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笔者认为《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为舒曼最受欢迎的奏鸣曲,它的难度属于中上等程度,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够磨练出来,这个过程包括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作曲家及作品背景、分析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演奏上反复练习,以精确的节奏韵律弹出舒曼透过节奏所表现的内在冲突,以不同的触键方式对音色进行处理,踏板的使用要合乎音乐风格,聆听多个演奏版本借鉴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并通过理性的背谱方式加深对乐曲的记忆,仔细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将技巧与音乐相贯通,从而获得最佳的演奏效果。
一、“音乐诗人”舒曼和他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一)舒曼生平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6.8~1856.7.29)是 19 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及音乐评论家,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舒曼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附近的小城茨维考,他的父亲是一位书商,具有极深的文学素养,他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直到后来在茨维考以业余爱好者和宫廷乐师为主的的市民音乐会上认识的音乐,他对音乐的热爱受到父亲的热情鼓励,7 岁开始向管风琴演奏家昆奇学习了七年钢琴,12 岁开始尝试创作,在青少年时期就显现出他在音乐上的才华,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他对音乐产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舒曼决定以音乐作为专业。但在 1826 年舒曼的父亲奥古斯特·舒曼去世了,而舒曼的母亲考虑到学法律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而要求舒曼学习法律,在母亲的要求下,舒曼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于 1828 年前往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莱比锡是德国的音乐文化中心,这里的艺术氛围很浓厚,聚集着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有着各种活跃的艺术活动,音乐厅举办的大型音乐会让他觉得非常快乐,舒曼被这种艺术氛围所吸引,学校里枯燥的法律课程使他兴致索然,他在课堂上听课的时间大都用在练琴上,他基本每天都参加音乐活动,为了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他拜著名的钢琴教师里希·维克为师学习钢琴,维克对这位年轻人很感兴趣,并对舒曼的母亲回信舒曼将在三年之内成为当世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舒曼母亲在听取意见之后,同意他自由选择学业,最终他放弃学法律而走上了音乐艺术的道路。
1830 年舒曼重返莱比锡,跟随维克进行系统的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维克认为舒曼尽管钢琴弹得很娴熟,但缺乏基础的技巧,让他从 C 大调音阶开始练习音阶,他半情愿地练习音阶,为了能够缩短练习过程,使用不合理的练习方法从而导致手指受伤,于是就结束了维克本来认为可以达到的演奏家事业。随后舒曼将目标转向音乐创作,向莱比锡剧院指挥家多恩学习理论课,包括基础练习和对位法的写作。
................................
(二)舒曼的艺术成就
舒曼一生的创作在钢琴、歌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造诣。他同肖邦一样,也是以钢琴音乐作曲家的身份起步的,他的前 23 首作品都是钢琴独奏曲,舒曼最杰出的贡献是性格化的小曲或套曲,并附大小标题,如蝴蝶、童年情景等。舒曼总是集中创作某种音乐体裁,在 1830-1839 年间,他集中创作钢琴体裁作品,他最杰出的钢琴独奏曲,都是在这最初的十年中所创作的。1840年他创作歌曲 120 首,四十年代到 1851 年他创作了四首交响曲,在 1848 年至1851 年间,他又创作了四部钢琴小曲集。同时他还是位音乐评论家,于 1834 年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他作为主编,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他犀利的文笔客观反应了当时的音乐面貌。
舒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钢琴音乐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创作的作品从第一号到第二十三号最初的编号都是为钢琴而作,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性格鲜明的套曲或小曲。他创作的每首作品都展示了舒曼独特的个性,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及内心的情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他还描绘一些梦幻的情景,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矛盾,对梦想实现的渴望,使他的作品充满幻想色彩。
1830-1840 年是舒曼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他大部分的钢琴作品都是由一首首短小又具有独立音乐性格的小品组成的套曲,每一首小品附有小标题。如:《蝴蝶》(Op.2)、《狂欢节》(Op.9)、《克莱斯勒偶记》(Op.16)、《童年情景》(Op.15)等。除去套曲以外,舒曼也写过大型作品,如三首奏鸣曲:《升 f 小调奏鸣曲》(Op.11)、《g 小调奏鸣曲》(Op.22)、《f 小调奏鸣曲》(Op.14)。
......................
二、《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本体分析
(一)演奏版本介绍
演奏版本介绍
............................
(二)演奏风格对比
1.阿格里奇
玛尔塔·阿格里奇(1941-),阿根廷女钢琴家,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至今仍活跃在世界舞台。她凭借着超凡的音乐天赋和精湛的演奏技巧成为当代杰出的女钢琴家。她的演奏特点以“快”为著称,她不仅读谱快、试奏快,手指的弹奏速度也快。演奏风格热情豪放、个性洒脱,因此她深受大家的欢迎。她的演奏范围较为广泛,不同时期的作品她都有演奏。
在这部专辑的录音中,阿格里奇演奏的第一乐章充满热情,极具有爆发力,旋律线条层次分明,音乐情绪不断上推,使人印象深刻。第二乐章音色柔和,在乐句的处理上十分细腻,有着女性优雅浪漫的色彩,在渐强上没有做的很明显,整体氛围较安静。第三乐章速度飞快,更加奔放热情,切分节奏演奏的很紧凑,每个和弦下键更加坚定,有着独特的个人风采。第四乐章整体速度偏快,每个音弹性十足,旋律声部音色明亮,富有诗意和歌唱性,旋律起伏波动较大,有大的线条感,在踏板的使用上更加注重音响效果的塑造。整体的演奏风格较为奔放热情,充满着戏剧性的色彩,这也与她的性格有关。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见解,声部层次分明,力度对比强烈,旋律起伏波动较大,更加富有表现力。
2.阿劳
克劳迪奥·阿劳(1903-1991),智利钢琴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的演奏曲目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的作品。阿劳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严谨风格,并结合了辉煌的演奏技巧和深刻的情感,是演奏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作品的权威演奏家。
阿劳演奏的第一乐章强弱起伏有张力,整体演奏速度较为稳定,随乐句的发展而变化,对音乐的处理很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第二乐章的触键深邃,音色深远悠长,绵延不断,有浓厚秋天色彩的画面感。第三乐章跑动干净清晰,宛如唱片机的歌声一样诉说,第二乐段犹如乐队般的效果,具有戏剧性对比。第四乐章变化自然、弹奏清晰、层次鲜明,张弛有度,尤其是尾声部分处理的很干净,每个音富有弹性。整体来看阿劳的演奏风格较为严谨,成熟稳重,变化自然,遵循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对速度得把控恰当又不失激情。
...........................
三、舒曼《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的对比研究..................................11
(一)演奏版本介绍....................................11
(二)演奏风格对比.............................................12
四、《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15
(一)演奏技术难点............................................15
1.多声部的旋律线条.........................................15
2.多变的节奏...........................................18
结语......................................30
四、《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
(一)演奏技术难点
1.多声部的旋律线条
在所有浪漫主义作曲家中,尽管每一位都受到了巴赫的影响,但舒曼的复调思维是最强的。舒曼的钢琴作品主要来自线条、对位和复调的运动,他的每首作品都注重内部线条的组织,他喜爱用卡农等对位手法处理旋律。
第一乐章呈示部 10-15 小节不仅要注意高音声部的旋律进行,同时低音声部也有潜在的旋律,要注意旋律的走向。
谱例 1
..........................
结语
舒曼的音乐推动着整个浪漫时期音乐的发展,同时对德国的音乐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舒曼《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演奏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在创作上舒曼选择他最熟悉的钢琴作为表达工具,以钢琴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变化来表现他浪漫的性格,并以独特的旋律、节奏、曲式等展现他独一无二的风格,多重性格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音乐表达上具有高度的感染力,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舒曼复杂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音乐的热情。
《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为舒曼最受欢迎的奏鸣曲,它的难度属于中上等程度,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够磨练出来,这个过程包括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作曲家及作品背景、分析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演奏上反复练习,以精确的节奏韵律弹出舒曼透过节奏所表现的内在冲突,以不同的触键方式对音色进行处理,踏板的使用要合乎音乐风格,聆听多个演奏版本借鉴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并通过理性的背谱方式加深对乐曲的记忆,仔细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将技巧与音乐相贯通,从而获得最佳的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