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理论意义
赣南采茶戏于 2006 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也是客家文化的形象反映,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受到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重视。而陈宾茂老艺人于 2012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入赣南采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是生长在赣南红土地上地地道道的客家赣南采茶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因此在我国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时期,对赣南采茶舞蹈非遗传承人陈宾茂的教学风格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这为赣南采茶舞蹈得到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意义。
(二)实用价值
将有教育价值、传承价值(传统赣南采茶舞蹈的音乐、风格、特点、韵律、动态、形态等)的赣南采茶舞蹈元素整编成特色民间舞蹈课堂教材,融入中小学艺术教学课程当中,开办特色化教学,因地制宜的开发赣南采茶舞蹈课程,促进学生对传统采茶舞蹈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时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赣南采茶舞蹈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三)个人缘由
首先,由于笔者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赣南人,从小接触赣南赣南采茶艺术,对赣南的地域文化、艺术风情情有独钟。其次,笔者于 2014 年在赣南师范大学接触专业的赣南采茶舞蹈学习,陈宾茂老师便是笔者的启蒙老师。在第一次踏入陈宾茂老师的采茶舞蹈课堂时,就被眼前身形瘦小,表情夸张、丰富的老师给深深吸引住了。在陈宾茂老师语言简约接地气,精彩生动的课堂中,逐渐了解了什么是原汁原味的赣南采茶舞蹈,也爱上了陈宾茂老师教授的风趣幽默诙谐、扇花舞袖动作千变万化、模拟动作丰富多彩的赣南采茶舞蹈。带着对陈宾茂老师的敬爱以及对赣南采茶舞蹈的热爱,笔者将探析非遗传承人陈宾茂老师的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研究。
.................................
二、研究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各级政府对“非遗传承”的重视,大力提倡保护“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由此走进国人的千家万户, 成为家喻户晓的崭新词汇。赣南地区更是涌现出大量老艺人、理论家、教育家、学者们对赣南采茶舞蹈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成果主要是对赣南采茶的源流、表演风格、舞蹈创作、教育、文化、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对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研究相对单一,对其教学风格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更为薄弱,因此,对其传承人的教学风格研究是刻不容缓的。而本人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对陈宾茂老艺人的教学风格进行探究,为更好的研究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以及其传承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本人经过详细检索赣南采茶舞蹈相关资料时发现,其相关著作与论文并不多。其中关于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研究,相关著作有陈宾茂老师配合郭磊教授编著的《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①、赣南师范大学赖丹教授的《赣南采茶舞蹈》②、王敏的《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赣南卷》⑤、《中华舞蹈志江西卷》⑥、曾泽昌,曾庆池编著的《赣南客家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⑦以及中国戏剧志江西卷编辑部出版的《中国戏曲志》⑧等。其中《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一书中主要分析了三大技巧(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两种模拟(动物模拟、情态模拟)、说唱舞的结合、诙谐幽默的表演气质等四方面,并指出了精华所在,但还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期刊、论文有刘斌发表的《“赣南采茶舞蹈”校本课程开发探析》,以及赖丹《陈宾茂赣南采茶舞蹈的教学艺术》、黄文华的《元素化教学在赣南采茶教学中的功能价值分析》、傅丽的《赣南采茶歌舞在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
第二章 陈宾茂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的形成
一、 陈宾茂的艺术人生
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那么陈宾茂老师的一生便是一部赣南采茶艺术连续剧。陈宾茂老师,原名浔生,祖籍在福建,1946 年 10 月生于江西赣州的会昌县,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客家①人,1955 年因家庭原因落户于会昌县珠兰乡龙车村陈氏一家,后改名为陈宾茂。陈老师从小生活的环境便充满了赣南采茶艺术氛围,打小就浸染其中,与赣南采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便一步步有了现在的成就:陈宾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导演;赣州市舞协名誉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舞蹈研究会会员;江西舞蹈家协会理事;赣州市舞蹈家协会荣誉主席;赣州市戏剧家协会荣誉主席等①。1962 年毕业于赣南文艺学校采茶戏表演专业;1977 年以后专职从事培养赣南采茶接班人工作,1994-2011 年间协助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编写了赣南采茶舞蹈第一本专业教材《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②;被尊称为赣南采茶艺术的“二老艺人”——兼具继承者与传承者双重身份的老艺人,在赣南采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也亲切的称陈宾茂老师为“陈老”或“姥爷”。
陈宾茂老师对赣南采茶艺术的拳拳初心和孜孜追求,使他在遭遇每一段人生的低谷时期,都能够保持初心,向光而行。他常说:“没有赣南采茶,就没有我的一生,赣南采茶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事实上,陈宾茂老师在七十多个艺术春秋中,从艺从教就有 60 年,他对赣南地区、赣南采茶的热爱一直没有改变,燃烧于心间。
(一)学艺历程
1.地方文化熏陶
“赣南采茶”是客家人创造的,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赣南采茶舞蹈则是从采茶歌舞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民间舞种,是赣南采茶戏乃至江西省的一张名片。而陈宾茂老师的生长地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是赣南采茶歌舞戏的发源地——江西赣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赣南地区自古山川锦绣,风光秀丽,是种植茶叶的宝地,因此该地区已有上千年的种茶摘茶的劳作史,客家人对茶也是情有独钟。由此创作出的赣南采茶歌舞生动淳朴,融汇了几千年的民族艺术内涵,造就了现在具有丰富民间文化与地域风情,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极高的赣南采茶艺术。
音乐论文怎么写
二、 陈宾茂老师教学风格的成因
“尽管教学风格的成因非常复杂,但绝不是神秘的,而是可以探讨的。②”本节首先将分析采茶艺术生活对陈宾茂老师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也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对其多方师承及师承老艺人们进行简略分析,以此来探讨陈宾茂老师的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形成的原因,并进行深入挖掘为下部分陈宾茂老师的教学风格基础、精髓、原则及特色等内容探析奠定基础。
(一)奠定于生长环境
前文详细讲述了陈宾茂老师的从艺经历,从看采茶到业余学习接触采茶再到专业学习采茶、演艺采茶、传承教学采茶至今已有七十年之久,奠定了其教学风格形成的两大基础——学艺历程与艺术成就。
首先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地域文化对人的性格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和塑造表现方面有很多,教学流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陈宾茂老师所生长的江西赣南山区,浸润在采茶文化中,而采茶文化是由客家人在环绕山与水的生活环境中孕育创造出来的艺术品,造就了内涵丰富的采茶文化土壤,而陈宾茂老师作为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被赣南采茶这一传统艺术氛围包围与滋润了几十载,继承并传扬赣南采茶艺术这个地域特色已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其次为内部因素的推进,出生于山区农民家庭,形成了陈老质朴、勤劳的性格的同时,在艰苦的环境影响和传统采茶艺术的熏陶下,造就了陈老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的坚强性格。在校学习期间,所有大小事、繁琐之事都愿意做,只当是一种历练,再苦再累的舞蹈、戏曲身段练习都能抗,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就算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采茶歌舞戏的学习与热爱,凭着这一份坚持将采茶舞蹈化为人生的一部分。
综上这些采茶艺术生活从内外两个因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推动了陈宾茂老师的赣南采茶舞蹈教学风格的形成,并奠定了坚实的初步基础。
..........................
第三章 陈宾茂教学风格的基础..............................16
一、 教学风格的基础—— “三奇三绝三韵”................................16
(一)三奇——说唱舞融合、两类模拟、诙谐风趣的气质....................17
(二)三绝——扇子花、单袖筒、矮子步.................................23
第四章 陈宾茂老师的教学风格的精髓与原则...................33
一、 教学风格的精髓——独特的“陈味儿”教学法.....................................33
(一)寓教于乐教学法............................33
(二)歌、舞、乐结合教学法.........................................35
第五章 陈宾茂的教学实践对赣南采茶舞蹈传承发展的影响................................40
一、促进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传承发展.................................40
二、促进赣南采茶舞蹈的创作实践传承..........................................41
第五章 陈宾茂的教学实践对赣南采茶舞蹈传承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传承发展
随着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发展,学习采茶舞蹈的师生队伍逐渐壮大,使得全国各地舞蹈艺术工作者、采茶艺术爱好者甚至是普通学者、观众们都爱上了风趣幽默诙谐、丑中见怪、丑中见美的赣南采茶舞蹈。陈宾茂老师一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培育、感染着采茶舞蹈学习者、爱好者。慕名而来向非遗传承人陈宾茂老师学习赣南采茶舞蹈的人数不胜数,囊括了各个行业,从教六十载,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陈老所教授的对象除了赣南各个剧团的几百号演员们;还有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如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南采茶班的学员、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专业学生、广州艺术舞蹈学校学生、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专业学生等近千人;慕名而来的高校教师以及专家学者,艺术爱好者们,其中高校教师就包括了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民间舞系张文海、屈红梅、贾依犁、付佳等师资队伍,以及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黄文华,高级教师刘斌、曾荣、杨琳、李俊玲等均拜陈宾茂老师为师。还有江西省艺术学院的迪民、李睿、鲁奕等教师。另外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张曼君(国家一级导演,梅花奖获得者)、曾庆池(国家一级演员)、谭晓洪(国家一级导演)、篮文(高级讲师)、龙红(梅花奖获得者)、肖建荣(国家一级演员)、谢晓春(副研究馆员)等,均向陈老请教了赣南采茶中的传统文化与动作元素等,来为自己的创作作品增添一抹独特的专业色彩。
音乐论文参考
............................
结语
陈宾茂老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在江西乃至整个闽西、粤北、粤东还有湘南、贵南以及北京等地区,对于赣南采茶舞蹈专业教学的发展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一生都在为赣南采茶事业的发展不断忙碌与奋斗着。无论是他在采茶剧团当演员、教员、导演,还是成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客座教授,亦或是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的动作编撰,以及协助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编写了赣南采茶舞蹈第一本关于赣南采茶舞蹈男班的专业教材等。一直以来他都奋战在赣南采茶教学一线上,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其对赣南采茶艺术的热爱与拳拳之心,展示了赣南采茶舞蹈独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在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中,陈宾茂老师更是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扎实的教学基础内容“三奇、三绝、三韵”、独特的“陈味儿”教学法及教学原则,充满了个人智慧与幽默。本文根据对陈宾茂老师的采访记录、教学实录、理论与创作实践以及相关影视专访等方面,分析了陈宾茂老师的赣南采茶舞蹈教学内容、方法、原则主张等。在此,笔者望能探寻陈宾茂老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及特色分析,从而对其他赣南采茶舞蹈教师们形成一定的引领和启发。
最后,由陈宾茂老师的教学风格研究引发了对赣南采茶舞蹈传承发展的影响,陈宾茂老师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造就了他在采茶舞蹈界的辉煌成就。回首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几百年风雨历程,我们很庆幸江西赣州拥有一位艺术家,其秉承着为赣南地区为我国培养既能表演又能教学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并通过采茶舞蹈教学实践,在赣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采茶舞蹈人才,使原本只是地方小戏中特有的舞蹈种类,以一个全新的姿势(专业民间舞蹈类)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大学科种类中站稳脚跟。真正得益于像陈宾茂老师这样的众多赣南采茶戏老艺人们,赣南采茶舞蹈的教育与发展才能够取得不断得进步,相信在今后将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