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房子本身作为一个建筑空间,具有居住、储藏等基本功能,经过人类生活的长期演变,因其以血亲关系为纽带,成为人们日常相处的地方,并作为家的隐喻而存在,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中国农村地区,房子由农民自己建造居住,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建房一直被农民认为是维系长期生存和家庭代际传递的人生大事(瑞雪˙墨菲 2009),由此形成了农民对于建房的热衷和追求。
改革开放之后,城镇的发展日新月异,农村社会的面貌也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在返乡时总会感叹村内又多了几所高大美观的新房,但却大多大门紧闭,当问及是何人居住时,往往会得到回答“没人住,人都在外面打工呢”,这与过去“农民居住条件虽差,但却将其作为长期生活的场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并非在村内“安居乐业”,但每年总有十多户人家在大兴土木,农民对于建房的热情并未降低,且对于建房呈现出追求“高大上”的行为倾向。
为了解所在的村庄中农民建房行为是否只是个案现象,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发现事实情况如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但住房建设面积却仍不断扩大(李裕瑞等 2010)。根据 2019 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 32.9 平方米,而 1985 年这一数值为 14.7 平方米,是其 2.24 倍,当年新建总面积为 7.12 亿平方米。另一方面农民住房消费也在不断攀升,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农村新增房屋建造的资金花费有上千万亿,农户建房成本从千百元到上万元,再到现在的十万甚至百万,相较于当前农民的收入状况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消费压力。而且当前大部分农村空心化状况严重,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除了过年期间,村内整体氛围较为冷清,很多农房空置,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是对农村土地和资金的不合理配置(贺威 2018)。同时,农民建房由于缺少长远、系统的规划,布局比较分散凌乱,违规占用耕地、因建房产生的纠纷时有出现,不利于农民自身、家庭以及村庄的长远发展(李辉 2014)。
近年来,政府针对农民建房的问题,以改善农民居住状况为重点,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等,同时不断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2019 年 2 月,住建部发布了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必要对农民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行了解,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农民的建房行为及其趋势,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并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对于更好地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传统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农民住房的变化是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农民住房的外在形态以及内在结构都有了很大改变。但当前对于农民建房行为的研究关注不多,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研究更少,且主要是关于现时的分析,历时性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当前处于渐变型农村的房屋建造情况以及农民在建房中的行为选择,包括为何建房、建造什么样的房子、怎样建房等,对不同时期建造的房屋及不同年龄的农民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农民建房行为的变化,期望能够得到较为完整的资料,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
衣食住行是农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住房是农民生活状况和文化观念的重要反映。农民建房看似只是农民个人家庭的大事,是农民的个体行为,但是也与社会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是农民基于自身生活实践形成的行为选择。因此,通过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分析,寻找影响其建房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分析农民建房所蕴含的生活逻辑,并对当前农民建房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为当前农民建房而带来的资源浪费、违规占用耕地等问题以及未来农民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房子不仅仅是建筑实体,还是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载体。在中国农村地区,房子是由农民自己建造居住,建房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因此很大程度上能折射出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状态等。农民建房行为是个人的能动行为,但也受一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在现有一些关于农民行为的研究中,大多从宏观的社会结构或人的心理方面进行分析,很难将二者结合起来考察,而日常生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日常生活中,人是生活的主体,所处的是被社会结构所影响包含着的环境,因此将农民建房行为放在其日常生活中解读,有利于深入了解农民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原因,丰富关于农民行为的研究。同时,本研究注重时间顺序,了解不同时期的农民建房行为对于研究农村及农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
第二章 农民建房基本状况
2.1 调查地概况
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地点是豫南 Y 村,选择该村是由于:首先,在中国社会转型趋势下,Y 村地处中部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距离城镇较远,是非产业发展集聚村,同时也是非贫困村,受到旅游、产业发展等市场力量及政府帮扶力量较小,是一种自然渐变型村落,是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千千万万个普通农村的缩影。其次,也正是因此,Y 村的村社传统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地方村社传统并不是无根据的自发性产物,而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孕育涵养出来的,在本质上承载着地方文化习俗、价值规范等深层次内涵,有助于了解农民行为及其价值遵循。最后,由于 Y 村是笔者的家乡,笔者自幼在村内生活,对村内基本情况较为了解,容易进入,便于收集资料。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近一二十年来村内农民建房的变化,根据村内老人对于改革开放初建房状况的描述,笔者对于农民建房行为及其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 Y 村的基本概况:
2.1.1 地理概况与历史文化
Y 村位于河南省上蔡县,地处豫东南平原地区,属淮河流域,其支流“黑河”流经该地,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充足,光照适中,无霜期长。县域总面积 1529 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平坦开阔,土层较为深厚,共有耕地 165.5 万亩,总人口 153 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粮食生产强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上蔡县古称“蔡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西周初期便已有文字记载,距今已有约 3000 年,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所到的蔡国便是该地。该县文化底蕴深厚,是重阳文化的发源地,还有“千古第一相”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蔡叔度等历史名人,县域内的“古蔡八景”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
..........................
2.2 Y 村 40 年来农民建房的变化
Y 村地处平原,农房建筑较为集中且具有明显的庭院特征,坐北朝南,北侧是主房,分为堂屋(客厅)和卧室,满足日常起居、会客等需要,东侧或西侧为厨房和过道,院落同时具备生产和生活功能,一般进行家庭小规模种养殖、晾晒粮食、储放农具等。在 Y 村村口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大、崭新的楼房,夹杂着些许砖瓦平房,为调查提供了客观实在的资料。考虑到当地农民住房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共发放问卷 200 份,有效回收 193 份,有效率达到 96.5%。其中,调查男性 105 人,占总人数的 54.4%,女性 88 人,占总人数的 45.6%。年龄分布于 20-39岁的占 32.6%,分布于 40-59 岁占 39.9%,60 岁以上的占 27.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占 41.5%,初中程度的占 37.3%,高中程度的占 15.5%,专科程度的占 4.1%,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 1.6%。通过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在特定时段内农民建房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由此将改革开放后 Y 村所建房屋分为以下类别:
2.2.1 砖瓦房(1978—1998 年)
改革开放初期,村内整体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加上 1975 年经历了特大洪灾,村内所有农房被冲垮,经历了一个修复的过渡期。因经济和资源条件限制,农民当时建造居住的是土坯房,即利用地下黏土混合小麦秸秆砌成,上面铺上茅草、木板等,较为简陋,不经风吹雨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响应“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政策号召,农民生产劳作的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高,家中有了余粮,逐渐积累了资金。1982 年国务院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县政府贯彻落实并据此制定了村镇规划及建房用地管理办法,同年,该村进行了宅基地调整,按照家庭男性劳动力数量以每宅“三间”(宽度约 10 米),总面积(含院)约 180 平米的标准进行划分,并根据家庭人口增减等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日常消费世界与农民建房 ...................................... 21
3.1 农民日常消费水平与建房费用 ...................................... 21
3.1.1 日常消费水平的提高 .................................. 21
3.1.2 农民建房费用的攀升 .......................................... 22
第四章 日常交往世界与农民建房 ........................... 28
4.1 “个体—家庭”交往中的建房 ............................. 28
4.1.1 私人空间的扩展 ..................................... 28
4.1.2 建房的代际倾斜 .......................................... 29
第五章 日常观念世界与农民建房 .......................... 36
5.1 乡土观下的建房倾向 ..................................... 36
5.1.1 安土重迁与外出发展 ............................. 36
5.1.2 生存根基与“蓄水池” ...................................... 38
第五章 日常观念世界与农民建房
5.1 乡土观下的建房倾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不能任意挪动。“乡村人口似乎是附在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下去,不太有变动”(费孝通 1998),因而农民必须依土定居,世代相传,居住在同一村落、同一房屋下,以便进行生产劳作。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牢牢地将农民吸附在土地上,使之有着深刻的集体记忆和对土地的诉求,造就了中国农民浓厚的乡土观念,对于村庄、土地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常态的生活便是终老是乡。但市场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外出打工的大潮,也撼动了农民乡土意识的基础,使得农民既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又经受城市文化的熏陶。而城市文化往往被作为先进性、现代性的代表,使农民有着强烈的城市主义倾向,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仿佛更有吸引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乡土意识,他们急于去除自身的乡土化标签并想要快速融入到现代城市之中。这样一来,村庄对于农民来说从一个长期生存发展的地方变成了想要“逃离”之处,农民对于作为其生活居所的住房也将有不同的考量。
5.1.1 安土重迁与外出发展
根据调查发现,上了年纪的农民普遍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常年从事农业劳动生产,有着长久的生活经历,对村落生活、邻里街坊均十分熟悉,落叶归根、安土重迁一直为他们所信奉,绝大多数认为即使是在外打工,年老时还是要回到村内生活,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或者同时照看孙辈。即使儿孙在城镇买房,村内的房子也一定要在,因为那里仍是他们最终的归属,是灵魂的安放之处。
“我们已经在外面干了快十年了,现在还能再干几年,等年纪再大点儿干不动了,到时候还是得回来生活。我总觉得城市里没有农村自在,在那这么多年了生活还是不习惯,除了一起去的几个老乡,也没几个认识的能说的上话的人,感觉比较孤单,现在就想等老了回家哪儿也不去了,家里房子也有,前两年给儿子建的,他在洛阳上班,不经常回来,那我们就去住。”(李 X,女,52 岁,在兰州做小生意)
社会学论文参考
第六章 反思与建议
6.1 总结反思
总的来看,Y 村是一个自然渐变型村落,是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不断变化,农民住房也在不断更新重建,大致与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农村发展环境、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同步的,甚至有些还要超前于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建房关乎民生和发展问题,在当前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农民建房的行为趋势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原因尤为重要,同时期望通过对农民建房行为的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6.1.1 对农民建房行为的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宏观经济、国家政策等影响,农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作为重要生活空间的住房也呈现巨大转变。农民建房看似只是农民个人家庭的大事,是农民的个体行为,但是也与社会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农民文化的、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张勇昌 1991),是农民基于自身生活实际和生活态度形成的行为选择。
本研究从农民的日常生活视角出发,以求从农民最本质、最熟悉的生活实践中理解农民建房行为。从农民日常消费世界来看,经济水平是农民建房的重要基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变直接促使农民住房的升级换代,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农民进行建房消费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些村民并不清楚他们为了什么要建造新房,单纯对符号化“住房”的追求而忽视了自身经济实力与实际需求,使其被卷入建房消费意识当中,形成了行为异化;从农民日常交往世界来看,在农村社会流动和分化加剧的情形下,农民“个体—家庭”、“家庭—村庄”以及“村庄—社会”间交往的变化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农民建房的行为遵循,促使其向“个体原则”、“面子原则”及“市场原则”转变;从农民日常观念世界来看,乡土观、家庭观、婚育观的变化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农民的建房选择、建房动力及建房需要,塑造并重构着农民的建房观念及建房行为,我们应当看到不同时期农民对于建房持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乐意在城镇买房,向“市民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