生疑需及时沟通、疏通,禁止带疑上岗、带疑操作;强化基层承接能力重点在于各部门业务对接无缝隙,应加强相关部门信息沟通,高效利用政府服务平台一体化的特色,做好对接保障工作,使得企业家百分之百体会“最多跑一次”就能解决所有事宜。
增强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协同性”要求[81]。甘肃省各市州、各部门应落实权限追随事项同步下放原则。行政授权应避免审批事项下放基层,部分审批关联环节意见保留,整个审批链协同性断裂,造成基层审批“管不好”。只有行政审批权限高度协同,才会给甘肃政府服务提供由内至外的便利化[82]。
...........................
结语
随着持续的“放管服”改革,我国政府采取试点加分批整改的方式,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题的一种以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全网化的革命,旨在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和群众增加便利度。各地承接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政策以优化营商环境,甘肃省各市州政府部门对本地营商环境的改善投入高度关注,但是基于整改落实中还存在的堵点问题,这对甘肃营商环境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制约[94]。基于对甘肃省“放管服”改革成效第三方评估的调查问卷及甘肃政府服务便利度指标得分评估,可以较为客观的发现,甘肃在优化营商环境和落实“放管服”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涉及——甘肃企业开办缺乏便利、甘肃政府服务缺乏便利、甘肃监督管理缺乏严明、甘肃企业感受缺乏满意。在放管两者尺度拿捏不到位境遇下,出现各市州政府部门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基层衔接不足、信息共享不足、顶层设计不足、监管力度不足的短板,需要不断全面自我革新,发现“疑难杂症”,勇于推陈出新,摒弃固有的成规陋习。
吸吮优质营商精髓做法,上海市环评分类管理、主推电子证照,浙江杭州“最多跑一次”提升办件效率、自助服务系统完善,江苏南京“不见面审批”,北京市执照公章办结效率高、注重公共安全,天津市“津八条”的规划保障津商打造天津营商润土等。甘肃省营商环境优化可以学习环评分类,加大投放政府服务自助设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更多事项办件实现“不见面审批”提供条件。同时,强化甘肃“双随机、一公开”及联合惩戒监管模式,优化甘肃“一窗受理”服务方式,建立甘肃信息追踪参考体系,完善甘肃政府各层级服务平台建设,清查甘肃全省“僵尸”无效信息系统。结合文章的相关研究,以便于甘肃省从行政审批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效率、监管、政府服务、政务信息资源五个方面优化本地营商氛围,打造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甘肃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重大项目敢于落地甘肃、建设甘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