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四个阶段。2008 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小组,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2016 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各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导向作用。2008 年,国家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小组,负责指导各省认定机构对本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2016 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各项重大举措,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各项产业和时代经济的发展。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成为了创新驱动的主力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处于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是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综合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开展主体,其创新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之间的竞争。从外部环境来看,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且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以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内部管理来看,科研设备的先进性、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周期的缩短,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创新管理,以使企业一切创新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并取得长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在不断进行创新管理,尝试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管理标准或体系,但创新效果不尽如人意。譬如,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鹭”)成立于 1994 年,2000 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首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同时也是 4 项国家“863”计划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双鹭自成立以来不断汲取优秀企业的经验教训,在不同时期调整自己的创新管理侧重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接近于国际领先水平。即便如此,仍有研究表明,双鹭的创新效率较为低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文章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从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管理成熟度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纵观近些年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着眼于创新绩效、内部控制、研发投入三个方面。张玉臣和吕宪鹏(2013)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指标,同时将技术效率、企业规模、政府政策、科技活动投入等作为影响创新年绩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对处于不同创新绩效分位企业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李永周、黄薇和刘旸(2014)三位学者利用所构建的模型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揭示了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工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李玉玲(2017)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苑慈(2017)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出发,揭示了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朱卫平和伦蕊(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与其绩效基本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跟我们平时所认为的似乎不太相符。与这两位学者不同的是,方文中和罗守贵(2016)通过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主研发中的 R&D 人力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自主研发中的R&D 资本投入因其 1 年的滞后性而产生了抑制作用。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企业
2.1.1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主要特点是高智力、高收益、高战略、高群落、高渗透、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本文采用 2016 年国家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即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其中,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有以下几个: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一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三是企业经过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合同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优惠。促进企业转型。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是一项国家引导政策,即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含量。
提高企业资本价值。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吸引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对其实施优惠和补贴,使企业资金充盈,快速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去。
提高企业市场价值。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而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外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企业投标的重要条件。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说明负责人具有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
..........................
2.2 创新管理理论
2.2.1 创新管理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创新管理,学者们持不同的观点。白俊红等(2009)将创新管理定义为:创新管理是组织中通过搭建支持创新发生的平台形成协调的创新机制,来实现人的价值和社会福利增加的过程。周祖城等(2000)认为,创新管理就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企业为了生存需要创新,从长远来看,创新需要计划。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创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再者,创新需要引导,并不是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比如,有损企业形象的“营销新点子”是断然不可取的。因而创新不是自发发生的,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来建立一种刺激创新的机制。龚传洲(2001)认为,所谓企业创新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即企业管理者对创新活动进行筹划、激励、实施和控制,以使创新获得成功的一系列有机的活动。王全秀等(1999)将创新管理定义为:企业创新管理就是对企业创新活动实施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以获取综合效益,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综合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创新管理就是对创新文化、创新型人才、创新技术、高科技设备等所有跟企业创新活动有关的因素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必须能够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创新绩效,实现企业可持续创新。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指出,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他敢于冒风险,敢于承担风险,富有进取精神,不因循守旧,能够不断地倡导和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家对企业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家是创新管理的主体,他们不同于技术人员。技术不是企业家的目标,而是其通往市场的工具。企业家具有市场导向的经营意识,他能够预见市场的趋势而在众多的技术机会中作出选择。技术人员往往因为对技术本身的热爱而脱离市场,从而使技术创新偏离了顾客的需求企业家不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他能够预见经营管理人员不能预见的投资机会和创新项目,并且把设想付诸于行动。企业家是站在企业和外部环境的结合点上,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思考创新的方向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要求企业的生产、市场、研究、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而这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下才能避免各部门的局限性,将整个企业的资源组织起来,达到创新的目标。
...............................
3.1 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15
3.1.1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变化情况...........................................15
3.1.2 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15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等级划分..............................33
4.1 成熟度评价等级定义.......................................33
4.2 成熟度评价等级划分...........................35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41
5.1 研究结论.........................................41
5.2 相关讨论..................................42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等级划分
4.1 成熟度评价等级定义
成熟度评价等级,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水平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几个明确定义的表明企业创新管理能力的平台,每个等级的管理水平是其达到更高一级管理水平的基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熟度不断上升的过程即是企业创新管理能力不断成熟和积累的过程。根据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等级结果,企业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来提升本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引导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管理水平,在不断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竞争力。
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依据创新管理成熟度理论。本文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等级分为五个级别。定义如下:
一级——初始级:企业创新管理是无序的、盲目的、混乱的。企业不清楚创新管理的流程并对其加以控制,同时也缺乏创新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往往通过 CEO 或个别有能力的关键人物来获得成功,而非通过经过测验的比较完善的创新管理流程来保证企业创新的持续性。
二级——已管理级:在已管理阶段,企业已经认识到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
开始识别和构建创新管理的关键过程,并开始试验性地对一些创新管理活动进行规范。无论这些活动的结果如何,都将成为企业今后进行创新管理的参考准则。
目标:认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对创新管理进行定义,明确创新管理的目标,识别创新管理的管理过程和关键活动,开始尝试构建创新管理系统。
三级——已定义级:在已定义级阶段,企业已经定义了创新活动的概念及其具体管理工作,建立了标准化的创新管理流程,并有系统地整合企业资源来支持创新管理,形成了较完善的创新管理系统。
............................
5.1 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通过数据搜集和软件分析确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熟度评价因子有以下四个:规模水平因子、人才结构因子、盈利水平因子、研发投入强度因子。规模水平因子代表了企业规模,包括员工数量、主营业务收入、研发费用、政府补助、无形资产。人才结构因子代表了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和大专以上人数占比。盈利水平因子代表了企业的产出效果。研发强度因子代表了企业对公司技术人员的投入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著作权、开发权等一些无形资产日益成为衡量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独有特征,使得无形资产所起到的作用更大。纵观已有研究,并未见“无形资产”指标的相关论述,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增加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指标,以期对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建设性参考建议。
第二,从实证分析中不难看出:①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得分的高低有重要影响。整体来看,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得分越高,综合得分越高;企业规模得分越低,综合得分越低。因此,企业要想提高创新管理综合得分,不能忽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大。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因子得分偏低。创新是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来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不断进行主营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企业应重视研发人员对公司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研发人员的投入强度,包括研发人员工资水平、福利水平等。这样一方面提高研发人员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带动企业整体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