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流布及历史概况
一、地域分布
从我国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起,经川西、藏东到滇西乃至缅甸的这一狭长地带,有“民族走廊”和“藏缅语族走廊”①之称。
从地理上看,它与大西北、纵贯大西南的横断山区相重合,北南走向、与岷江、大渡河、雅若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称“六江”。一起咆哮着,切割了青藏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坚实的肌肤,形成密集纵列的高山峡谷;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六江’源头一带则几乎相交。这里有水有盐,有宜于采集、狩猎的原始森林,有适合畜牧的高山草场,也有可供农耕的黄土台地,已多处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也因地理环境与之相对封闭,从而产生并发展了多声部民歌。
从历史上看,远古起源于西北的古羌部族群中的若干部落,正是先后沿这条民族走廊南迁到达今川藏滇并遍布于全西南的。包括原当地土著在内、曾被称作羌、氏、戎、使等的这些群落,在漫长的分化或融合过程中,在和平或战争的交替中,逐渐形成了当今藏缅语族中的众多民族。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汉民族的前身,也就是羌族。大约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羌人从上述地区迁移到岷江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羌族。时至今日,羌族宗教仍保留着万物有灵论的原始核心,即多神论和原始崇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大多与羌族有关,羌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羌族音乐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实地考察和研究,逐渐被学者们发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学术价值,更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和不少重要成果。羌族多声部民歌就是在这样的特有地域环境下传承至今并有幸被专家们挖掘整理。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1984 年 3 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编纂组赴阿坝采风整理才发现,并梳理出了多声部民歌的雏形。从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到艺术,都真实地反映了羌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和社会特征,展现了羌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羌族多声部部民歌分布区域)
二、历史文化背景
在我国古代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地理分布,与汉族在政治、经济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诗经中曾有记载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这表明,早在殷商时期,羌人就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然而,羌族有一段非常坎坷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了维持羌族的生存,他们不断辗转迁徙,要么不断面临战争的危险,又或者在经济、文化甚至军事上面临被更强大的种族或部落所征服和兼并。这样一个严重威胁羌族人民的民族生存危机感伴随着羌族的历史,并已成为羌族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羌族人民的性格与心态重要组成部分。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人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古代,羌族迁徙到岷江上游时,遇到了“氐羌”多次战斗而不得胜,就在他们准备弃地带族人离开时,在梦中受到众神的启发,他们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制造武器,并在脖子上系上羊毛线作为象征,终于打败了敌人。从此,羌族人民安居乐业。羌族人为了报答神灵,把白云石作为最高的神崇拜,并且代代相传。这个传说讲述了羌族历史上一个真实的迁徙历史。通过传说、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的结合,可以了解到岷江上游羌人最晚在汉代就已在此定居。
据史料记载,约在东周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今甘肃、青海、四川接壤处)流域一带生产方式还较为落后的羌人,在外族势力的威胁下,多次、大量地向西南分散性的迁徙。其中一些部落迁移到了四川省岷江上游。在这方面,羌族民间史诗《羌歌之战》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且有详细描述。
...........................
第二章 松潘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类别
一、山歌(喔都惹木)
在羌族语言中“喔都”意为“山野”,则“惹木”意为歌曲。是羌族文化多年传承中,对山歌体裁民歌的常用称呼。一般在唱奏这类歌曲时会使用不同的演唱风格,基于此可将其分成下面几种类型:
(一)古纳
“哈依哈纳”同样是古纳的别称。一般是行走于山林间或大陆时的演唱形式,是北部方言区羌族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类二声部山歌。歌曲的风格音调较为简单,韵律悠长,节奏明了、平缓舒畅。其特色是将“sol”当做结束的五声调式。曲式构造为乐段体,歌曲由两三段歌词所构成,不过,有时仅演唱某一段,并不会全部唱完。歌词大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以两音节为一句。唱歌时经常通过男女二声部方式出现,有时也会以单一音色的方式歌唱。
(二)尕罗
曲体结构和旋律音调特点与“古纳”较为相似,这类歌曲能够在非常多的场合唱奏。和二声部旋律彼此穿插交互,构成比较式复调织体。同时会采用颤音唱法,有一定难度。歌词会时常采用虚词代替,演唱者需要关注两声部间的铆合,歌词并没有实际含义。
(三)勒吾
还有一种称谓为“娄”。一般是成年女性们结伴游玩时演唱,人数大概在三四人,其演唱方式是女声重唱,歌词同样也没有实际的含义,乐段体结构。旋律自由舒缓,淡雅清净,听来独有一番风味。
.......................
二、劳动歌(直布勒惹木)
这一类歌曲即在农忙时演唱的歌曲,可以将其分类成下列四类。
(一)哈拉(犁地歌)
在田野间翻耕土地时唱奏的劳动歌曲,汉语简称是“犁地歌”。
(二)哦惹勒
演唱特点:可分成两组轮流对歌,只要在劳作的人都能够加入其中。唱词使用虚词代替,没有实际的含义,或填入“一起干,早回家”这类的鼓励式词句。曲调质朴,音调地方色彩丰富,和声恬淡,节奏欢快,是田间收割粮食时演唱的歌曲。
(三)沙蒙
演唱特点:在劳动间歇中仅限于男声二声演唱的歌曲。大都表现于演唱时间的划分严格,上、下午各唱对应的曲目,歌词没有具体含义。曲体形式以及旋律和上文中提到的“尕罗”较为类似。不过“沙姆”有固定的次序,不可乱唱。
(四)纳斯得姆秋
演唱特点:在收工回家时演唱。旋律轻快,表情自然,演唱也是多人一同完成,会分成两组,进行对唱。歌词没有具体含义。松潘热吾沟一带也叫作“嘛吱”,这是由于歌中使用了祭祀曲“嘛吱”(风俗格之一,后文会具体介绍)的词句,用来向神灵祷告请求庇佑。除特定的音调外,还可随心所欲的搭配几段“勒萨”(风俗歌之一,后文会具体介绍)进行助兴。
《黄色小花开的多美》
.......................
第三章 松潘羌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13
一、演唱形式............................................13
二、演唱方法及演唱特点.........................14
(一)颤吟.................................14
(二)平音唱法..........................15
第四章 松潘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文化内涵..........................30
一、是集体粗放农耕文化的产物........................................30
二、是集体主义、群体意识的体现和维系纽带........................30
三、是无文字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载体...........................31
第五章 羌族多声民歌现状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策略..................................34
第四章 松潘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是集体粗放农耕文化的产物
在岷山主峰雪宝顶西南方不远处的这片高山峡谷中,“地气严寒,盛夏冰犹不释”⑥,羌族(尔玛)居于海拔约三千米的二级黄土台地,以从事集体的、粗放落后甚至是较原始的农耕为主业,以广种薄收的玉米、麦类和土豆为主食。在过去的领主制和现在的承包制下,都不得不采取集群化的互耕方式,以适应地广人稀、环境恶劣的生产条件。因此集群化的意识在当地人民的脑海中形成了相应的定势思维,影响着文化的各个层面。
追朔历史的源头,羌人最早在青藏高原西部繁衍生活,后历经战乱、种族之争和外来势力的侵扰,不得不随时辗转流离,迁徙至今岷江上游一带定居,由于遭受多重重创,族人生产力地下,人口较少,只有集体协作,一起狩猎,一起劳作,才能使族群部落繁衍生息,这为多声部民歌的孕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体劳作的群体聚集形式让羌人逐渐演化和孵育了多声民歌,有简短片段到成型的多声部民歌,由普通的田间地头缓解劳累的长吁短叹演变到有规则的劳动歌,不同的场合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演唱方法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的多声民歌。其中蕴含了多少代祖祖辈辈与大自然抗争,不屈服的羌人精神,这边是自然界所进化孕育的文化。
多声部民歌中与集体农耕直接相关(农耕唱)和间接相关(唱农耕)的歌类、歌曲占大多数,内容上也很丰富,且覆盖了阳性、阴性、中性歌三部分。从耕地时“二牛抬杠”的驭手们的二重唱《哈拉》、整地时一起挥舞树劳击碎土块时村民合唱的《尔布达基》起,直到割粮、背粮时唱的《沙恩》《舍米》等等,一年的农事始终都与多声群歌相伴随;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杂酒和酒歌,也与农事密切相关。
...............................
第五章 羌族多声民歌现状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促使多民族的融合和新事物的引入,如今的羌族并不不再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社会结构,同时音乐文化的也受到新的影响,青年们不再拘于热衷本民族的音乐,而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多声部民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各地学者和当地政府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抢救整理往往是通过旋律的记录和音频、视频的采集。但现代的汉字、字母或者是拼音,并不能完全概括出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某些独特的语言演唱特点,从而在整理时出现记录不完整或不到位的问题。
2.由于羌族也存在高山地域性的差异,族群聚集位置不同,造成了地方方言较多,加之交通的不便使得村落间的联系和多声部民歌的流传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因为地方方言以及采用古羌语演唱都会有所不同。现在的歌手也不能较为全面的理解内容,这样在演唱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
3.在祭祀、婚娶、丧葬、转山会等大型聚集活动都基本以村落为单位,在传播的地域性上存在地区的局限性。
4.由于现代化的文化、经济的影响促使羌族部落的耕种养殖技术也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技巧型过渡,大多数的年轻族人更愿意摆脱村寨的束缚,走向外面的世界。原本羌族多声部民歌就属于口传心授,需要在劳作、集会、祭祀等集体活动进行引导教育传授,但人口的不稳定性,使得继承的艺人越来越少。羌民族文化遗失严重,多声民歌自然就难以传承。
参考文献(略)