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言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与出版
(一)俄译本《酒国》的翻译出版
翻译者叶戈罗夫认为,俄罗斯读者会对《酒国》中荒诞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小说《酒国》(ropo;iBHHa)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查员丁钩儿到酒国市调查地方官员烹食婴儿的犯罪案件。丁钩儿一到酒国市就被带到了筵席上款待,酷釘大醉之下初见被端上桌的菜肴中居然有清晰可辨的婴儿时丁钩儿怒不可遏,然而,在劝解下(当地官员向丁钩儿解释说,餐桌上的婴儿是假的,制作原料是莲藕、银白瓜、猪肉、火腿肠等)初尝滋味,确实喜上心头,回味无穷。于是,丁钩儿也加入到了酒国特有的这种烹食婴儿行列当中。酒过三巡,不省人事的丁钩儿被矮子、长麟片的恶魔、一群养来要吃掉的男童和阴险的厨师构成的噩梦击倒。丁钩儿本是“特派员”,是正义之身,却在酒国经历了极度的放荡和腐败:与女卡车司机通奸,被女司机的丈夫捉奸,遭受羞辱,后发现女司机是他人情妇,继而恼怒的凌虐,后来杀死女司机及其情夫;酗酒,在筵席上喝得酷釘大醉,深夜无助的看着身上有鳞片的男孩偷走所有的东西;饕餮,由侦查酒国烹食婴儿的侦查员变成了与酒国官员为伍的食婴者。悲剧的结局已经埋下了伏笔,最后,丁钩儿以逃犯之身淹死在茅厕之中。跌入茅厕之前,他于酩釘大醉之中仿佛看见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在盛大的筵席中享用婴儿。整个故事情节怪诞无疑,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神话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遭遇到的种种妖魔鬼怪要吃人喝血的场景,实为怪诞。而在这一故事情节的叙述过程中,还穿插着酒国市酸造大学写作爱好者李一斗与莫言的通信以及他寄给莫言的小说,虚实之间,让人难以分辨。
与《酒国》荒诞的故事情节相呼应的是《酒国》俄文版图书的封面:暗红色的背景图上散布着各式的花纹,中间卧着一个赤裸的男婴,男婴的体态宝润有光泽,展现出一个年轻生命的蓬勃生机,双手伸向前方,双腿叉开,一前一后,头顿微扬,望向斜上方。男婴的头发偏金黄色,与西方人的体征更为相似。联想书中被吃掉的男婴,封面男婴的眼神中似乎透露着某些耐人捉摸的韵味。另外,男婴的身体用虚线分成若干部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烹食婴儿的情节。“诺贝尔奖主要竞争者”、“莫言”以及书名《酒国》的俄文译名字样分别位于封面上方和右下方,简洁大方。
....................
(二)俄译本《丰乳肥臀》翻译出版情况
继《酒国》俄译本的问世,《丰乳肥臀》俄译本也陆续出现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各大书店。《丰乳肥臀》俄译本的译介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版权问题则得到英国怀利有限代理公司(TheWylieAgencyltd.)的帮助和推动。《酒国》和《丰乳肥臀》之所以会成为率先与俄罗斯读者见面的莫言作品,与这两部小说的文学性、译者叶戈罗夫个人对莫言作品的偏好、中国作家协会的支持以及俄罗斯图书市场的取向密不可分。
《丰乳肥臀》讲述的是母亲上官鲁氏及其9个子女艰难困苦的一生,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之后,贯穿其中的是中国20世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场面宏大,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她的一生就是生养孩子,上官鲁氏一生有8个女儿1个儿子,名字分别是:上官来弟、上官招弟、上官领弟、上官想弟、上官盼弟、上官念弟、上官求弟、上官玉女和上官金童,从上官鲁氏前7个女儿的名字里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也是小说主人公上官金童备受宠爱的根源。上官鲁氏的丈夫上官寿喜没有生育能力,这9个子女是上官鲁氏与自己的姑父于大巴掌、卖鸭子的外地人、江湖郎中、村里打狗卖肉的光棍汉高大膘子、天齐庙里的和尚、被四个败兵轮奸、瑞典籍马洛亚牧师生下的,她用自己一生的精力拉扯大这9个儿女,含辛苑苦的养活自己子女的儿女,她去世时95岁。这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母亲,她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她的一生就是中国从日本侵华到中国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真实见证。
这是一部返歌母性光辉的著作,在199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丰乳肥臀》封底上,就有着这样的几个字:“谨将此书献给母亲与大地一一莫言”。母亲上官鲁氏在那段艰难岁月中经历了兵匪、战乱、颠沛流离、亲人死亡、为生存卖女、对单传儿子的担忧、饥饿时代偷偷带食物等各种苦难,上官鲁氏是一个符号,她将中国母亲的母性行为集一身,是全中国“我奶奶”式的女人的集合体,深刻的检释了莫言“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观点。
........................
二、莫言小说在俄罗斯的接受情况
莫言获诺奖之后,《酒国》、《丰乳肥臀》俄译本相继在俄罗斯上市,这为莫言进军俄罗斯文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俄罗斯文坛以及读者都对莫言获奖表现出了兴趣,新上市的《酒国》和《丰乳肥臀》摆在俄罗斯各大书店显眼的位置,很多俄罗斯人或是被其封面所吸引,或是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称号所吸引,都会驻足浏览一番,可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对其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有着巨大的推力。
(一)俄罗斯友人的关注与翻译
1.伊戈尔叶戈罗夫(HroptEropoB)的翻译推介工作
伊戈尔亚历山大洛维奇叶戈罗夫,当代俄罗斯汉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曾赴新加坡进修一年,对当代中国文学很感兴趣,20世纪80年代开始阅读莫言的作品。他翻译中国小说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向认识的中国朋友进行咨询。
据叶戈罗夫本人讲,莫言的小说翻译起来很不容易,而且最初翻译莫言小说并没有和出版社签订合同,他直言,还是喜欢莫言的作品,这足以看出叶戈罗夫对莫言作品的偏爱。被问及“您是否认为,这是命运让您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他说,“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对此没有丝毫的怀疑。我跟莫言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做你自己的_,别有丝毫怀疑,就像做祈祷一样。”
叶戈罗夫在2012年10月15日的访谈《鹤立鸡群的莫言》中说到,“有意思的作家并不少,许多作家值得提及、翻译和熟悉,莫言呢,处在独特的位置,用中国成语来说,就是鹤立鸡群。他将兴趣的所有范围和方面投向中国人的生活,描写没有人写过的东西。”叶戈罗夫还指出,“莫言的语言非常简洁。然而,简洁才是真正的艺术。现在很多外国读者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国文学上。在他们看来,中国有一批成就斐然的作家。除了经济领域的绩,普天之下还有一些才情卓越的作家,他们创作出许多世界水准的文学佳作。
....................
(二)官方的接受情况
1.俄副外交部长杰尼索夫的观点
安德烈杰尼索,1952年出生,1973年-1997年在中国生活,通晓英语和汉语。他于1992年进入外交部系统,1992年-1997年担任俄罗斯驻中国使馆参赞。拥有特命全权大使级别。2000年初,杰尼索夫担任俄罗斯驻埃及大使,2004年担任俄罗斯驻联国代表。从2006年开始担任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之职。
2013年1月22日,杰尼索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读过俄文版的《酒国》,而青年时代曾经热衷于中国的伤痕文学,期待莫言获得诺奖能够推动中国文学乃至汉文化在俄罗斯的推广和普及。他希望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能够在俄罗斯出版,俄罗斯作家在中国有着广大的受众,而中国作家在俄罗斯的知名度却很低,这和俄罗斯出版界对中国文学的推广力度不够有关。他说,目前中俄两国的相互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发展,随着双方战略友好关系的发展,俄罗斯对中国的研究会进一步加强。
2013年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任命杰尼索夫为俄罗斯驻中国大使。他在采访中曾表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在逐步提高,俄驻华大使馆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他本人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他说,所有的汉学家都是工作狂,否则是学不好汉语的。
2.俄总统国际文化合作特使什维德科伊的肯定
2013年7月10日,俄罗斯总统国际文化合作特使、俄罗斯外交部特使什维德科伊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莫言的作品《酒国》翻译的非常不错,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什维德科伊曾担任俄联邦文化部部长、俄联邦文化和电影署署长等职。他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中俄文化交流合作领域的问题与中方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他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访问非常成功,多彩的中俄文化交流项目将会给中国带来多场盛宴:10月份将在北京举办俄罗斯首部3D电影《斯大林格勒》的首映式,11月将有来自圣彼得堡高水平的歌舞团进行表演,2014年1、2月俄罗斯著名的马林斯色蕾舞团也将来到中国演出。
此次发布会上,什维德科伊还专门针对中俄两国书籍出版领域进行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每年可以在中国出版10本俄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中国也能够在俄罗斯推出10本当代作家的书。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更好的了解彼此文化,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对于这一想法,现实的文学翻译问题不能不提,但什维德科伊指出,《酒国》俄译本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达成这一愿望。
.....................
三、莫言小说在俄罗斯的研究情况...............20
(一)俄罗斯汉学研究界的基本情况...............20
(二)俄罗斯汉学界对莫言小说及莫言本人的研究...............20
四、莫言在俄罗斯传播的可能性分析...............24
(一)早期读物..............24
(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5
四、莫言在俄罗斯传播的可能性分析
谈及中国作家的文学之路,很多作家都深受俄苏文学的深远影响,同样,莫言与俄苏文学的渊源也颇深,儿时读书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象深刻,对《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也是如数家珍。2007年,莫言曾到莫斯科参加国际书展,将中国文学介绍到俄罗斯。
(一)早期读物
莫言幼年生活在乡村,文化生活极为匮乏,莫言对读书很痴迷,这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夜里家里唯一的光亮就是一盏煤油灯,煤油灯挂在门上,母亲在灶前做饭,莫言则站在门揽上看书。头发被烧着是常有的事情,门滥也被莫言踏的凹了一块下去。实在没书看的时候,莫言就会背《新华字典》。他十几岁到姥姥家的时候,看过舅舅的一套连环画,是《静静的顿河》的电影版,浅蓝色那种。看不够,每年去都要找出来看一遍,印象非常深刻。
莫言提到,他喜欢肖洛霍夫、屠格涅夫和其他俄罗斯作家。他小时候在他哥哥的文选中读到的第一个作品是普希金的《金鱼的故事》,读过契科夫的《万卡》,还读过安东诺夫的《信》,讲一个孩子赶着马车去接一个到集体农庄送一封重要信件的信使,一路经历了许多艰难。那人到了农庄,拿出科学院院士李森科的信,那孩子用牙齿把信撕开,原来这信就是寄给这个热爱农业科学的孩子的。他觉得苏联的小说比“红色经典”要好一些,好在真实。它们暴露了革命队伍内部的阴暗面,实际上读的时候心里面是抗拒的。
...................
结论
就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各种声音萦绕在莫言的周边,好的、坏的,褒奖的、批评的,赞誉的、诋毁的……纷至沓来。莫言本人回应道:“感谢朋友们对我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人心,也看到了我自己。”尽管目前对于莫言及其作品的评价仍是众说纷绘,但任何饱受争议的作品只有经受住时间的砥砺,才堪称佳作。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让我们在岁月的辗转流离之间,静候莫言及其作品的价值展现。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莫言所说的那样,世界需要通过文学观察中国,中国也需要通过文字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总结来说,莫言在俄罗斯的印象越来越大,在全国各地都对莫言的作品极其感兴趣。
参考文献(略)
莫言小说在俄罗斯的传播与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莫言,小说,在,俄罗斯,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