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毕淑敏作品的色彩运用简析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作家凭借着语言来描摹人类的大千世界,来阐释生活的哲理玄机与人性的美丑善恶。当作家的某种抽象情绪、情感或思想借助于外在的物象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意象。色彩,作为一种富有魅力的独特意象,在现实世界和艺术领域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正是这种种色彩构成它的美好与繁丰,也是因为色彩让我们更感性更充沛地观察和理解生活与环境。
提到色彩,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它在绘画艺术中的广泛运用。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发现了色彩的美妙,他们会在山间岩壁上用简单的黑、赤、褐描绘图画,他们也会在原始陶器上用彩色的纹样作装饰。到了现代艺术家手中,绘画早已是炉火纯青的色彩艺术。当然,美丽的色彩不仅钟情于绘画这种艺术,它几乎在各种艺术门类里都发挥着令人欣喜的奇妙作用。
第一节 以色彩描摹环境衬托主题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语言,最直接的功能便是描摹出生活的原色。无论是大自然的飞瀑流丹、花开叶落、朝晖夕阴,还是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雕塑石刻都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来记录它们美丽的原色。也可以通过细腻的遣词造句描绘出它们在光影变幻和明暗调度后更加富有生机或者和谐诱人的色彩。这些色彩直接给予读者一个形象可观的书中环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极其自然地把情绪溶进文学作品里,与人物或者作家展开最初的交流。
在毕淑敏的作品中,有许多环境描写都是通过色彩来细致描摹的。这些色彩是环境的构成,同时又与特定的人物、情节、情感等构成一个整体,营造出特殊的意象或视觉效果。
“无垠的高原环绕着我们,5 个女孩子互相搀扶着,站在巨大的高原中央,惊讶它无比的美丽和壮观。天蓝的让人误以为是深不可测的海底,一朵白云像沉睡千年的珊瑚礁,凝然不动地沉没在空中;喜马拉雅鹰像热带鱼一般翩翩而过,黑翅掀起的气流,使山影像浸在水里的绸缎般抖动不止;陡峭的山峰戴着白雪的桂冠,安然地屹立着,好像在打坐,思索着人世间的难题;在戴偏的帽子顶端,镶着钻石般的冰川,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的无数根银线,几乎要把人的双眼刺瞎;精灵般的野马,用花瓣一样的蹄子,把山石敲打出紫色的火星,似岚气顺着山脊蜿蜒攀升,只把一条乱甩的尾巴,留在跟踪它的目光里......”
这是毕淑敏笔下的西藏雪域高原。虽是小说,但因为毕淑敏在阿里山区从军十年的特殊经历,让小说中这段环境描写有了真实而特别的意义。真实是因为作者的确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过,她的文字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凭借深刻的记忆在书写。但这样的高原环境又似乎美得极不真实,带有奇幻般的童话色彩。作者把高山上的白云比作“珊瑚礁”,把喜马拉雅鹰比作“热带鱼”,把山峰比作带着白色桂冠的智者,而野马是灵动的,跑起来像是带着紫色的“岚气”。这样生动新奇的描写给予了读者一个与众不同、色彩瑰丽的西藏高原,读者在想象中仿如身临仙境会惊奇也会迷惑。不过,这只是雪域高原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终年不化的雪山,是刺骨的冰河,是无尽头的寒冷荒凉、寂寞缺氧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死亡。
......................
第二节 以色彩刻画心理和人物表达人文情感与思想
在绘画中,色彩就是画家情感流露的记号,画家通过色彩把深层的话语和情感传达出来,有时是显性的,有时又具有隐藏性。尤其在中国的国画中,色彩一般都具有特殊含义,能传神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态度。俄国著名画家列宾曾说过,色彩即思想。伊顿在《色彩艺术》中也说“主观色彩结合个人表现,是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关键”。色彩,有它本身客观的美和特性。后来漫长的美学发展中,人们对色彩又形成了具有一定惯性的心理感觉。不过,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感觉产生作用的过程是隐藏而且微妙的,色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色彩的审美与人的主观情绪有很大关系,对于色彩的美感心理产生,是在对比中存在的。而色彩对比正是一种色彩变化,在于与其他色彩相邻的缘故。因此,对于色彩的审美感觉,就是建立在这种客观与主观的流动过程中”。
在文学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也是道理相通的。色彩可以描摹环境,刻画人和物,同样也可以刻画心理、蕴含主观情感,折射人物或者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意识。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书籍中,讲解“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时常会用到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一段描写:
“在烟雾中,太阳在断崖的上空出现了,太阳的光线把格里高利的光头上浓密的白发,照得发光了,又沿着苍白的、可怕的和一切不动的脸上滑着。他仿佛是从一个苦闷的梦中醒来,抬起了头,看见自己头顶上的黑色的天空和太阳的、耀眼的黑色圆盘”。
这段话里最难理解的地方就是明明已经出现了太阳,天空为什么是黑色的?而本该明亮夺目的太阳为什么是“黑色圆盘”?其实,黑色在这里是一种象征,一种主人公心理的色彩。这时的格里高利刚刚埋葬完自己被突然打死的爱人,心情悲痛欲绝,自然眼中的世界都变了色,即使是明亮的白昼对他来说犹如无尽的黑暗。作者把主人公的痛苦悲伤赋予在变了色彩的天空和太阳上,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阅读阻碍,从而使读者产生疑惑和思索,进而走入主人公的心理世界贴近其特有感受。
........................
第二章 作品中强烈人文关怀与色彩意象的互融
第一节 白色意象的生命意识
在色彩学中,白色以最亮的特点来拉大明暗反差可以衬托出色彩的明快,而且时常以它纯洁素雅的审美特性具有独特魅力。正因对白色的审美感触,美国的设计师盖尔?戴布勒?芬克编写过一本《白色设计》,她在书中写道“白色,作为一种颜色,能够描绘人类的丰富感情,象征从圣洁到死亡的不同概念。你会发现白色在前面的诗歌中的作用,同样体现在书本的设计作品中:衬托其他的色彩,提供清爽的空白,突出重要的部分”。喜欢研究色彩的歌德曾说过,色彩是光之烦恼,白色乃色彩之记录。白色,在设计艺术中是永恒流行的颜色,它有一种很强大的包容力,经常被视为经典的回归,是洗尽铅华后远离浮躁的淡雅清香。在电影艺术中,白色经常会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符号。它有时简单、纯净,充满小资的文艺情调,是美好而脆弱的初恋的色彩。它有时是哀伤和孤独的,有茫然的虚无和对死亡的祭奠。它有时又是冰冷的,因为极度的洁净,当掺杂了污秽后会难以复原,所以有着对复杂社会和人性的拷问。
细读毕淑敏的作品,无论是“昆仑系列”的小说、军旅生涯的回忆性散文还是当代社会医患题材的“疾病书写”等等,这位女作家在作品中都有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也是她文学表达中人文关怀的最重要体现。这种生命意识大多都反映在作品中白色意象书写中,既有对生命、生活的热爱与欣喜,对死亡和虚无的冷静观照,也有对人性的深刻审视与救赎。从一定程度上,毕淑敏打破了中国民间文化和传统观念下对白色、对死亡的忌讳。她对白色的品味与张扬是温柔而犀利的,是慈悲又冷静的。无论是诞生还是死亡,是短暂的美好记录还是永恒的消逝怀念,毕淑敏作品中白色意象的书写始终有强大的人文主义精神作支撑。
《信使》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藏北服役时真实的经历,在并不沉重的语言中引出生活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驻兵们对书信的祈盼。整篇文章仿佛一个包装普通的礼物,看似平淡无奇但随着一层层的打开来露出了里面带血的伤痕和边疆军人们无奈的辛酸。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文多次提到了戍边多年的老军医的白发。如“他晃着满头白发,像一丛银针”。“他的白发在雪峰的映衬下,晃动得像一盆水中的粉丝”。“他走了,原来他下山乘坐的车翻了……熊熊烈火吞噬了他银发苍苍的头颅,那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顷刻之间化为青烟”。“在老医生的追悼会上,我才知道他的生辰,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老。满头灿然的白发,是昆仑山馈赠他的不能拒绝的礼物”。高大银白的雪山,给予了它的守卫者同种颜色的礼物,老军医所拥有的与真实年龄不相符的满头银发为文章增添了令人动容的悲剧色彩。这白发是岁月的沧桑记忆,是人性的纯净和美好,是共和国边防军人们让人无限信任和敬重的标志。他们拥有博大的心胸和厚重的情怀却始终沉默安静,只用无言的白发诉说对祖国的默默奉献以及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无奈愧疚。
........................
第二节 绿色意象的军旅情愫
绿色,在色彩学上是处于冷色和暖色之间的,没有很强烈的心理效果。绿色,在色彩象征意义上是自然与和平的象征。单纯从视觉上说,绿色不像红色那般热烈奔放,也不像黄色那样耀眼夺目,也没有白色的单调空洞,它是植物生长中最基本的颜色,有自然的生命意味,所以给人的感觉多是舒服宁静的。绿色对眼睛也具有一定的放松效果,对人的精神会起到镇静和镇痛的作用。这种颜色,也因国家、民族、信仰、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的差异而被人类赋予了迥然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伊斯兰教中,绿色是象征着高贵与神圣的;在基督教中,绿色则代表着永恒的生命和爱情。不过,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绿色的联想意义则有几分委屈,往往是卑微、下贱的象征,当然这与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某些社会现象有关。在现代社会中,绿色是比较受人类喜爱的一种色彩。根据人的色彩好恶与性格的关系,日本的色彩学家稻村先生曾分析喜爱绿色的人,“不以偏见取人,胸怀宽阔,思想解放”。一般喜爱绿色的人社会意识都较高,态度认真且能与周围环境和睦相处,是和平主义爱好者。在绿色的诸多种类里,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军绿色,也称“国防绿”,是我们国家军服(陆军)的主要颜色。它象征着人民的军队,具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使命,担负着使我国人民有一个安定、和平生活环境的历史责任。
毕淑敏出生自军人家庭,自小常见的便是绿色的军装,自然与国防绿结下了深厚渊源。绿色,是幼年时的她最喜欢的颜色,在《绿色皮诺曹》中曾进行过如此阐述——“我从小就很想当兵,最主要的动机是喜欢绿色。小时候每逢妈妈要给我买衣服,我就大叫,要绿的。……当兵多好啊!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年到头穿绿衣服,再也没人说你一句闲话”。十六岁时参军圆了幼时的梦,直到二十八岁复员回京,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使毕淑敏面对绿色时感情是复杂又深沉的,这种感情在她的作品中总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毕淑敏对绿色意象的书写与其他作家相比是与众不同的,这种充满盎然生机又代表和平与责任的颜色,是作家的怀念,是永久的回忆,是军旅情谊的象征,也是对守卫共和国边防线的战友们真情的赞美和疼惜。
................
第三章 色彩表达原因探析........................................... 22
第一节 作者的生命体验与色彩表达的关系 ........................ 22
第二节 女性心理与色彩运用的多元化 ............................ 26
结语........... 30
第三章 色彩表达原因探析
色彩本身是没有任何情感体验的,只有当它作为一种意象与人发生感应效果时,其丰富的意蕴和情感才会喷薄而出。文学中作家们运用色彩意象的方式和目的各有千秋,但从根本来说都源自审美感知的主体性选择。从现代心理机制来讲,作家的视觉心理直接影响了审美心理的生成,所以长期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和审美经验等逐渐形成作家不同的审美感知。这些审美感知使不同作家在作品中赋予了色彩不同的意象品格,给予了它们丰富的生命。毕淑敏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经历特殊的女作家,她的性别特征、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等等都为作品中的色彩表达做了丰厚的铺垫。毕淑敏小说中的色彩意象是建立在传统色彩认知和色彩心理基础上的,她很好地融合了原始经验和中国传统的色彩民俗,但又在具体表达上掺入个体直觉和独特认知。并非刻意雕琢,也没有光怪陆离的想象主义或魔幻主义,却使色彩表达与作品的情、景、人物、主题等和谐融为一体,自然地超越了色彩意象的一般语义,让读者在熟悉的文字中能触摸到属于毕淑敏的独特色彩温度。
第一节 作者的生命体验与色彩表达的关系
在所有毕淑敏的相关介绍中,“作家”、“医生”、“心理师”这三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毕淑敏个人也相当重视这三种职业,她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三门主要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医学、文学、心理学,蒙命运垂青,我一一涉足。虽是浅尝辄止,但融汇在一起,相互比照,十分有趣”。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二十二年的行医经历,中年时真正走入文学世界并成为心理咨询师,这些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当代作家中的一个“异类”。这些珍贵又独特的经历不仅成为毕淑敏创作的浓厚背景,同时也决定了她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价值取向。所以,在作品的色彩意象运用与人文主题阐述中,作者的人生经历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
十六岁的女兵毕淑敏,懵懵懂懂地从繁华的首都走上了高寒荒凉的昆仑山,从此开始了十一年的“面冰之旅”。如果没有接触这个题材的作品,如果没有关注过保卫祖国边疆的这群最可爱的人,众多读者不会看到,也不会想象到曾有那么多牺牲在苍茫高原上的年轻英魂。他们的事迹很多都不能称得上英雄,但他们却又实实在在地牺牲于边陲部队当中。花样年华的毕淑敏在高寒艰苦的生活中曾有一次主动地走向过死亡——“我当时是真想死的,因为活着太苦。我觉得我比当年的红军还要苦。但我的肌体不服从我。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明白了那是青春的生命本能在反抗”。从死亡的边缘线上走了一遭后,年轻的毕淑敏开始了与无边无际的冰雪“相看两不厌”的日子,在极度的寒冷与孤寂中她渐渐习惯与世隔绝的状态,慢慢地思索宇宙、生命等艰难的大问题。可贵的是,日日独对冰雪严寒的她把这些哲学类的问题想通透后没有继续绝望或焦躁,反而开始用平和来面对冰山、面对苦寒,在迷茫和寂寞中虔诚地寻找温暖,寻找人生的快乐和意义。
.....................
结语
人类生活在一个五光十色、色彩纷呈的世界里,色彩不光给人感官的享受、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在艺术的天地里也占有重要一席。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说“色彩之于形象有如伴奏之于歌词;不但如此,有时色彩竟是歌词而形象只是伴奏;色彩从附属品一变而为主体”。色彩对文学来说,同样如此。文学作品中的色彩世界更是大千世界绚丽多姿的艺术反映。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把色彩这个意象巧妙地运用到文章中。色彩,可写人,可造境,亦可抒情等等。
毕淑敏对色彩的书写是自然舒畅又内涵丰富的。她把对人物的刻画深藏在对色彩意象的运用中,把对环境的展示用不同的色彩精彩生动的展示出来,把自己或隐或显的思想情感传达于色彩中。她在绿色中传达着浓重的希望意识和军旅情怀,在红色里张扬着热情和对女性命运的探讨,在白色中感悟圣洁的心灵和医者的博爱,在紫色里体味爱的浓烈与生命的珍贵……总之,毕淑敏把自己的多方经历和人生智慧蕴藉在色彩的书写中,自然地融汇到文字里,与浓厚的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睿智又充满力量的爱的文学。
色彩,是毕淑敏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她很好地运用其中,不矫揉,不做作,自然清新又质朴妥帖。交融着心理学概念和深沉的人文关怀精神的色彩意象,是毕淑敏作品中除主题和技巧之外值得研究的新视角。
但不可否认,毕淑敏在作品中赋予的理想主义倾向过重。蕴含的人间温情容易肤浅或形式化,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上缺乏恢弘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感。仅从色彩意象的运用来说,毕淑敏在写作艺术上也具有“单一化”和“直白化”的不足之处。
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擅于运用色彩的作家比比皆是。犀利而深刻如鲁迅,对色彩的描写可谓敏锐而有力道,他可以用冷暖色调的交替构建深蕴时代背景的审美世界。精警深邃如艾青,本就是聪慧的画家,对色彩意象的运用更加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专业素养。在色调与光影的变幻中生动渲染诗歌的主旨。灵活才气逼人如张爱玲,她对色彩的描写总是精致而冷静,仿佛信手拈来又让人回味无穷。雅致细腻如白先勇,他对色彩意象的运用总与人物完美交融在一起,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古典伤感的艺术氛围。还有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莫言,在色彩语言的书写上极富想象力和现代派的技巧,通过把色彩的魔幻化给整个文章增添了幻想和多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略)
毕淑敏作品的色彩意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毕淑敏,作品,的,色彩,意象,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