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当前正处于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断助推中国经济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是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在提升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作用,并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背景,不断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深夜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以及新的现代产业发展的体系。
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动力,形成新的产业部门,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主要部分的是传统的高能耗的工业,这种传统的经济结构曾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也显示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要不断调整创新主体,重视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不断创新。
我国当前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经济上在现代化建设的承上启下阶段,也是继续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阶段,面临的形势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投资持续下滑,国内外需求不足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缓解,进而导致我国工业整体增速进一步放缓,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国家着眼于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实施制造强国重大工程,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环境,提高产业整体的运营水平。我国重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将其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水平低、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等。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整体经济质量不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深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科学解决产业结构中的问题,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增加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就业率,促进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平衡,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明确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坚持技术创新,丰富技术创新的手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12 年首次提出创新,认为创新是企业家为获得更大的生产利润而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是引入的一种新函数,提高社会潜在的能力[1]。20 世纪末期,国外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学领域的技术变化,Dosi & Dillon对企业的学习能力、组织架构、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充分协调好这些因素的关系对于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大有裨益[2]。Manuel 在研究中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构思中非连续性和巧妙性的有意义的事情[3]。Freeman 的研究认为,所谓的技术创新,不过是新的产品、服务和系统的商业性质变化[4]。
18 世纪中期,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Quesnay 对法国当时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和生产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次综合分析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收入来源和资本、收益的交换,将工业和农业相结合,认为再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是两者间的转移流通,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Karl Heinrich Marx 按照实物形态的最终用途,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制造生产资料和制造消费资料,这也为后来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揭示奠定基础[6]。Rosenberg 在研究中提出,当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升后,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向第二产业,经济继续发展,劳动力继续转移,逐渐倾向第三产业[7]。C1ark(1957)在研究中指出,国民收入之间的差异性,是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梯次转移的根本原因[8]。Kuznets(1966)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从纵向方面来说,在三次产业的分布中,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类似,农业部门有明显的减少,工业部门明显提升,服务部门有略微的提升,同时在经济增长中,要关注总要素生产率的作用[9]。Edward Denison(1974)对 Kuznets 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利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知识进步等概念,论述了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并且提出由于资源配置的改善使产业结构出现变动的观点[10]。Chenery(1986)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结合经济计量模型、一般均衡分析法,形成系统的结构转变分析法[11]。William Petty 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以及高级生产要素,高生产要素包括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航天技术等,如果国家或者地区要取得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12]。Greunz. L(2004 年)通过对多个国家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技术创新对这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由系哦啊提升了劳动效率和劳动产出 [13]。Michael E.Porter(2010)在对竞争战略的分析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来源,产业演变的因素包括了产品、过程创新以及专有知识扩散等。产品创新能优势产业间的差异性进一步明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的市场结构和调节了市场规模,但是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是专有知识扩散[14]。Buera & Kaboski(2011)的研究证实了产业结构变化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就技术创新推动[15]。Yi and Zhang(2011)则结合经济学生产函数,得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因素是技术创新的结论[16]。llyina & Samaniego(2012)的研究认为,金融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水平,通过调整不同科技研发密集行业的产出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17]。
..............................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技术创新概述
2.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当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描述和观点,从内涵和外延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上的技术创新。从今天对创新的理解来看,这是一个包含了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形势等诸多要素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从研发到销售中,增加固定投入产出的一切要素。狭义的技术创新范围小,主要是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创新。但是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技术创新,都会通过技术的进步,改变产业结构[24]。本文研究的技术创新是狭义的技术创新。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创新是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创新必须是和新产品直接相关的技术的变动。产品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活动,从产品构思开始,直到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完成。国内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是建立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建立新的生产组织,推出新工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等赠给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其中包括如公益性捐赠、救济性捐赠和其他捐赠等形式。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通常意义上,技术创新可以分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创新两种 [25]。自主创新是经济主体自身的技术突破,通过自己的探索取得技术上的进步,进而获得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并将此进行商业化运作,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利润。技术引进创新指的是通过引进别人较为成熟的技术为自己所用,进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并由此实现的创新。
根据技术创新的对象,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创新,一种是过程或者工艺创新。过程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新内容,也可以称为是工艺创新。过程创新主要是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比如管理方式、生产设备、新工艺等,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产品创新主要是推出新产品,重大的产品创新与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密切的关系。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都可以分为渐进式创新,以及激进式创新。
.................................
2.2 产业结构概述
2.2.1 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比例构成情况,以及产业相互关系,在产业之间各个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对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27]。产业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产业(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优化产业结构是改善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配置,协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促进产业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来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关,调整各产业的不利关系,能够促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保持协调的产业结构。产业质量关系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发展到高水平的状态,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协调和发展[28]。通常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和源泉,合理配置资源,改变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2.2.2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化是与包括技术创新、资源结构、需求结构、社会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相关联的[29]。换言之,只要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包括政府支出、企业、消费者的总和,或者分解成政府购买、投资、消费、净出口。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过程,就是科技从知识形态变为物质形态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在技术创新中,能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由于技术的创新,消费结构随之改变,资源消耗弹性、生产成本等都会变化,从而使生产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原有生产部门的转变[30]。从产业发展的近代史来看,缺乏技术突破的产业部门,往往会逐渐淘汰,产业部门之间的优胜劣汰过程,也显示了产业的升级过程。技术的创新可以研制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潜在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需求对产业部门具有反作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需求总量的增加,使得产业扩张成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为趋势。另外,
政府的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都会产业结构有所影响,共同决定产业结构的变化。
...............................
3.1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15
3.1.1 技术创新投入................................... 15
3.1.2 技术创新产出............................... 16
第四章我国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实证分析.......................................... 24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4
4.1.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24
4.1.2 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的选取.............................. 25
第五章强化技术创新助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40
5.1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40
5.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1
5.3 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41
第五章强化技术创新助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的技术创新还存在资源短缺、市场机制不健全、短期效应明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也就造成了大量低层次和重复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存在。从前面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科研开发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0.9-1.5%,在投入上尽管是逐年递增,但在科研成果产出上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42]。这不仅浪费了创新资源,还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单单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层面的介入。这也是国家层面对创新体系建设如此重视的根本原因。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在于深刻变革和改善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信息服务环境、教育培训环境、市场与法制环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环境。政策对创业活动有导向作用。制度有资源要素的配置方式、经济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安排、所有制结构等。
政府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要对产权市场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不断改善和优化技术创新投资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产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全面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并转化为现实的市场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资源的最佳组合方式,就是在制度因素作用下的各种创新要素,能够以合理的结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匹配效果。要立足动态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吸收消化世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跨越现有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创新生产技术组织方式,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和开发新市场,促进技术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缺乏技术优势但是产业前景巨大的行业,要鼓励引进先进技术,以巨大的产业市场和前景优势为基础,推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角度,形成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如下几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