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培训组织绩效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层次分析、熵权法、基于灰色关联度改进的 TOPSIS、障碍度分析等方法,搭建出一套全面、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青岛市培训组织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培训组织现存的问题,探究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换挡转型的中高速发展时期,专业技能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有的技能人才总体数量不足。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技能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从业人员仅为 4700 万人,仅占技能从业人员总量的 29%、就业从业人员总量的6%,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高技能从业人员缺失严重①。另一方面,技能类人才供给偏离企业人才需求,出现供需错配的局面。近几年,技能从业人员求人倍率持续超 1.5,高技能从业人员求人倍率持续超 2,至 2020年,预测将出现 2400 万的技能类人才供给缺口[1]。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技能人才不仅存在结构性矛盾,还存在年龄断层、地域分布不均衡等多个问题,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技能人才”与“有效供给”已成为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要输出方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将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培训是依照国家职业目录分类别、分层次展开的标准化培训,其培训阵地不仅在城市,更是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亟需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然而,伴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输出与转移,农村现有人群开始呈现出素质偏低、年龄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总量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技能人才需求,亟需大批量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到现代化农业建设中。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类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培训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将起到重要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简称培训组织,下同)是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主要输出基地,担负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的重任。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早已突破 1500 万人,从数量上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但在质量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实地调查发现,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存在专业化程度低、培训内容实用性差、培训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为此,迫切需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监督培训组织的整体培训效果。综上所述,当前是我国农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科学、有效地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既能提升培训质量、推动培训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又能帮助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和考察培训组织的工作开展情况,以便政府部门合理调配培训资源,将更多的优势资源向培训绩效高的培训组织倾斜,逐步淘汰培训绩效低的培训组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本研究课题。
...........................
1.2 研究目的
本文从农业现代化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入手,阐明我国培训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期望通过对培训组织建立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发展,以应对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的挑战。首先,分析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的现状,立足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转型升级方向,进一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培训组织绩效,下同)评价体系。其次,选取青岛市培训组织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深入探索青岛市培训组织的培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青岛市其他培训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最后,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培训组织开展高质量培训的有效建议,为我国其他培训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职业技能培训概述
2.1.1 职业技能培训的概念
(1)职业的概念
职业是指具有类似性质的工作的总称,一般来说,被认定为可用来谋生、获取经济收入的工作或者生存手段。在特定的组织中表现为岗位,每个岗位对应特定的任务、工作职责以及规章制度,每个岗位上的特定人群应具备应对应的知识、素养、技能等相关基本素质。
(2)培训的概念
培训是一种规范化的非学历教育的方式或途径,通过面授、网授等传输手段,向学员传递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信息以及职业素养等基础内容,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当前,培训主要集中在技能培训,特点在于先是设定专业培训目标;然后,基于培训目标制定详细地培训方案、培训标准、培训考核方式以及培训大纲等内容;最后,选取培训教师按照培训方案进行定制化培训。
(3)职业技能培训的概念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以促进工作就业为目的,对人员进行专业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训练的教育过程。培训的对象是有特定工作知识或技能要求的劳动者(包括正在谋求职业的人或已经成为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连接国民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纽带,是劳动者今后能否顺利就业和获得收入的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了涵盖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需求的人开展学校教育、组织培训等不同模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发展、城市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
2.2 绩效评价相关概述
2.2.1 绩效评价概念
(1)绩效的概念
单纯从字面涵义解释,绩效可被认定为以下两方面涵义:一是业绩,主要是指被评价或被考核单元在工作中所产生的结果。二是效率,主要是指被评价或考核单元在实现结果的过程中耗费的投入产出比。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及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绩效做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各学者的观点,本文对绩效做出了以下定义:绩效是被考核单元或被考核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借助一定方式完成一定成果的过程。同时,由于绩效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未知性,绩效具备多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多元性,即绩效的实现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内外部环境、周边氛围、奖励机制;二是多维性,即绩效的达成与考核需要从多个利益主体展开;三是动态性,绩效的达成效果会随时受到周边环境以及时间的影响,并非毫无变化。
(2)绩效评价的概念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学者对绩效评价的定义不同,一般来讲,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被考核单元、部门、员工的行为、态度、能力以及产出的评价,是对绩效达成的过程中的评价。因此,绩效评价是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科学的计量方法,按照规范的评价流程,对绩效达成的过程中被考核部门、员工的行为的评价。
...............................
3.1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及其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 20
3.1.1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概况 .................................... 20
3.1.2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 21
4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29
4.1 设计思路及原则 .................... 29
4.1.1 设计思路 ................................ 29
4.1.2 设计原则 .................................... 29
5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以青岛为例 ..................... 40
5.1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简介 ................................. 40
5.2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 ............................ 43
5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以青岛为例
5.1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简介
(1)农村人力资源状况
青岛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山东省经济中心,重要的战略支点。相关调查显示,城镇化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关系。城镇化率越高意味着该区市城镇常住人口越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成为了空心村,城镇化率低则相反。截至 2018 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数为 939.5 万人,整体城镇化率为 73.67%。其中,崂山区城镇化率最高,为 86.8%,其次是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分别是 80.6%、60.5%,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城镇化率均低于 60%。
当前,青岛市全市农村常住人口共计 304.23 万人,各区市分布如图 5-1 所示。其中,城阳区 2018 年农村常住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因城阳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城镇化进程相对落后,农村人口较多,故将城阳区也是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重点区域。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基于前文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深入分析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研究现状,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为后期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价、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及其绩效评价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整理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设计思路,综合众学者和专家的意见,初步得出包含 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 27 个三级指标的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j=1,2,3,……,m)=(0.007、0.132、0.005、0.002、0.006、0.021、0.018、0.025、0.048、0.070、0.269、0.004、0.004、0.004、0.007、0.004、0.003、0.006、0.007、0.010、0.028、0.111、0.172、0.017、0.004、0.005、0.009)。
(3)基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特殊性,本文选取了基于灰色关联度改进的 TOPSIS 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选取青岛市培训组织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培训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培训过程对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贡献最大,其次是培训产出和培训资源投入。从子准则层绩效评价来看,在培训资源投入指标中,人力资源投入绩效得分贡献度最大,其次是财力资源投入,最后是物力资源投入;在培训过程指标中。培训管理绩效贡献度较大;在培训产出指标中,培训满意度绩效得分贡献度最大。
(4)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对青岛市培训组织的调研,分别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监督机制、培训满意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培训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找到改进方向,并最终提升培训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