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其创新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技部的数据显示 2018 年我国企业的 R&D 经费达到 15233.7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 12 个百分点,企业 R&D 经费对全社会 R&D 经费增长的贡献率为 75.9%,拉动了全社会 R&D 经费增长了九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近年来我国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8 年我国 R&D 人员全时当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年 R&D 经费投入 19677.9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达到 233.5 万件,政府专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是激发出企业的创新热潮,更多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着显著不足:在整体上处于生产链和价值链的底层创新驱动不足,在创新投入上欧美国家则占到了全球企业创新投入约 65%的份额与我国企业对比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企业创新热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课题。
为了探析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企业内外部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到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结论,但基于企业家视角的研究相对匮乏。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的主体,其决策将对企业创新产生直接和核心的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了企业家的突出地位,明确提出必须要在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中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进而为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提供助力。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和成长,特别在我国当前经济、市场、法律、监管等制度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家的政治关联也被学术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发现企业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企业的自身属性,其最直观的代表就是企业规模,自 1942 年熊彼特假说和技术创新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究竟何种规模的企业更具创新能力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国家统计局2019 年的数据显示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专利申请量上,以国家电网、华为、中石油、中石化、联想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大企业主导创新这一认知。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背景下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宏观上更好的把握企业的创新方向,认识企业的创新不足,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二、研究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作为第一个关注企业创新和企业规模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自熊彼特假说和技术创新理论提出以来学术界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但在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关系上的争论始终存在还未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创新上必然存在差异,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大型企业在资金规模、制度模式、信息获取、风险承受等能力上的优势,相比较小型企业来说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即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创新中将发挥主体作用,这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支持。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司公司的数据来研究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地区和所有权性质差异的影响其研究结果验证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相关论点。由于创新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企业的创新选择和创新决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的视角也比较全面如财政补贴、企业税收、股权结构、企业所有制等内外部因素上,也有文献从资源基础论和人力资源理论来分析企业创新,但对于企业家个人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是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企业家能力理论自提出以来经过了历代学者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体系,其中以马歇尔和柯兹纳为代表的学者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企业家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家在各自的企业中同时扮演了领导者、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的角色,因此一名企业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善于寻找交易机会,把握生产方向,实现要素的组织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切入有助于丰富对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企业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支持了企业家理论的相关论点,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拓宽了视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企业家能力的文献研究
(一)企业家能力的研究
“企业家”一词最早出现在 16 世纪,源于法语指承担责任的人,对其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国富论》中认为企业家就是资本家,但没有就投资与决策的关系进行区分,此后国外学者分别从基本职能(Say,1804)、创新能力(Schumpeter,1934)、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Coase,1938)、风险承担(Knight,1960)、信息买卖(Hayek,1978)等角度丰富了对企业家能力的理论研究。
法国经济学家 Richard Cantillon 认为企业家是承担风险的人,作为第一个提出企业家概念的经济学家,其在 1755 年出版的《商业概论》中指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承担风险,这与美国经济学家 Knight 和英国经济学家 Marshall 在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看法相同;Say(1803)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将企业家定义为将所有的生产资料集中在一起,并对他所利用的全部资本,他所支付的工资、利息和租金,以及属于他自己的利润进行重新分配的人,即企业家是生产组织者;Schumpeter(1934)则提出了企业家是创新者的观点,指出经济发展要依靠企业家并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创新,此外 Hayek和 Casson 分别提出了企业家是市场机会发展者和管理者的观点。
马歇尔和柯兹纳为代表的学者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企业家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家在各自的企业中同时扮演了领导者、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的角色,因此一名企业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善于寻找交易机会,把握生产方向,实现要素的组织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从管理学的视角企业家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能,第一个是管理职能,德鲁克(1954)在《管理实践》中指出,管理人员是每个企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生机和活力的来源,因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否。第二个是领导职能,科特(1998)在《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中认为企业家的要具备领导力和感染力,通过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
二、企业家能力的文献梳理
1.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
现有国内外文献对于企业家能力的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并且能力测度主要是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缪小明和李淼,2006)、社会资本(刘军伟等,2018)的层面。研究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由于分类方法和指标选取各异,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和完整的理论评价体系。
熊彼特(Schumpeter,1934)在其创新理论中第一次将企业家与企业创新直接联系起来,并指出尽管创新的直接主体是企业,但创新的根本来源确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企业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企业家能力表现为对内的综合运营能力和对外的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团队建设、文化培育、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从 Barney(1990)资源基础观的视角进行的研究经验表明,企业家对外的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即从其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资源的能力(Baker,1990)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Bourdieu 和 Wacquant,1992),对企业的创新绩效起重要影响(Collins 和 Clack,2003),有助于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Barney,1991)。陈爽英等(2010)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民营企业样本运用 TSLS 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关系资本对企业的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王建忠和高明华(2017)选取 2010 至 2013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对企业家能力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提升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但受企业所有权差异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15
一、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15
(一)企业家相关理论 ................................ 15
(二)企业基础资源理论 ........................... 16
第四章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 31
一、我国企业家能力现状分析 ....................................... 31
(一)我国企业家能力指数的年度比较 ............................... 31
(二)我国企业家能力指数的分地区比较 ............................ 32
第五章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模型设定 ................................. 39
一、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的指标体系建立 ...................... 39
(一)企业家能力指数指标体系 .................................... 39
(二)企业规模评价指标体系 .................. 41
第六章 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 2014 至 2017 年连续 4 年的数据,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和关键变量缺失的样本。企业家能力指数数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高明华教授整理发布的企业家能力指数报告,其中 2014 年的样本缺失,考虑到一年中企业家能力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且 CEO 发生更替的企业数量较少,所以用 2013 年的企业家能力指数代替得到了 2014-2017 年连续四年的面板数据。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经营现金流、收入利润率等控制变量来源于 Wind 数据库和 Csmar 数据库。区域间制度环境差异则采用樊纲和王小鲁整理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作为代理变量。
第六章 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 2014 至 2017 年连续 4 年的数据,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和关键变量缺失的样本。企业家能力指数数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高明华教授整理发布的企业家能力指数报告,其中 2014 年的样本缺失,考虑到一年中企业家能力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且 CEO 发生更替的企业数量较少,所以用 2013 年的企业家能力指数代替得到了 2014-2017 年连续四年的面板数据。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经营现金流、收入利润率等控制变量来源于 Wind 数据库和 Csmar 数据库。区域间制度环境差异则采用樊纲和王小鲁整理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作为代理变量。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 2014 至 2017 年连续五年的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变量选取上通过引用企业家能力指数对企业家能力进行量化打分,而企业规模和企业创新能力则主要通过企业员工数和企业研发投入来进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地区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企业规模对于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强,第二通过加入企业家能力指数,我们发现企业家能力、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家能力的提升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进行,企业家能力与企业规模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所有权性质差异,在非国有企业中的影响更为显著。
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几个建议:
对于企业家的建议。首先企业家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增强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具体来说企业家应积极加强与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企业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有利于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倾斜方向;与机构之间的联系可以为企业拓宽外部融资渠道降低由创新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加强合作,实现技术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从而降低创新的风险性。另外企业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研究认为企业家的决策受其受教育程度、经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家要积极通过交流和学习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自身对机会的发现能力、对风险的感知能力,根据外部环境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