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范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66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笔者在总结研发效率相关理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三阶段DEA 模型剔除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环境变量和统计噪声影响,对新能源车、锂电池以及新能源车和锂电池产业一体化三类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建立 Malmquist 指数模型进行动态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四年居于世界首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其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在2012-2018 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从 1.3 万持续增长到 125.6 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由不足千分之一增加到 4.47%,成长为我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作为综合性的产业,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专家和学者们的重点研究课题。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效率不仅可以有效满足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汽车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产业发展战略已由“政策推动”逐渐转变为“市场拉动”。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4.2万辆和 120.6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2.3%和 4.0%。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规模骤减的趋势下,在补助政策完全退出之前,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从业总人数约 85 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 12%,明显高出汽车行业整体水平。新能源汽车企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研发效率研究的现实意义重大。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问题自 2012 年国务院颁布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已成为相关汽车企业与专家学者的研究焦点,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与研究主要内容涉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效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等方面,研发模型与效率测度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相关测度理论以及其演变的历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相关理论定义与指标进行了界定,建立了研发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将三阶段 DEA 效率测度模型和 Malmquist 指数计算方法相结合,通过定量数据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情况,对于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了不少国际一流企业,已存在优势领域。新能源汽车企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但产业总体仍处于发展初期,为保持经济活力、战略定力、实现汽车强国目标,亟需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本文从上市公司的微观视角,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效率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增加企业收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企业研发效率综述
Nasierowski W 和 Arcelus FJ 将研发效率与研发生产率的这两个基本概念区别开来,指出研发创新活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可视为研发生产率,而研发自身所需的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实际上才是研发效率[1]。基于帕累托最优视角,韩鹏指出在复杂而现实的商业经济环境中很难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而取得最大产出,因此,他的观点为可以用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和商业环境约束下研发活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来解释研发效率[2]。Afriat 认为研发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可以用来代表研发效率[3]。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研发活动所需投入与产出之间可衡量的转换关系是研发效率的表征,是企业研发技术效率的主要价值体现[4]。
基于此,本文将研发效率表述如下:研发效率是研发主体的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的比值关系。以产出为导向分析来看,研发效率是指在既定的研发投入下可以实现的最大研发产出水平所处的状态,当实际研发产出水平恰好处于此状态时,研发效率就达到最高。实际研发的产出水平距离此状态越近,研发效率越高;反之距离此状态越远,研发效率越低。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研发效率领域的文献研究都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学科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大与拓展。由于传统的文献综述基于"逐篇研读——梳理——总结"的研究方法,较难在短期内从海量的数据中有效地揭示某一学科或领域重要文献研究的科学知识结构及其发展演进的一个总体规律与特征。因此,本研究在文献的综述研究部分,将依托科学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实现科学知识结构图谱的绘制分析,以"客观文献追踪"作为研究视角,采集 2000-2019 近 20 年的国内外关于研发效率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作为其基础研究数据,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学科的高频关键词、高频被引重要文献、共被引重要文献网络的聚类等,展现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要文献理论。
......................

2.2 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效率综述
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以利用混合电力、燃料电池和其他生物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为主要动力的一种节能低碳环保型汽车。其具有本质上的广义和狭义的基本区别,广义的新能源汽车涉及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插电式氢发动机/其他化石燃料新能源汽车等,具有节省利用化石燃料资源、缓解环境污染的巨大环保优势[5]。狭义的新能源汽车缩小了广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的数量和范围,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国家政府节能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变化而进行了有所的更新。本文依据最新的 2016 年 10 月 20 日审议批准的新能源汽车管理规定中的相关定义,将新能源汽车的范围界定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6],具体定义如表 2.1 所示。

....................

第三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现状......................................... 16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情况................................16
3.1.1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析..................................16
3.1.2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分析....................18
第四章研发效率指标体系构建...................................23
4.1 研发效率的评价模型..........................23
4.1.1 三阶段 DEA 模型.......................24
4.1.2 Malmquist 指数模型..........................25
第五章研发效率实证分析..................................30
5.1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静态分析................................30
5.1.1 第一阶段 DEA 结果分析..............................30
5.1.2 第二阶段 SFA 效率测算...........................35

第五章研发效率实证分析

5.1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静态分析
5.1.1 第一阶段 DEA 结果分析
(一)基于效率均值的横向对比分析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 2013 年到 2018 年均值的效率分析,本文运用DEAP2.1 软件对进行测算,结果如果 5.1 所示。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微观角度出发,从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中筛选出了 2012-2018 年 146 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在总结研发效率相关理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三阶段DEA 模型剔除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环境变量和统计噪声影响,对新能源车、锂电池以及新能源车和锂电池产业一体化三类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建立 Malmquist 指数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论具体如下:
(1)基于效率均值的横向对比分析发现,SFA 模型调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综合效率低下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无效,85%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研发综合效率处于较低或极低水平。基于企业群体细分的纵向对比发现,2013年-2018年锂电池上市公司研发效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类细分企业中最低,产业一体化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在三类企业中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产业一体化企业的研发效率在整体上高于产业单一的新能源车企业以及锂电池企业。从规模效益来看,每年均有超过 90%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规模收益递增,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仍然处于研发投入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2)在 2013-2018 年间,环境因素——人均 GDP、上市年限、政府补贴对研发人员和经费投入的影响显著且均存在负向影响,表明经济扩张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司上市随着年限的增加,投入要素也在不断增加,而资源利用率不高,政府给予的补贴虽然可以助力上市公司的资本投入,但并未盘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研发资源,过度依靠政府补贴无法在研发活动中发挥出最佳效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