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范文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研究——以温州城市书房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98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各维度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四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可获得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基础性维度,没有可获得性,即公民在时空上不具备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时,那么在可负担性上相关建设主体必然缺乏建设意愿。若不愿意负担建设成本,可接受性的评估也会因失去评价主体而不复存在,可适应性也将无从谈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公共文化服务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2005 年党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目标,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则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1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决定明确指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为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下,一系列的细化目标都将完成节点定在同一时间。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国家计划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地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例如,围绕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浙江推出了农村文化礼堂,安徽则建设了农民文化乐园。综合来看,实践创新呈现内在同质化趋势,发展方向也逐渐明晰,这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回应与拓展。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要求政府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也应达成这一目标。从可及性的角度出发,“覆盖城乡”是对公共文化服务地域可及性的要求,“便捷高效”是对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可及性的回应,而“保基本、促公平”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可及性的标准。因此,研究可及性是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可行方向。①可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风向标”,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与实现期望。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提供者,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措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现阶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服务所包含的种类与覆盖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明晰而逐步规范,由于服务的公共性,政府需要尽可能保证服务对象公平地获得公共服务。国内外文献对于可及性的研究始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围绕着概念、分析维度及不同维度间的互动关系等逐步展开和完善。
1.国外研究
(1) 可及性概念的提出
罗纳德·安德森(Ronald Anderson)于 1968 年最早提出可及性这一概念,他在对美国伊利诺伊州与密歇根州的医疗服务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各类居民使用医院服务的自由度有所不同,但不能因其支付能力的差异而将部分人群排除在外。这种使用服务的情况被成为“可及性(accessibility)”,这也是可及性在公共管理领域首次被定义。在此基础上,安德森将倾向特征、促进资源和需要作为影响可及性的因素从而构建了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模型,即安德森模型。
之后,安德森通过可及性分析框架的构建,认为可及性的实现需要从公共卫生政策目标出发,以卫生系统与所需卫生服务的弱势人群的特点为切入点,以实现卫生服务系统的利用率与顾客满意度的提升。他将这一结论概括为可及性与组织架构共同构成公共卫生体系实现目标的组成部分。①可及性的提升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也需要现有组织架构进行改变。
阿维迪斯·多纳贝迪安(Avedis Donabedian)拓展了可及性的定义,他肯定了可及性的核心是使用服务,而不仅仅是服务设施的存在。反映可及性的实现水平可用对服务“需求”的满足来衡量,但使用服务的客户和专家对“需要”的评价是不同的。此外,必须区分使用服务的两个组成部分:“服务的准入(initiation)”和“持续使用服务(continuation)”。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不同的服务环节,其中许多因素可能会对这两部分同时产生影响。他的观察结论是,可及性的障碍不仅是财政障碍,也需要考虑心理障碍、信息障碍、社会障碍、组织障碍、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等。③巴什舒尔(Bashshur)等人认为需要对可及性进行更为全面地考虑,物理上的距离并不是影响可及性的必要因素,使用者本身的能力与素养也同等重要,需要综合分析。

.............................

二、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核心概念
1.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是基于对文化事业的反思,毛寿龙认为我国在发展初期一直被公共部门所垄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供给。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正式确立。
除法律规定外,有研究从其它层面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界定,认为只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是公益性质的,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都可以被视为公共文化服务。这种定义将部分商业活动中的公益性质行为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进行了拓展。②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也有部分研究将公共文化服务与之进行结合。例如,孙红蕾等人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度的概念,将二者统一至健康生活的理念之下。这为倡导线下公共阅读场馆与阅读氛围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将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之中,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综上,本文将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辅以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其它相关服务的总称。
..............................

(二)理论基础
1.可及性理论
追本溯源,语言学中的可及性理论由爱丽儿(Ariel)于 1988 年提出,指代面对某一词语或片段,能够从脑中现有记忆系统中获取对应概念的难易程度。①可及性概念的构成基础即为将两种事物借由内在逻辑进行匹配,匹配度越高,则可及程度越高。例如,“书房”一词相较于“驿站”更能唤醒人们有关阅读学习的记忆与概念。
在公共管理领域,可及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则更为清晰。以安德森对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研究为起点,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近 60 年。在早前的研究中,安德森认为可及性概念的核心是“使用服务”,影响卫生服务使用的维度包含倾向特征、促进资源和需要三个维度。作者本人于 1995 年在对自己提出的模型与理论进行回顾时,对于其中可能会影响可及性的因素进行了重新分析,提出了潜在可及性与现实可及性,可及性的共同因素即对整体而言影响可及性的普遍性因素,与可及性的差异因素即对个体而言影响差异性的特殊性因素四个概念。②结合彭尚斯基可及性理论的四个维度,对可及性理论的经典表述更为完整。2013 年,安德森将可及性理论进一步拓展,加入了情景特征对可及性结果的考量,提出了对可及性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用户与服务的互动,也需要考虑该服务提供的情境。国家政策、资源、组织形式甚至政治经济大环境都会影响可及性的实现。
公共卫生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同属公共服务的范畴之内,彼此之间存在共通之处。这种共通之处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都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接触以完成服务;二是服务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服务对象的需要;三是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回应。这也为可及性理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基础。
.................................

三、用户与载体匹配: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25
(一)空间可及性.....................................25
1.“最后一公里”是空间可及性的直观表达........................... 25
2.城市书房的“触手可及”............................ 26
四、社会与载体匹配: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负担性..................................31
(一)建设可负担...................................31
1.建设资源的支持......................................31
2.建设可负担的长期实现...............................32
五、载体与服务匹配: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36
(一)服务界面...................................36
1.界面属性......................................36
2.“颜值”带来成效............................ 37

六、服务与用户匹配: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

(一)建设特色
1.与当地环境相适应
温州城市书房现在温州全市已经建成 88 处,各处都具备独特的建设风格,融入周边环境,将可适应性落实到每一处细节。

与当地环境进行可适应调整的典范就是位于瓯海区南白象镇头陀山麓头陀寺内的永嘉大师书房,该处建设面积面积约为 300 平方米,现有书籍 5000 余册。此处相传唐代高僧玄觉( 665 - 713 )曾栖迟于此,于后汉乾佑( 948 - 950 )年间正式建头陀寺,历经宋元至明重建。头陀寺 1981 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由头陀寺藏书阁改建而成的永嘉大师书房在建设时重点保留了其原有风貌。将佛门修行的心无旁骛、意境悠远的意境与阅读相结合,带来独有的阅读体验。在书籍构成方面,书架上排列着很多关于温州本土文化和禅宗的书籍,借助书房浓厚的佛学氛围,可以为书中的内容带肋更丰富的理解。对使用人群进行可适应性调整的代表则是与温州市梦多多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合建的梦多多小镇城市书房,由于前往周边的人群大多以亲子家庭为主。该城市书房在建设时就定位在专为亲子阅读打造的城市书房,主题风格追求时尚与童趣。一方面在壁画装修时选择手工描绘风格,书柜对于低处采取整体设计,设置独具特色的四色花桌椅,集中体现了现代时尚动感元素,打造温馨舒适的亲子阅读环境。该处拥有图书 8000 余册,多为适宜小朋友阅读的中外儿童文学、绘本、拼音读物。同时兼顾成人阅读需求,配备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大类图书。

2.与服务模式相适应
随着服务范围的拓展,在农村乡镇地区,城市书房也进行针对的细化项目项目建设“百姓书屋”;针对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区域推出“城市书巴”;在软件建设方面,推出“书香门递”服务和“城市知网”网络资源平台。四者共同构建出“城市书网”服务体系并帮助温州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七、结论与讨论

(一)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四个维度相互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四个维度进行明细与梳理,借用城市书房的建设与运营过程印证各维度存在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四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可获得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基础性维度,没有可获得性,即公民在时空上不具备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时,那么在可负担性上相关建设主体必然缺乏建设意愿。若不愿意负担建设成本,可接受性的评估也会因失去评价主体而不复存在,可适应性也将无从谈起。

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如吸纳各类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慈善捐赠,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使用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志愿服务等,都可以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外部性效应十分显著,基于整体效益与社会责任的考量,部分商业活动在实践中寻求展开合作,进而实现运营成本的分摊。
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也应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加以考量。在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框架中,抵达成本与可获得性维度具备一定重合度,但抵达成本更加侧重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空间上的转移成本如通勤方式和通勤费用等,也包括时间上的消耗如通勤时间和排队时间。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属性要求服务的提供应尽可能便利使用者,因此有必要将抵达成本的缩减纳入到可负担性的考量之中。降低使用者的抵达成本对于使用者使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会带来直接的提升,进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带来正面的影响。对于使用成本而言,我国从法律法规和政策面提供支持帮助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在降低使用成本上已经取得了成效。不可忽视的是,使用成本还包括排队成本与熟悉成本等隐性成本。受限于我国的人口基数,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使用高峰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排队成本的大幅上升,进而影响可及性的实现。新技术的运用对于科技敏感度不高的使用者,熟悉和使用这部分服务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将这部分成本通过体系建设加以消除,以此体现现代性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动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